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007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7
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硝塔、烟气降温换热器、一氧化碳处理装置;原烟气管道与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脱硫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脱硝塔的进气口连通;脱硝塔的出气口与第二管道连通;其中,烟气降温换热器设置在原烟气管道上;一氧化碳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一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进入脱硫塔的烧结烟气的温度,提高脱硫效率,同时能够利CO氧化的化学能量提高进入脱硝塔的烧结烟气的温度。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脱硫和脱硝的效率,增加工艺副产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多污染物治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属于烧结烟气净化

技术介绍
在烧结过程中,烧结排放的烟气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包含SO2、NOx、CO、CO2、粉尘、二恶英等多种污染物,排放温度波动大(110-180℃)是大气污染物防止的重点和难点,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是一种多污染物协同净化效率高,可以同时脱除SO2、粉尘、NOx、重金属等污染物,并且能够实现副产物SO2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先进的烟气净化技术,近年来在烧结行业、焦化行业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活性炭吸附目前分为单级吸附与双级吸附两种方式,单级吸附为在一个吸附塔内同时吸附多种污染物,氨气在吸附塔入口加入,该种方法可以达到SO2脱除效率>98%,脱硝率约50%,粉尘出口浓度小于10mg/Nm3。随着超低排放标准的提出,部分钢铁厂采用双级吸附,其中一级塔进行脱硫、除尘等,二级塔进行脱硝;或者采取单级吸附+SCR脱硝工艺,充分利用活性炭工艺技术优势、并实现资源化的优势,以上两种工艺方法均可以实现出口SO2<35mg/Nm3,NOx<50mg/Nm3,粉尘<10mg/Nm3的目标,同时由于SO2极性更强,与NOx相比,更容易与活性炭反应,因此活性炭双级吸附工艺中,一级主要进行脱硫、二级主要进行脱硝,但由于烧结烟气组分受烧结矿影响较大,烟气中SO2波动大、温度高、湿度不同、活性炭品质层次不齐均不利于活性炭脱硫,因此工程现场极有可能出现经过一级活性炭工艺处理后SO2浓度还是较高的情况,这样的烟气条件进入二级吸附塔或者SCR脱硝工艺,将会对脱硝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对二级吸附塔而言,将会增加氨气的用量,提高系统阻力,增加运行成本;对SCR脱硝工艺而言,烟气中的SO2会在催化剂上生产粘稠状硫酸铵,堵塞催化剂空隙,造成催化剂失活。针对活性炭双级吸附工艺,及活性炭+SCR组合式脱硫脱硝工艺而言,控制一级活性炭工艺脱硫效率对整个烟气净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能够能够有效降低进入脱硫塔的烧结烟气的温度,提高脱硫效率,同时能够利CO氧化的化学能量提高进入脱硝塔的烧结烟气的温度。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脱硫和脱硝的效率,增加工艺副产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降低进入脱硫塔的烧结烟气的温度提高脱硫效率;通过CO氧化产生的热量提高进入脱硝塔的烧结烟气的温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硝塔、烟气降温换热器、一氧化碳处理装置;原烟气管道与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脱硫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脱硝塔的进气口连通;脱硝塔的出气口与第二管道连通;其中,烟气降温换热器设置在原烟气管道上;一氧化碳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一管道上。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硝塔、烟气降温换热器、一氧化碳处理装置;原烟气管道与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脱硫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脱硝塔的进气口连通;脱硝塔的出气口与第二管道连通;烟气降温设置在原烟气管道上;一氧化碳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作为优选,烟气降温换热器包括:烟气换热区、介质换热区;烟气换热区与介质换热区相互贴合;原烟气管道通过烟气换热区与脱硫塔连通;介质换热区的进料口通过第三管道与低温介质连通;介质换热区的出料口与第四管道连通。作为优选,介质换热区的进料口通过第三管道与低温介质连通具体为,该系统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的排风口与第三管道远离介质换热区的一端连通;鼓风机的进风口与大气连通。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水泵;水泵的排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至介质换热区的进料口;水泵的进水口与低温水源连通。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烟气温度检测装置,第一烟气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原烟气管道上,且位于烟气降温换热器的下游。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烟气流量检测装置、第二烟气温度检测装置、介质流量检测装置、第一介质温度检测装置、第二介质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和第二烟气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原烟气管道上,第二烟气温度检测装置位于烟气降温换热器的上游;烟气流量检测装置位于烟气降温换热器的上游或下游;所述介质流量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三管道或第四管道上,第一介质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第二介质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第四管道上。作为优选,烟气流量检测装置所测的原烟气的流量为q烟气,第一烟气温度检测装置所测的原烟气换热后的温度为t1,第二烟气温度检测装置所测的原烟气换热前的温度为t2,介质流量检测装置所测的介质的流量为q介质,第一介质温度检测装置所测的介质的换热前的温度为t3,第二介质温度检测装置所测的介质的换热后的温度为t4;烟气降温换热器的总换热量为Q总,满足以下公式(1):Q总=q烟气ρ1C烟(t2-t1)=q介质ρ2C冷(t4-t3)(1);根据公式(1)得出公式(2)其中,ρ1为烟气的平均密度,ρ2为介质的平均密度,C烟为烟气的平均比热容,C冷为介质的平均比热容。作为优选,一氧化碳处理装置为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含氧气体输送管道,含氧气体输送管道连接至一氧化碳处理装置的含氧气体补充入口,含氧气体输送管道向一氧化碳处理装置中补充含氧气体。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燃料输送管道,燃料输送管道连接至一氧化碳处理装置的燃料补充入口或一氧化碳处理装置上游的第一管道,燃料输送管道向一氧化碳处理装置或一氧化碳处理装置上游的第一管道中补充燃料。作为优选,含氧气体作为降温介质,含氧气体经过第三管道输送至烟气降温换热器的介质换热区;然后从介质换热区的出料口依次经过第四管道、含氧气体输送管道输送至一氧化碳处理装置。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升温换热器;所述升温换热器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且升温换热器位于一氧化碳处理装置的上游或下游;升温换热器用于调节一氧化碳处理装置上游或下游的烟气温度。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余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第二管道上;升温换热器、余热回收换热器各自独立地为间接换热装置,优选为管壳式换热装置,更优选为DDH换热器;作为优选,升温换热器的介质出口通过第一介质输送管道与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介质入口连接,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介质出口通过第二介质输送管道与升温换热器的介质入口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脱硫塔为干法脱硫系统、半干法脱硫系统或湿法脱硫系统。作为优选,所述脱硝塔为SCR脱硝系统或SNCR脱硝系统。在本申请中,烧结烟气经过脱硫塔脱硫后,再进入脱硝塔进行脱硝。在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后得出,活性炭工艺对污染物去除的温度有如下规律,即低温有利于脱硫反应,高温有助于脱硝反应,SCR脱硝工艺而言,高温有助于脱硝。因此为提高多污染物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脱硫塔(1)、脱硝塔(2)、烟气降温换热器(3)、一氧化碳处理装置(4);原烟气管道(L0)与脱硫塔(1)的进气口连通;脱硫塔(1)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L1)与脱硝塔(2)的进气口连通;脱硝塔(2)的出气口与第二管道(L2)连通;烟气降温换热器(3)设置在原烟气管道(L0)上;一氧化碳处理装置(4)设置在第一管道(L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脱硫塔(1)、脱硝塔(2)、烟气降温换热器(3)、一氧化碳处理装置(4);原烟气管道(L0)与脱硫塔(1)的进气口连通;脱硫塔(1)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L1)与脱硝塔(2)的进气口连通;脱硝塔(2)的出气口与第二管道(L2)连通;烟气降温换热器(3)设置在原烟气管道(L0)上;一氧化碳处理装置(4)设置在第一管道(L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烟气降温换热器(3)包括:烟气换热区(301)、介质换热区(302);烟气换热区(301)与介质换热区(302)相互贴合;原烟气管道(L0)通过烟气换热区(301)后与脱硫塔(1)连通;介质换热区(302)的进料口通过第三管道(L3)与低温介质连通;介质换热区(302)的出料口与第四管道(L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介质换热区(302)的进料口通过第三管道(L3)与低温介质连通具体为,该系统还包括:鼓风机(5);鼓风机(5)的排风口与第三管道(L3)连接至介质换热区(302)的进料口;鼓风机(5)的进风口与大气连通;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水泵(6);水泵(6)的排水口通过第三管道(L3)连接至介质换热区(302)的进料口;水泵(6)的进水口与低温水源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烟气温度检测装置(T1),第一烟气温度检测装置(T1)设置在原烟气管道(L0)上,且位于烟气降温换热器(3)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烟气流量检测装置(Q1)、第二烟气温度检测装置(T2)、介质流量检测装置(Q2)、第一介质温度检测装置(T3)、第二介质温度检测装置(T4);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Q1)和第二烟气温度检测装置(T2)设置在原烟气管道(L0)上,第二烟气温度检测装置(T2)位于烟气降温换热器(3)的上游;烟气流量检测装置(Q1)位于烟气降温换热器(3)的上游或下游;所述介质流量检测装置(Q2)设置在第三管道(L3)或第四管道(L4)上,第一介质温度检测装置(T3)设置在第三管道(L3)上,第二介质温度检测装置(T4)设置在第四管道(L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氧化碳处理装置(4)为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含氧气体输送管道(L5),含氧气体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恒棣康建刚李俊杰崔泽星杨本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