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85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该电缆穿线管包括穿线直管、电缆固定支架和绑扎带,所述穿线直管为用于穿设电缆的中空结构,所述电缆固定支架的一端焊接在穿线直管的侧壁上、电缆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弯折至穿线直管的纵向轴线方向,所述电缆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弯折段高于穿线直管的上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缆固定支架,用绑扎带将电缆与电缆固定支架固定,在船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对进入设备的电缆,起到了机械保护的同时也达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管口与电缆的摩擦对电缆造成损坏,也减少了电缆的拉力对设备填料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
本技术属于船舶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
技术介绍
机舱是船舶重要的区域,布置很多重要的设备,主要有主机、发电机、舵机、分油机,锅炉、造水机,制冷压缩机等辅机以及相关的泵、管路等。这些设备为船舶的正常航行提供有效的保障。为了保障船舶的正常使用和航行,就需要为设备提供必要的动力、控制和监测等有效的保障。机舱是一个开敞并由多层甲板组成,这些设备根据功能要求分布在不同的甲板,大多数设备布置的位置离舱壁有一定的距离。在设计电缆路径时会根据设备的位置、吊梁的布置以及电缆敷设要求等和机舱的层高高、电缆进行位置等因素,需要从甲板上开孔进行贯通,机舱开敞的甲板之间没有任何的等级要求对与电缆穿线管没有密性的要求,但需要考虑电缆的机械保护和电缆的固定,普通的电缆穿线管能起到上下甲板的贯穿效果,不能起到对电缆有保护的同时起到固定的效果、管口对电缆也存在磨损以及电缆的拉力对设备的电缆填料函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本技术通过在电缆穿线管管口处对电缆进行固定,在船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对进入设备的电缆,起到了机械保护的同时也达到了固定的作用,避免了管口与电缆的摩擦对电缆造成损坏,也减少了电缆的拉力对设备填料函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该电缆穿线管包括穿线直管、电缆固定支架和绑扎带,所述穿线直管为用于穿设电缆的中空结构,所述电缆固定支架的一端焊接在穿线直管的侧壁上、电缆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弯折至穿线直管的纵向轴线方向,所述电缆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弯折段高于穿线直管的上端部。所述电缆固定支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安装段、折弯段、捆绑段及固定段,所述安装段与折弯段之间的夹角为α,折弯段与捆绑段之间的夹角为β,夹角α与夹角β相等,所述折弯段为朝穿线直管的中轴线方向倾斜。所述安装段、折弯段、捆绑段及固定段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所述安装段与折弯段之间为活动连接,以便调整折弯段和安装段之间的角度,从而满足不同直径穿线直管的要求。所述捆绑段与电缆接触的侧壁面为水平面,增大了捆绑段与电缆接触面积,可以增加绑扎的电缆的数量,增加固定的稳定性。所述绑扎带用于穿设于穿线直管中的电缆和捆绑段之间的固定绑扎。所述绑扎带为弹性材料制件。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的敷设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需要电缆的设备位置后,根据穿线直管外径在甲板上进行开孔,将穿线直管的一端焊接在甲板上,S2、将电缆从穿线直管的一端穿入,根据电缆和设备填料函之间的距离将电缆线穿出一定的长度,电缆穿出穿线直管的上端部后通过绑扎带将电缆与捆绑段之间绑扎固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固定支架焊接在所述穿线直管的外侧,折弯的角度要保证捆绑段在管口内侧,电缆固定支架的宽度和折弯要与穿线直管的内径匹配,保证电缆有效的敷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缆固定支架,用绑扎带将电缆与电缆固定支架捆绑在一起,增加了电缆穿线管管口处的固定。(2)避免了电缆与穿线直管管口的接触,使电缆穿线管管口不会对电缆造成磨损等损坏。(3)减少了电缆的拉力对设备填料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中电缆固定支架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A向视图。图7为图5的B向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绑扎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敷设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该电缆穿线管包括穿线直管1、电缆固定支架2和绑扎带3,所述穿线直管1为用于穿设电缆的中空结构,所述电缆固定支架2的一端焊接在穿线直管1的侧壁上、电缆固定支架2的另一端弯折至穿线直管1的纵向轴线方向,所述电缆固定支架2的另一端弯折段高于穿线直管1的上端部。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电缆固定支架2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安装段21、折弯段22、捆绑段23及固定段24,所述安装段21与折弯段22之间的夹角为α,折弯段22与捆绑段23之间的夹角为β,夹角α与夹角β相等,所述折弯段22为朝穿线直管1的中轴线方向倾斜,捆绑段23与所述固定段24相互垂直,固定段24的另一端朝向远离穿线直管1的方向。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安装段21、折弯段22、捆绑段23及固定段24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安装段21与折弯段22之间为活动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捆绑段23与电缆接触的侧壁面为水平面。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绑扎带3用于穿设于穿线直管1中的电缆和捆绑段23之间的固定绑扎。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绑扎带3为弹性材料制件。本实施例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的敷设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需要电缆的设备位置后,根据穿线直管1外径在甲板4上进行开孔,将穿线直管1的一端焊接在甲板4上,S2、将电缆5从穿线直管1的一端穿入,根据电缆5和设备填料函6之间的距离将电缆线穿出一定的长度,电缆5穿出穿线直管1的上端部后通过绑扎带3将电缆5与捆绑段23之间绑扎固定。其中,捆绑段23要与设备填料函6保持一定的距离(小于等于300mm),电缆5的弯曲半径至少要满足电缆直径6D(D为电缆直径),焊接在穿线直管1上的电缆固定支架2在填料函进线的反向方向的位置,保证电缆敷设要求。在船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对进入设备的电缆,起到了机械保护的效果同时也达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管口与电缆的摩擦对电缆造成损坏,也减少了电缆的拉力对设备填料函的影响。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技术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其特征在于,该电缆穿线管包括穿线直管(1)、电缆固定支架(2)和绑扎带(3),所述穿线直管(1)为用于穿设电缆的中空结构,所述电缆固定支架(2)的一端焊接在穿线直管(1)的侧壁上、电缆固定支架(2)的另一端弯折至穿线直管(1)的纵向轴线方向,所述电缆固定支架(2)的另一端弯折段高于穿线直管(1)的上端部;所述电缆固定支架(2)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安装段(21)、折弯段(22)、捆绑段(23)及固定段(24),所述安装段(21)与折弯段(22)之间的夹角为α,折弯段(22)与捆绑段(23)之间的夹角为β,夹角α与夹角β相等,所述折弯段(22)为朝穿线直管(1)的中轴线方向倾斜;所述安装段(21)、折弯段(22)、捆绑段(23)及固定段(2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段(21)与折弯段(2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捆绑段(23)与电缆接触的侧壁面为水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焊接式电缆穿线管,其特征在于,该电缆穿线管包括穿线直管(1)、电缆固定支架(2)和绑扎带(3),所述穿线直管(1)为用于穿设电缆的中空结构,所述电缆固定支架(2)的一端焊接在穿线直管(1)的侧壁上、电缆固定支架(2)的另一端弯折至穿线直管(1)的纵向轴线方向,所述电缆固定支架(2)的另一端弯折段高于穿线直管(1)的上端部;所述电缆固定支架(2)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安装段(21)、折弯段(22)、捆绑段(23)及固定段(24),所述安装段(21)与折弯段(22)之间的夹角为α,折弯段(22)与捆绑段(23)之间的夹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玲志朱海波张云刘虹于强曾繁辉荣晓燕庄利军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