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09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包括蓄热体、电气控制箱以及外置的电磁阀、外置的循环油泵、外置的三通管,其中:蓄热体包括壳体、填充在壳体内部的蓄热材料以及埋设在蓄热材料中的导热油管,导热油管的两端均穿出壳体,电磁阀设于导热油管上靠近其端部位置,循环油泵设于导热油管上并靠近其一端位置;导热油管内设有导热油;电气控制箱与电磁阀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有效地将工业余热或太阳能光热中的热能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可广泛应用在换热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和我国北方采暖需要大量的热能,蓄热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将热能提前储存在里面,在需要使用热能的时候将热能放出。传统的蓄热装置一般采用电加热管利用低谷电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储存起来,利用“空气”作为换热介质,在需要时将热能换出。传统电加热蓄热装置蓄热和放热分开是两套系统,在蓄热时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温度过高损坏蓄热材料,温度过低蓄热量又不够,控制复杂;放热时利用空气作为换热介质,需要安装风道和风机,整体体积庞大,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不便。传统电加热蓄热装置用电蓄热,耗费能源,转换效率低。我国工业生产中有大量的工业余热,太阳能光热资源丰富,这些热能资源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利用,被白白浪费掉。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回收利用热能资源的新型实用蓄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包括蓄热体、电气控制箱以及外置的电磁阀、外置的循环油泵、外置的三通管,其中:所述蓄热体包括壳体、填充在壳体内部的蓄热材料以及埋设在蓄热材料中的导热油管,所述导热油管的两端均穿出壳体,所述电磁阀设于导热油管上靠近其端部位置,所述循环油泵设于导热油管上并靠近其一端位置;所述导热油管内设有导热油;所述导热油管的一端连接一三通管;所述导热油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循环油泵;所述电磁阀通过法兰与热源和热负荷导热油管道相连;所述电气控制箱与电磁阀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从而控制蓄热体蓄热或放热。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管在壳体内呈蛇形布置形状,且在所述导热油管中以及蓄热材料之间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气控制箱电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气控制箱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的PLC控制板以及设于箱体外表面上的温度显示屏,其中:所述PLC控制板与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均电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屏用于显示导热油以及蓄热材料的温度。进一步地,在所述三通管连接热源和热负荷的两端均设有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管与壳体交叉接触的位置设有环形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油泵设于导热油管上靠近管端。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的自由管端以及导热油管的自由端均设有连接管道用法兰。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有效地将工业余热或太阳能光热中的热能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具体为,通过利用工业余热或太阳能光热加热导热油,从而用于输送到本装置中达到储存热量和释放热量并为用热负荷提供热量的目的,且将蓄热和放热整合到一起,功能性强;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其连接到用热负荷和连接到蓄热传热装置上即可,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中箱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中PLC控制板的工作流程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3,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包括蓄热体1、电气控制箱2以及外置的电磁阀3、外置的循环油泵4、外置的三通管14,其中:蓄热体1包括壳体11、填充在壳体11内部的蓄热材料12以及埋设在蓄热材料12中的导热油管13,导热油管13的两端均穿出壳体11,电磁阀3设于导热油管13上靠近其端部位置,循环油泵4设于导热油管13上并靠近其一端位置;导热油管13内设有导热油;导热油管13的一端与三通管14的一端相连;导热油管13的另一端与循环油泵4的一端相连;循环油泵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三通管14的一端相连;三通管14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电磁阀3;电气控制箱2与电磁阀3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阀3的开闭,从而控制蓄热体蓄热或放热。通过本装置蓄热时,工业回收余热或太阳能光热将导热油加热,输送加热后的工业导热油管与蓄热体1的导热油管13相连,打开电磁阀3,循环油泵4启动,导热油流动,将工业回收余热或太阳能光热通过导热油换热储存在蓄热体1中,具体为储存在蓄热材料12中,这里的蓄热材料可采用无机相变蓄热材料或其他现有技术中的相变蓄热材料。通过工业回收余热或太阳能光热加热后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管连接本装置中的导热油管13,从而实现热量的交换。在利用本装置放热时,用热单位的导热油换热器导热油管与蓄热体1的导热油管13相连,打开电磁阀3,循环油泵4启动,导热油流动,将蓄热体1内的热能通过导热油换热释放给用热单位使用。在使用中,本技术与热源和热负荷同时相连,采用导热油为传热介质,通过控制蓄热和放热电磁阀3的打开和关闭,使导热油在热源系统和热负荷系统中流动,将热源的热能储存在蓄热体1中,又将热能释放给热负荷使用,蓄热和放热共用一套系统,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在本装置中,设置的三通管14一端与导热油管13连接并连通,另外两个开口其中一个作为蓄热入口,一个作为放热出口。位于导热油管13的另一端位置连接循环油泵4,循环油泵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三通管,另外两个开口其中一个作为蓄热出口,一个作为放热入口。导热油管13在壳体11内呈蛇形布置形状,且在导热油管13中以及蓄热材料12之间均设有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与电气控制箱2电信号连接。电气控制箱2包括箱体21、位于箱体21内的PLC控制板22以及设于箱体21外表面上的温度显示屏23,其中:PLC控制板22与温度传感器5、电磁阀3均电连接,温度显示屏23用于显示导热油以及蓄热材料12的温度。本技术在蓄热体1内充满高效相变蓄热材料12,在蓄热材料12中布置合适的导热油管13与蓄热材料12紧密接触,在导热油管13和蓄热材料12中安装温度传感器5,时时监测导热油和蓄热材料12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引入PLC控制板22控制蓄热和放热过程,保护蓄热材料12和导热油不致超过允许值。蓄热体1的外部配置电磁阀3、循环油泵4,根据蓄热和放热的不同工况,控制电磁阀3和循环油泵4的运转。通过在导热油管13以及蓄热材料12中均设置温度传感器5,用于适时监测二者的温度;而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将监测到的温度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PLV控制板22,PLC控制板22与其自身预先设定的阈值比较,从而控制与其电信号连接的电磁阀3打开或关闭,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在电气控制箱2上设置的温度显示屏23与温度传感器5相连接,从而将温度具体数值显示在温度显示屏23上。三通管14自由管端以及导热油管13的自由端均设有连接管道用法兰6。通过设置外接管道用的法兰6,从而通过连接外在工业余热导油管以及用热负荷管达到蓄热和放热的目的。导热油管13与壳体11交叉接触的位置设有环形密封垫。电磁阀3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体、电气控制箱以及外置的电磁阀、外置的循环油泵、外置的三通管,其中:/n所述蓄热体包括壳体、填充在壳体内部的蓄热材料以及埋设在蓄热材料中的导热油管,所述导热油管的两端均穿出壳体,所述电磁阀设于导热油管上靠近其端部位置,所述循环油泵设于导热油管上并靠近其一端位置;/n所述导热油管内设有导热油;/n所述导热油管的一端连接一三通管;/n所述导热油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循环油泵;/n所述电磁阀通过法兰与热源和热负荷导热油管道相连;/n所述电气控制箱与电磁阀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从而控制蓄热体蓄热或放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体、电气控制箱以及外置的电磁阀、外置的循环油泵、外置的三通管,其中:
所述蓄热体包括壳体、填充在壳体内部的蓄热材料以及埋设在蓄热材料中的导热油管,所述导热油管的两端均穿出壳体,所述电磁阀设于导热油管上靠近其端部位置,所述循环油泵设于导热油管上并靠近其一端位置;
所述导热油管内设有导热油;
所述导热油管的一端连接一三通管;
所述导热油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循环油泵;
所述电磁阀通过法兰与热源和热负荷导热油管道相连;
所述电气控制箱与电磁阀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从而控制蓄热体蓄热或放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管在壳体内呈蛇形布置形状,且在所述导热油管中以及蓄热材料之间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气控制箱电信号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超秦牙富曹新晋燕萍陶庆龙睿洋任本尧钱映锟叶亮陶艺莹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云电阳光配售电有限公司秦牙富曹新晋燕萍陶庆任志超龙睿洋任本尧钱映锟叶亮陶艺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