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84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属于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支撑板;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电动钳口、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部的倒U型导轨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所述电动钳口的下方设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等电位作业法更换上相、中相失谐摆、子间隔棒及修补导线损伤等相关的工作需要,装、拆方便快捷,利用传递绳将其拉至导线附近,通过导轨,使导线进入电动钳口,遥控操作电机,夹紧导线,形成闭锁,安全牢固,解决了以往夹持机构对导线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占比逐年增加,需要带电处理的缺陷也明显增多,如:间隔棒端部脱落、伞裙及棒体复合材料老化、憎水性下降等问题。为了保证线路正常运行,考虑到同业对标和供电可靠性要求,有时候需要对线路带电进行缺陷处理,我们必须开展同塔多回线路带电作业,而传统的带电作业方法只能用于同塔多回线路的下相导线,由于中相和上相导线作业时不能满足等电位作业时组合间隙的要求,故一直无法开展。经过市场调查,目前没有相应的专用工具。公开号为CN10261106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导线夹持装置,所述导线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具,与第一夹具相卡合、且与之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卡和后内部形成一容纳所述导线的圆柱形空间,所述圆柱形空间沿其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线夹持装置,所述柱形空间内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齿,所述弹性齿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卡合时,用于卡紧所述导线。以上所述技术方案,有效避免了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分别独立安装带来的夹具容易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安装便利性。该导线夹持装置不适用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等电位作业法更换上相、中相失谐摆、子间隔棒及修补导线损伤等相关的工作需要,安装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适用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等电位作业法更换上相、中相失谐摆、子间隔棒及修补导线损伤等相关的工作需要,装、拆方便快捷,且自动闭锁后不伤导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支撑板;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电动钳口、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部的倒U型导轨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所述电动钳口的下方设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气缸。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连接管。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三角形结构,上面设置两个梯形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管壁沿直径方向设置一对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倒U型导轨不与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向外倾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底座、支撑机构和夹持机构。底座包括三角形的底板和连接管,三角形的底板为稳定结构,连接管设置在三个角上。管壁沿直径方向设置一对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置螺栓,一方面连接方便连接其他支撑结构,另一方面便于放置。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支撑板,用于支撑倒U型导轨。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电动钳口,电动钳口位于倒U型导轨下面,电动钳口的位置和气缸的活塞杆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倒U型导轨卡在导线向,电机正向转动带动气缸,活塞杆向上顶出,对导线实行夹持,取出时,电机反向转动,活塞杆下落,与导线分离。该电机为遥控电机,可实现远程控制。本技术适用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等电位作业法更换上相、中相失谐摆、子间隔棒及修补导线损伤等相关的工作需要,装、拆方便快捷,利用传递绳将其拉至导线附近,通过导轨,使导线进入电动钳口,遥控操作电机,夹紧导线,形成闭锁,安全牢固,解决了以往夹持机构对导线的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倒U型导轨、2:支撑杆、3:电机、4:底板、5:连接管、6:梯形通孔、7:气缸、8:支撑板、9:电动钳口、10:螺栓。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上端的支撑板8;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上的电动钳口9、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上部的倒U型导轨1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3;所述电动钳口9的下方设置与所述电机3相连接的气缸7。所述底座包括底板4和设置在所述底板4下方的连接管5。其中,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4上的支撑杆2,支撑杆2上设置支撑板8,用于支撑倒U型导轨1。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4上的电机3、设置在支撑板8上的电动钳口9,电动钳口9位于倒U型导轨1下面,电动钳口9的位置和气缸7的活塞杆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倒U型导轨1卡在导线上,电机3正向转动带动气缸7,活塞杆向上顶出,对导线实行夹持,取出时,电机3反向转动,活塞杆下落,与导线分离。该电机3为遥控电机,可实现远程控制,电源由内置的蓄电池提供。遥控电机为直流电动,型号:BJ01S16124BJ05A,工作电压:DC24V,工作行程:100mm,最大推力:900N,速度:10mm/S,工作频率:20%。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所述底板4为三角形结构,上面设置两个梯形通孔6。所述连接管5的管壁沿直径方向设置一对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螺栓10。所述倒U型导轨1不与支撑板8连接的一端向外倾斜。三角形的底板为稳定结构,连接管5设置在三个角上。梯形通孔6,一方面节省材料,减轻质量,另一方面方便拿放。管壁沿直径方向设置一对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置螺栓,一方面连接方便连接其他支撑结构,另一方面便于放置。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支撑板;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电动钳口、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部的倒U型导轨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所述电动钳口的下方设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气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支撑板;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电动钳口、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部的倒U型导轨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所述电动钳口的下方设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闭锁型电动导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乐超赵元林肖春伟孙君录宋海刚申思勉范松坡岐召阳刘江川杨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