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23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由配重、托盘、单作用油压缸、连通管、阀门、加载体及其排气阀、反力底板和顶板、伸缩杆及旋钮、固定底座等组成。本荷载施加装置主要用于结构模型试验,通过将配重块重量转化为中空薄膜结构内的油压来对测试结构施加法向均布压力,且消除液压油自身重量的影响,能够实现荷载大小精确控制及荷载量值不会时间波动。加载体表面光滑,可以消除加载体对模型结构表面的切向荷载影响,能实现严格意义上的法向加载。加载体与上部荷载反力架、下部荷载反力架共同组成自平衡结构,加载装置结构简单,加载方便,可解决某些结构模型试验中存在的荷载测试复杂、易波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
本技术属于室内模型实验领域,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室内结构模型试验对受测结构施加均布荷载精确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大跨度、大尺寸、新结构工程逐渐增多,很多大型结构的极限承载性能都需要借助小比例模型试验进行检验,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来推算出全尺寸原型承载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由于大型结构尺寸按比例缩小后,试验模型结构需要承受荷载值会缩小很多,因此,在小比例模型荷载试验过程中,需要对施加荷载进行更为精准的控制,以满足试验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现阶段模型试验均布荷载施加方法主要有沙袋法、液压油压缸法、传统像胶囊加载法等,沙袋法施加均布荷载的主要特征是将沙子装在布袋里,试验时将布袋平铺在结构力学模型构件上,模拟表面的均布荷载,但该方法由于沙子本身受重力作用容易流动,随着时间作用均布荷载模拟易产生波动,而且沙子重力方向难以改变。液压油缸法施加均布荷载的主要特征是运用液压油缸对受荷载表面进行三角形、梯形的间隔集中加载来模拟均布荷载,但该方法由于需要多个加载器同时作用,导致荷载的均匀性比较难以控制。传统橡胶囊加载法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对橡胶囊输入气压,通过橡胶囊的胎压增加实现对均布压力荷载的模拟,但该方法无法实现对均布压力荷载的时间线性变化的模拟,且模型结构实际承受的荷载值常受气压波动影响而随时间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当前室内结构模型试验中面临的均布荷载施加不均匀、不稳定、不精确的问题。本技术是可通过以下所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由配重、托盘、单作用油压缸、连通管、阀门、加载体、反力底板和顶板、伸缩杆和旋钮、固定底座、排气阀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单作用油压缸由缸盖、缸体、缸座、液压板、液压油、支撑杆组成,单作用油压缸的液压板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与托盘底部连接,配重置于托盘之上,单作用油压缸内液压油的油压由托盘上的配重块控制;单作用油压缸下部有连通管,连通管与加载体相连接,加载体放置于反力底板上,测试结构位于加载体上;反力顶板、左伸缩杆、右伸缩杆组成上部荷载反力架,与测试结构接触;反力底板下部与固定底座相连接,固定底座与反力底板组成下部荷载反力架,加载体与上部荷载反力架、下部荷载反力架共同组成自平衡结构。加载体为柔性薄膜中空结构,右端连接排气阀,内部充满液压油,液压油与连通管连接,加载体外接连通管上设有阀门控制加载体液压油与单作用油压缸的连接,单作用油压缸下部外接连通管上设置有阀门来控制缸内液压油与连通管的连接。加载体与反力底板单表面均为光滑状态,加载体对测试结构仅提供法向压力作用。反力顶板通过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与反力底板相连接,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可通过左旋钮和右旋钮来调节长度,以调节反力顶板和反力底板之间的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模型结构承受荷载的量值是通过配重块的重量进行控制和调整的,易实现荷载大小精确控制,且荷载量值不会时间变化和波动。加载体为柔性中空薄膜结构,内部油压处处相等,而且加载体置于测试结构下方,从下方对测试结构加载,可以消除液压油自身重量的影响,模型结构表面承受的荷载受位置影响小,荷载的均布性比较好。加载体表面光滑,可以消除加载体对模型结构表面的切向荷载影响,能实现严格意义上的法向加载。加载体与上部荷载反力架、下部荷载反力架共同组成自平衡结构,加载装置结构简单,加载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托盘、2缸盖、3支撑杆、4液压板、5缸体、6液压油、7缸座、8连通管、9左阀门、10右阀门、11固定底座、12反力底板、13右伸缩杆、14右旋钮、15左伸缩杆、16左旋钮、17加载体、18反力顶板、19配重、20测试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和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由配重19、托盘1、缸盖2、支撑杆3、液压板4、缸体5、液压油6、缸座7、连通管8、阀门(左阀门9、右阀门10)、加载体17、固定底座11、反力底板12、伸缩杆(左伸缩杆15、右伸缩杆13)及其调节旋钮(左旋钮16、右旋钮14)、反力顶板18、测试结构20、排气阀21等组成,缸盖2、缸座7、缸体5、液压油6、液压板4、支撑杆3组成单向油压缸,单向油压缸的支撑杆3与托盘1连接,托盘1上放置配重19,单向油压缸底部连接连通管8,中间有左阀门9控制连通管8与单向油压缸的连接,连通管8右端与加载体17连接,中间有右阀门10控制连通管8与加载体17的连接,加载体17置于反力底板12上方,反力底板12与其下方的固定底座11连接,反力底板12通过其上方的左伸缩杆15、右伸缩杆13与反力顶板18连接,左伸缩杆15装有左旋钮16,右伸缩杆13装有右旋钮14,旋钮(16、14)用来对反力顶板18和反力底板1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加载体17为中空薄膜结构,右上端设有排气阀21,加载体17内部充满的液压油通过连通管8与单向油压缸的液压油6相通,测试结构20的下部与加载体17接触,上部通过调节旋钮(16,14)与反力顶板18接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步骤一:参考图1组装装置各配件,清空托盘上配重19,关闭左阀门9和右阀门10。步骤二:打开加载体17的排气阀21。步骤三:在砝码托盘空载的情况下,打开左阀门9和右阀门10,检查连通管8的连接密闭性。步骤四:在加载体7油压充满后,关闭排气阀21,关闭左阀门9和右阀门10。步骤五:将测试结构20放于加载体17上面。步骤六:通过左右旋钮(左旋钮16、右旋钮14)调整左右伸缩杆(左伸缩杆15、右伸缩杆13),将测试结构20的下部受侧面与加载体17紧密贴合,测试结构20的底面与反力顶板18密贴,然后固定左旋钮16和右旋钮14。步骤七:按照试验要求在托盘上1上放置配重19,打开左阀门9,打开右阀门10,对测试结构20施加均布法向荷载。步骤八:加载结束后,取下配重19,调整伸缩杆15和13,取出测试结构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由配重、托盘、单作用油压缸、连通管、阀门、加载体、反力底板和顶板、伸缩杆和旋钮、固定底座、排气阀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单作用油压缸由缸盖、缸体、缸座、液压板、液压油、支撑杆组成,单作用油压缸的液压板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与托盘底部连接,配重置于托盘之上,单作用油压缸内液压油的油压由托盘上的配重块控制,单作用油压缸下部有连通管,连通管与加载体相连接,加载体放置于反力底板上,测试结构位于加载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由配重、托盘、单作用油压缸、连通管、阀门、加载体、反力底板和顶板、伸缩杆和旋钮、固定底座、排气阀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单作用油压缸由缸盖、缸体、缸座、液压板、液压油、支撑杆组成,单作用油压缸的液压板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与托盘底部连接,配重置于托盘之上,单作用油压缸内液压油的油压由托盘上的配重块控制,单作用油压缸下部有连通管,连通管与加载体相连接,加载体放置于反力底板上,测试结构位于加载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模型试验法向均布压力精确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顶板、左伸缩杆、右伸缩杆组成上部荷载反力架,与测试结构接触;反力底板下部与固定底座相连接,固定底座与反力底板组成下部荷载反力架,加载体与上部荷载反力架、下部荷载反力架共同组成自平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平张毅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