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安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9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安装板,包括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一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塑料膨胀管的插孔,所述安装板本体一侧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一侧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与安装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本体一侧面设有条形状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一侧面固定两个第一支板,所述加强板远离第一支板的一面固定两个第二支板,该一种电气安装板可以达到防电气安装板受挤压变形损坏,同时实现架起固定电气安装板的螺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安装板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安装板。
技术介绍
电气安装板是电气试验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通过在电气安装板上的插孔内安插塑料膨胀管后,将螺丝穿过电气元器件上的孔洞拧入塑料膨胀管上,从而完成电气元器件的安装,目前,电气安装板因其厚度较薄,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挤压而变形损坏,严重时无法使用,同时将电气安装板安装在载体上后,用于固定电气安装板的螺栓处于隐藏状态,后期难以采用锯断的方式锯断固定电气安装板的螺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气安装板,以达到防电气安装板受挤压变形损坏,同时实现架起固定电气安装板的螺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气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一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塑料膨胀管的插孔,所述安装板本体一侧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一侧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与安装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本体一侧面设有条形状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一侧面固定两个第一支板,所述加强板远离第一支板的一面固定两个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本体远离支撑筒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抓握杆,所述抓握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抓握杆的一端与安装板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抓握杆外表面远离连杆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盲孔,所述安装板本体远离连杆的一面固定有与盲孔相配合的销杆,所述销杆远离安装板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橡胶头,所述销杆安插在盲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板一面远离加强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沉头孔,所述加强板背离安装板本体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二沉头孔,所述第二支板一面远离加强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沉头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板与加强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支板与加强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筒外表面呈环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条形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孔的一侧安装支撑筒,进而在利用螺栓固定安装板本体时,将固定安装板本体的螺栓依次穿过安装孔和支撑筒拧入载体上的螺纹孔内,此时螺栓的一部分处于支撑筒内,在支撑筒的支撑作用下,安装板本体与载体之间保留一定的间距,后期难以拆下固定安装板本体的螺栓时,利用安装板本体与载体之间的间隙锯断支撑筒和固定安装板本体的螺栓即可,避免强行拆卸损坏安装板本体。本技术利用螺丝将加强板固定在安装板本体的一面,并利用螺丝将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固定在安装板本体上,从而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加强板共同形成支撑安装板本体的结构,提高安装板本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安装板本体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受挤压变形损坏的概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气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气安装板中连杆、抓握杆和安装板本体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气安装板中支撑筒的剖面图;图中:1-安装板本体、2-插孔、3-第一沉头孔、4-支撑筒、5-安装孔、6-第一支板、7-加强板、8-第二沉头孔、9-第二支板、10-第三沉头孔、11-连杆、12-抓握杆、13-盲孔、14-销杆、15-橡胶头、16-条形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1,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塑料膨胀管的插孔2,将塑料膨胀管安插在插孔2内后,将螺丝穿过电气元器件上的孔洞拧入塑料膨胀管内,完成电气元器件与安装板本体1的相互装配。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5,安装孔5一侧设有支撑筒4,支撑筒4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将固定安装板本体1的螺栓依次穿过安装孔5和支撑筒4拧入载体上的螺纹孔内,此时螺栓的一部分处于支撑筒4内,在支撑筒4的支撑作用下,安装板本体1与载体之间保留一定的间距,后期难以拆下固定安装板本体1的螺栓时,利用安装板本体1与载体之间的间隙锯断支撑筒4和固定安装板本体1的螺栓即可,避免强行拆卸损坏安装板本体1。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设有条形状的加强板7,加强板7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加强板7一侧面固定两个第一支板6,加强板7远离第一支板6的一面固定两个第二支板9,第一支板6、第二支板9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将加强板7固定在安装板本体1的一面,然后将第一支板6、第二支板9固定在安装板本体1上,从而第一支板6、第二支板9和加强板7共同形成支撑安装板本体1的结构,提高安装板本体1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安装板本体1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受挤压变形损坏的概率。安装板本体1远离支撑筒4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抓握杆12,抓握杆12的两端均固定连杆11,连杆11远离抓握杆12的一端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在安装板本体1上安装两个抓握杆12,便于在拆卸安装板本体1或搬移安装板本体1时提供抓握载体。抓握杆12外表面远离连杆1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盲孔13,安装板本体1远离连杆11的一面固定有与盲孔13相配合的销杆14,销杆14远离安装板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橡胶头15,销杆14安插在盲孔13内,当两个安装板本体1相堆叠时,将一个安装板本体1上的销杆14安插在抓握杆12上的盲孔13内,进而四个销杆14起到平衡支撑的作用,依次类推,完成多个安装板本体1的堆叠,便于整齐堆放,将销杆14安插在盲孔13内后,橡胶头15与盲孔13内壁相贴合,从而增加销杆14与盲孔13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销杆14安插的稳定性。第一支板6一面远离加强板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沉头孔3,加强板7背离安装板本体1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二沉头孔8,第二支板9一面远离加强板7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沉头孔10,将加强板7、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9布置在安装板本体1一面上后,使第一沉头孔3、第二沉头孔8和第二沉头孔8与安装板本体1上的插孔2对齐,在第一沉头孔3、第二沉头孔8和第二沉头孔8相对应的插孔2内安插塑料膨胀管,随后将螺丝穿过第一沉头孔3、第二沉头孔8或第二沉头孔8拧入塑料膨胀管内,完成加强板7、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9的固定。第一支板6与加强板7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支板9与加强板7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支撑筒4外表面呈环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条形口16,在支撑筒4外表面开设条形口16,有利于减少锯断支撑筒4的工作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塑料膨胀管的插孔(2),所述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一侧设有支撑筒(4),所述支撑筒(4)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设有条形状的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7)一侧面固定两个第一支板(6),所述加强板(7)远离第一支板(6)的一面固定两个第二支板(9),所述第一支板(6)、第二支板(9)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塑料膨胀管的插孔(2),所述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一侧设有支撑筒(4),所述支撑筒(4)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本体(1)一侧面设有条形状的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7)一侧面固定两个第一支板(6),所述加强板(7)远离第一支板(6)的一面固定两个第二支板(9),所述第一支板(6)、第二支板(9)通过螺丝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远离支撑筒(4)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抓握杆(12),所述抓握杆(12)的两端均固定连杆(11),所述连杆(11)远离抓握杆(12)的一端与安装板本体(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宇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