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1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工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其包括:托盘、限位夹片、磁极部一、磁极部二;所述托盘用于堆放待错齿冲片,述限位夹片有两个,形状为弧形,相对设置围成一个环状,所述磁极部一和磁极部二的磁极部分分别对应一个限位夹片,磁极部一和磁极部二的磁极部分为齿状切为弹性连接,分别对应两个需要错齿的转子冲片;对磁极部一和磁极部二通电后,转子冲片被磁化,通过对磁极部一和磁极部二磁极的改变,使转子冲片转动,从而完成错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人工错齿的不准确以及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
本技术涉及电机工装
,尤其涉及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
技术介绍
混合式步进电机转子冲片之间必须错开一个角度,角度大小为转子冲片上每相邻两齿夹角的一半。而转子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仅仅依靠肉眼很难控制准确的精度,一旦错开的角度误差比较大,就严重影响电机在运行中出力,造成出力下降,电机运行噪声大、不平衡现象的产生,甚至电机报废。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常用手段是通过人工先将一转子冲片与一定位齿插入配合,然后将另一片转子冲片与另一定位齿插入配合,两个定位齿预先错开两个转子冲片需要错齿的角度,在两个转子冲片与两个定位齿插入配合时,需要人工精切对准,自动化程度低,且一旦未对准就无法配合,需要重新调整转子冲片齿的角度,这样会增加装配时间,从而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本技术通过。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包括:托盘、限位夹片、磁极部一、磁极部二;所述托盘用于堆放待错齿冲片,其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限位夹片有两个,形状为弧形,两个限位夹片相对设置,围成一个环状,将待错齿冲片围在其中,每个限位夹片均有一个缺口;所述磁极部一和磁极部二的磁极部分分别对应一个限位夹片的缺口,磁极部一和磁极部二的磁极部分为齿状切为弹性连接,分别对应两个需要错齿的转子冲片;对磁极部一和磁极部二通电后,转子冲片被磁化,通过对磁极部一和磁极部二磁极的改变,使转子冲片转动,从而完成错齿。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磁极部一与磁极部二S极与N极变换配合,让磁化后的转子冲片一与转子冲片二分别进行旋转,由于磁极部一的齿一、齿二与磁极部二的齿三交错设置,转子冲片一与转子冲片二旋转后完成错齿,避免人工错齿的不准确以及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齿一卡合转子冲片一,齿二与齿三通过吸力与斥力固定转子冲片二,防止在下压转轴时,转轴与转子冲片进行过盈连接,转子冲片如受力不均匀进行再次旋转,造成上下转子冲片交错后齿再次发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磁极部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磁极部二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磁极部一与磁极部二作用于转子冲片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齿一卡合转子冲片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磁极部一与磁极部二作用于转子冲片二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托盘、2-限位夹片、3-磁极部一、4-磁极部二、5-转子冲片一、6-转子冲片二、7-磁铁、31-绕组一、32铁芯一、33-滑杆、34-弹簧、35-齿一、36-齿二、41-绕组二、42-铁芯二、43-齿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包括:壳体、托盘1、限位夹片2、磁极部一3、磁极部二4。所述托盘1放置在工作台(图中未示意)上,托盘1内放置转子冲片一5、转子冲片二6、磁铁7,转子冲片一5位于下方,转子冲片二6位于上方,上下包裹磁铁7,其中托盘1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限位夹片2数量为两个,固定在壳体(图中未示出)内,两个限位夹片2为“C”字型,两个限位夹片2凹陷弧面相对设置,组成环形通道,其目为在放置转子冲片一5、磁铁7、转子冲片二6时,能够对冲片一5、磁铁7、转子冲片二6进行限位,从而能够准确的放入至托盘1上;所述限位夹片2壁面设有缺口,且两个限位夹片2的缺口相对设置;所述磁极部一3与磁极部二4靠近相对设置,通过壳体(图中未示意)进行固定,其中磁极部一3与磁极部二4一端位于两个限位夹片2的开口内,朝向磁铁7。如图2所示,所述磁极部一3包括:绕组一31、铁芯一32、滑杆33、弹簧34、齿一35、齿二36。所述绕组一31缠绕铁芯一32,且铁芯一32朝向托盘1的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矩形凹槽。所述滑杆33一端插入铁芯一32的矩形凹槽内。所述弹簧34一端固定铁芯一32矩形凹槽向内延伸的末端面,另一端连接滑杆33;所述齿一35数量为多个,多个齿一35固定在滑杆33朝向限位夹片2的一端,其中多个齿一35的延伸端朝向转子冲片一5上端,且多个齿一35的间距与转子冲片一5的齿距相同。所述齿二3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齿二36设置在齿一35上方,并与齿一35上下对齐,齿二36位于转子冲片一5与转子冲片二6之间,其中且多个齿二36的间距与转子冲片一5与转子冲片二6齿的间距相同。绕组一31通直流电,绕组一31产生磁场磁化铁芯,再通过滑杆33对齿一35与齿二36进行磁化。如图3所示,所述磁极部二4包括:绕组二41、铁芯二42、齿三43;所述绕组二41缠绕铁芯二42,且铁芯二42向转子冲片一5、转子冲片二6延伸连接齿三43。所述齿三43数量为多个,多个齿三43延伸端朝向转子冲片一5、转子冲片二6,且多个齿三43的间矩与冲片一5、转子冲片二6齿的间距相同,其中齿三43与齿一35、齿二36交错一定角度,此角度与转子冲片一5、转子冲片二6错齿角度相同。绕组二41通直流电,通过铁芯二42磁化齿三43。如图4所示,放入转子冲片一5,绕组二41通直流电产生磁场,通过齿三43对转子冲片一5进行磁化,如齿三43为S极,从而转子冲片一5靠近齿三43的一侧为N极,转子冲片一5靠近齿一35的一侧为S极,磁化转子冲片一5后,对绕组一31通直流电,绕组一31产生磁场磁化齿一35,齿一35为S极,由于转子冲片一5的齿与齿一35、齿三43之间的气隙小,磁通量大,齿一35通过斥力,齿三43通过吸力,推动转子冲片一5旋转,当转子冲片一5的齿与齿三43相对,齿一35对应转子冲片一5凹槽时,转子冲片一5停止。如图5所示,绕组一31改变直流电流动方向,从而让铁芯一32的磁极发生改变,齿一35有S极转换成N极,受转子冲片一5一侧S极影响,通过滑杆33齿一35向转子冲片一5移动,齿一35卡合进转子冲片一5的凹槽内,从而对转子冲片一5进行定位,此时绕组二41断电,再放入磁铁7,最后放入转子冲片二6,此时齿二36对转子冲片二6进行磁化,转子冲片二6靠近齿二36的一侧为S极,靠近齿三43的一侧为N极。如图6所示,绕组二41改变直流电流动方向,齿三43为N极,齿一35通过吸力,齿三43通过斥力,推动转子冲片二6旋转,当转子冲片二6齿的下端与齿二36相对,齿三35对应转子冲片二6的凹槽时,转子冲片二6停止。由于磁铁7受磁场影响,磁铁7充磁产生磁力通过绕组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包括:壳体、托盘(1)、限位夹片(2)、磁极部一(3)、磁极部二(4);/n所述托盘(1)中心处设有通孔;/n所述限位夹片(2)数量为两个,位于托盘(1)上方,固定在壳体内,每个限位夹片(2)为“C”字型,两个限位夹片(2)围成圆形,每个限位夹片(2)各设有一缺口,两缺口相对设置;/n其特征在于:/n所述磁极部一(3)与磁极部二(4)固定在壳体内,分别对应一个限位夹片(2)上的缺口设置,其磁极均朝向对应的限位夹片(2)上的缺口;/n所述磁极部一(3)包括:绕组一(31)、铁芯一(32)、滑杆(33)、弹簧(34)、齿一(35)、齿二(36);/n所述绕组一(31)缠绕铁芯一(32),且铁芯一(32)朝向托盘(1)的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矩形凹槽;/n所述滑杆(33)一端插入铁芯一(32)的矩形凹槽内;/n所述弹簧(34)一端固定铁芯一(32)矩形凹槽向内延伸的末端面,另一端连接滑杆(33);/n所述齿一(35)数量为多个,多个齿一(35)固定在滑杆(33)朝向限位夹片(2)的一端;/n所述齿二(3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齿二(36)设置在齿一(35)上方,并与齿一(35)上下对齐;/n所述磁极部二(4)包括:绕组二(41)、铁芯二(42)、齿三(43);/n所述绕组二(41)缠绕铁芯二(42),且铁芯二(42)朝向限位夹片(2)一端连接齿三(43);/n所述齿三(43)数量为多个,与齿一(35)、齿二(36)交错一定角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步进电机转子磁力自动错齿工件,包括:壳体、托盘(1)、限位夹片(2)、磁极部一(3)、磁极部二(4);
所述托盘(1)中心处设有通孔;
所述限位夹片(2)数量为两个,位于托盘(1)上方,固定在壳体内,每个限位夹片(2)为“C”字型,两个限位夹片(2)围成圆形,每个限位夹片(2)各设有一缺口,两缺口相对设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极部一(3)与磁极部二(4)固定在壳体内,分别对应一个限位夹片(2)上的缺口设置,其磁极均朝向对应的限位夹片(2)上的缺口;
所述磁极部一(3)包括:绕组一(31)、铁芯一(32)、滑杆(33)、弹簧(34)、齿一(35)、齿二(36);
所述绕组一(31)缠绕铁芯一(32),且铁芯一(32)朝向托盘(1)的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矩形凹槽;
所述滑杆(33)一端插入铁芯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律动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