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和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61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4
本申请公开一种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和控制盒,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包括连接端子、固定座、电路板和至少两个紧固件。连接端子与固定座连接,固定座上设有连接引脚,连接引脚与电路板焊接。至少两个紧固件贯穿电路板并与固定座连接。通过在电路板的背面设置至少两个紧固件,使电路板与固定座的连接更加可靠,受力更加均匀,防止固定座与电路板在强振动环境中分离,提高连接可靠性。本申请公开的控制盒,包括上述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强振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和控制盒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和控制盒。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通常用作电子元器件的支撑载体和连接者,当印刷电路板上需要输入或输出较大电流时,通常会采用较大的连接端子作为电路转换装置,大电流经过连接端子输入或输出。因此,印刷电路板与连接端子的组合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领域。目前,连接端子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至印刷电路板上。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大电流、强振动的工况下,容易引起连接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处断裂,从而导致连接失效,影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其能够提高连接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防止在强振动环境中连接端子和电路板脱离。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盒,包括上述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能够提高连接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结构稳定、牢固,有利于提高控制盒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包括连接端子、固定座、电路板和至少两个紧固件;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连接引脚,所述连接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焊接;所述至少两个紧固件贯穿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固定座上的连接引脚与电路板焊接,实现固定座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以及结构固定连接。并且通过至少两个紧固件锁紧固定座和电路板,使固定座与电路板的连接更加可靠,防止在强振动工况下固定座与电路板分离,提高结构稳定性,延长该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使用寿命。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以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电路板。在固定座和电路板上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方便紧固件的安装,有利于紧固件锁紧固定座和电路板,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一组对角上。第一连接孔用于安装紧固件,两个第一连接孔沿对角设置,即两个紧固件连接于固定座的一组对角上,有利于固定座受力均匀,紧固件连接更加牢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引脚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连接引脚与第一连接孔间隔分布,有利于固定座受力均匀,且便于连接引脚与电路板的焊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引脚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所述第一引脚组和所述第二引脚组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组对角上。连接引脚和紧固件错落分布,有利于紧固件的安装以及连接引脚与电路板的焊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引脚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所述第一引脚组和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引脚组和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连接引脚和第一连接孔均匀分别在固定座的两侧,受力更加均匀,且便于装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引脚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焊接。第一安装孔的设置在装配时具有定位作用,且连接引脚插入电路板的第一安装孔中,再与电路板焊接,焊接结构更加稳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引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所述连接引脚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连接引脚贯穿电路板再与电路板焊接,以提高连接引脚和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引脚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焊接。将连接引脚的第二连接部插入电路板上的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座的焊接范围更灵活,以提高焊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焊接处断裂或脱落而导致的连接失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安装凹槽,所述连接引脚设于所述安装凹槽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焊接。安装凹槽能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并能提高连接引脚与电路板的焊接可靠性。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引脚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表面。直接将连接引脚焊接于电路板表面,便于焊接操作,无需在电路板上开槽或开孔以容纳连接引脚,工艺更加简单,节约成本。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端子为OT端子,所述OT端子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固定座上。采用OT端子与固定座连接,适用于大电流的输入或输出,且OT端子与固定座连接方便,螺栓固定结构可靠,便于装配。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盒,包括壳体和前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包括连接端子、固定座、电路板和至少两个紧固件;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连接引脚,所述连接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焊接;所述至少两个紧固件贯穿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其有益效果包括:该控制盒包括壳体和前述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由于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中,固定座和电路板采用至少两个紧固件锁紧,以提高固定座和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防止在大电流、强振动环境中,电路板和固定座连接失效,从而有利于提高控制盒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控制盒整体质量,延长控制盒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固定座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固定座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固定座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固定座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电路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固定座的连接引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的电路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固定座、电路板和至少两个紧固件;/n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连接引脚,所述连接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焊接;/n所述至少两个紧固件贯穿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固定座、电路板和至少两个紧固件;
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连接引脚,所述连接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焊接;
所述至少两个紧固件贯穿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以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一组对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引脚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面紧固式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引脚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所述第一引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黄耀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