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包括中心轴、端盖和转子板,所述中心轴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基座,且基座远离中心轴一侧的外表面连接有软垫,所述中心轴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凸块,且中心轴的外侧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凸块,且轴承的外侧套接有连接板,所述端盖安装于连接板的外侧,且端盖的上方外壁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转子板安装于端盖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转子板的内表面均匀固定有永磁体磁极,所述轴承的相邻之间安装有定子架,且定子架的外侧缠绕有定子线圈。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轴承、中心轴和连接板之间装配的同心度,从而减弱电机产生的中心轴磨损大、磁噪音大和不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
,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外转子风机具有效率高、噪声低、重量轻、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转子连风叶在定子外转动,具有结构紧凑、节省空间、设计精巧等优点,电机安装在叶轮中间,对电机自身达到了冷却效果,产品广泛应用于宾馆、饭店、工矿企业、办公楼、影剧院等建筑设施,作为冷柜冷库的配套设备或通风散热之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外转子电机内部通气效果较差,散热不方便,且电机内部拆卸不方便,装配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还难以保证轴、定子以及转子之间很好的同心度,导致转轴磨损大、磁噪音较大和不平衡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外转子电机内部通气效果较差,散热不方便,且电机内部拆卸不方便,装配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还难以保证轴、定子以及转子之间很好的同心度,导致转轴磨损大、磁噪音较大和风叶不平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包括中心轴、端盖和转子板,所述中心轴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基座,且基座远离中心轴一侧的外表面连接有软垫,所述基座的外边缘均匀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中心轴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凸块,且中心轴的外侧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凸块,且轴承的外侧套接有连接板,所述端盖安装于连接板的外侧,且端盖的上方外壁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转子板安装于端盖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转子板的内表面均匀固定有永磁体磁极,所述轴承的相邻之间安装有定子架,且定子架的外侧缠绕有定子线圈。优选的,所述基座的结构为圆盘形结构,且定位螺孔关于基座的原点中心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软垫与基座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基座与中心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且轴承通过第一导向槽和第一凸块与中心轴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且连接板通过第二导向槽和第二凸块与轴承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且散热孔与端盖内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设置对称的基座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侧向固定,且安装的软垫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在基座与其他装置进行连接时,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效果,有利于维持整个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螺纹的连接方式使得基座与中心轴之间的拆卸更加方便,不仅便于装配,还为后期拆卸维修提供了方便;2.设置第一导向槽和第一凸块以及第二导向槽和第二凸块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以便于对轴承、中心轴和连接板之间的装配位置角度进行导向限定,以便于提高轴承、中心轴和连接板之间装配的同心度,从而减弱电机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中心轴磨损大、磁噪音大和不平衡的问题;3.设置散热孔连通端盖内部,以便于在电机的端盖的转动过程中,形成的气流可以与端盖内部内部的气流相连通,进行良好的通风散热,提高了电机内部的散热效果,并且安装的防尘网在通风过程中有效阻隔灰尘进入电机内部,从而保持电机内部的洁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心轴与连接板安装左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轴;2、基座;3、软垫;4、定位螺孔;5、第一凸块;6、轴承;7、第二凸块;8、连接板;9、端盖;10、散热孔;11、转子板;12、定子架;13、定子线圈;14、永磁体磁极;15、第一导向槽;16、第二导向槽;17、防尘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包括中心轴1、基座2、软垫3、定位螺孔4、第一凸块5、轴承6、第二凸块7、连接板8、端盖9、散热孔10、转子板11、定子架12、定子线圈13、永磁体磁极14、第一导向槽15、第二导向槽16和防尘网17,中心轴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基座2,且基座2远离中心轴1一侧的外表面连接有软垫3,基座2的外边缘均匀开设有定位螺孔4,基座2的结构为圆盘形结构,且定位螺孔4关于基座2的原点中心对称分布,软垫3与基座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基座2与中心轴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设置对称的基座2使得整个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可以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侧向固定,且安装的软垫3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在基座2与其他装置进行连接时,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效果,有利于维持整个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螺纹的连接方式使得基座2与中心轴1之间的拆卸更加方便,不仅便于装配,还为后期拆卸维修提供了方便;中心轴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凸块5,且中心轴1的外侧套接有轴承6,轴承6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凸块7,且轴承6的外侧套接有连接板8,端盖9安装于连接板8的外侧,且端盖9的上方外壁开设有散热孔10,转子板11安装于端盖9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转子板11的内表面均匀固定有永磁体磁极14,轴承6的相邻之间安装有定子架12,且定子架12的外侧缠绕有定子线圈13,轴承6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5,且轴承6通过第一导向槽15和第一凸块5与中心轴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连接板8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6,且连接板8通过第二导向槽16和第二凸块7与轴承6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设置轴承6利用第一导向槽15和第一凸块5之间的卡合作用与中心轴1相连接,而连接板8利用第二导向槽16和第二凸块7之间的卡合作用与轴承6相连接,并且第一导向槽15和第一凸块5以及第二导向槽16和第二凸块7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以便于对轴承6、中心轴1和连接板8之间的装配位置角度进行导向限定,以便于提高轴承6、中心轴1和连接板8之间装配的同心度,从而减弱电机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中心轴1磨损大、磁噪音大和不平衡的问题,散热孔10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17,且散热孔10与端盖9内部相连通,设置散热孔10连通端盖9内部,以便于在电机的端盖9的转动过程中,形成的气流可以与端盖9内部内部的气流相连通,进行良好的通风散热,提高了电机内部的散热效果,并且安装的防尘网17在通风过程中有效阻隔灰尘进入电机内部,从而保持电机内部的洁净。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首先将定子架12套在中心轴1中间位置的外侧,进行固定,定子架12上缠绕着定子线圈13,然后使得第一凸块5与第一导向槽15位置对齐,然后将对称的两个轴承6套在中心轴1外侧,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包括中心轴(1)、端盖(9)和转子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基座(2),且基座(2)远离中心轴(1)一侧的外表面连接有软垫(3),所述基座(2)的外边缘均匀开设有定位螺孔(4),所述中心轴(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凸块(5),且中心轴(1)的外侧套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凸块(7),且轴承(6)的外侧套接有连接板(8),所述端盖(9)安装于连接板(8)的外侧,且端盖(9)的上方外壁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转子板(11)安装于端盖(9)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转子板(11)的内表面均匀固定有永磁体磁极(14),所述轴承(6)的相邻之间安装有定子架(12),且定子架(12)的外侧缠绕有定子线圈(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包括中心轴(1)、端盖(9)和转子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基座(2),且基座(2)远离中心轴(1)一侧的外表面连接有软垫(3),所述基座(2)的外边缘均匀开设有定位螺孔(4),所述中心轴(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凸块(5),且中心轴(1)的外侧套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凸块(7),且轴承(6)的外侧套接有连接板(8),所述端盖(9)安装于连接板(8)的外侧,且端盖(9)的上方外壁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转子板(11)安装于端盖(9)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转子板(11)的内表面均匀固定有永磁体磁极(14),所述轴承(6)的相邻之间安装有定子架(12),且定子架(12)的外侧缠绕有定子线圈(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且同心度优化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结构为圆盘形结构,且定位螺孔(4)关于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强,张波,李代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微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