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00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应用在压力容器技术领域,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其包括设置在换热腔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冷流体入口和冷流体出口,所述冷流体出口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远离冷流体出口的一端设有水泵,所述冷却管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冷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冷却管上绕设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上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毛细管与蒸发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蒸发器对冷流体进行降温,便于操作者对冷流体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冷流体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
技术介绍
换热压力容器通过两根流体通路输送两种流体,并通过换热管作为两种流体进行热交换的介质,实现换热。公告号为CN2089209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换热压力容器,包括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通过冷水入口、冷水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换热腔通过热流体入口、热流体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换热腔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混水腔,所述冷水入口、冷水出口通过混水腔与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左右两端通过安装板与所述混水腔、换热腔转动连接,所述换热管上套有导流板,所述安装板的转动通过电机驱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利用冷流体对热流体进行冷却时,冷流体受热温度升高,需要不断的给换热管中补充新的冷流体,同时操作者需要对使用后的冷流体进排放,无法对冷流体进行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其优点是:通过蒸发器对冷流体进行降温,便于操作者对冷流体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冷流体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环保。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包括设置在换热腔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冷流体入口和冷流体出口,所述冷流体出口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远离冷流体出口的一端设有水泵,所述冷却管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冷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冷却管上绕设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上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毛细管与蒸发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启动水泵,水泵将换热管中的冷流体从冷流体出口送入到冷流体入口中,使得冷流体在换热管和冷却管之间形成循环,此时压缩机把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入冷凝器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然后低温低压的液体通过蒸发器达到制冷的效果,使得蒸发器对流经冷却管的冷流体进行降温,从而蒸发器对冷流体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进而便于操作者对冷流体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冷流体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环保。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管上套设有冷却箱,位于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管呈S形设置,所述蒸发器绕设在冷却箱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冷却箱中注入水,此时蒸发器可以对冷却箱中的水进行降温,使得水温降低达到冷却冷流体的效果,同时S形的冷却管延长了冷流体在冷却管中流动路径,从而使得冷流体的降温时间增加,进而提高了对冷流体冷却的充分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管内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以对冷却管部分的口径进行遮挡,当冷流体在冷却管中流动时,挡板可以对冷流体产生一定的阻力,使得冷流体在冷却管中的流速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加冷流体在冷却管中的冷却时间,进而提高了对冷流体冷却的充分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蒸发器在远离冷却箱的一侧套设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从而保温层可以对空气和冷却箱进行阻隔,进而减少冷却箱中的水受到外界温度影响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水泵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可以对热流体的温度进行测量,当热流体的温度达到适当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发出控制水泵停止,从而温度传感器对水泵起到了自动控制的作用,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停止对冷流体降温,以减少冷流体长时间对热流体进行降温造成热流体温度过低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腔的外侧壁上设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热流体的温度达到标准时,温度传感器将信息传递到警示灯,此时警示灯亮起,警示灯可以对操作者发出提醒的信号,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发现异常,以便于操作者对冷却后的热流体做进一步处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腔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换热腔的外侧设有输出端与搅拌轴连接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腔中的热流体在被冷却的过程中,电机通过搅拌轴驱动搅拌杆转动,此时搅拌杆可以对热流体进行搅拌,使得热流体在换热腔中流动,从而搅拌杆对热流体起到了搅拌的作用,进而便于将热流体的温度混合的均匀一致,以便于对热流体进行充分的冷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杆上转动连接有搅拌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在搅拌热流体的过程中,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轴的转动速度大于热流体的流动速度,使得热流体推动搅拌叶片自转,此时搅拌叶片可以对搅拌杆周围的热流体进行混合,从而搅拌叶片进一步对热流体起到了混合的作用,进而增加了对热流体的搅拌范围,以提高对热流体混合的充分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蒸发器对冷流体进行降温,便于操作者对冷流体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冷流体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环保;2.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水泵进行控制,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停止对冷流体降温,可以减少冷流体长时间对热流体进行冷却造成热流体温度过低的情况发生;3.通过搅拌杆对热流体进行搅拌,便于将热流体的温度混合的均匀一致,以便于对热流体进行充分的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换热腔;11、换热管;12、冷流体入口;13、冷流体出口;14、冷却管;141、挡板;15、水泵;16、冷却箱;17、保温层;18、温度传感器;19、警示灯;2、蒸发器;21、压缩机;22、冷凝器;23、毛细管;3、电机;31、搅拌轴;32、搅拌杆;33、搅拌叶片;34、热流体入口;35、热流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包括设置在换热腔1中的换热管11,换热管11在换热腔1中沿长度方向设置。换热管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冷流体入口12和一个冷流体出口13,同时换热腔1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一个热流体入口34和一个热流体出口35。操作者将热流体从热流体入口34注入换热腔1中,再将冷流体从冷流体入口12注入到换热管11中,此时冷流体可以对热流体进行冷却。当热流体冷却完成后,操作者通过热流体出口35将热流体从换热腔1中抽出。参照图2和图3,换热腔1中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包括设置在换热腔(1)内的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11)的两端分别设有冷流体入口(12)和冷流体出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体出口(13)连接有冷却管(14),所述冷却管(14)远离冷流体出口(13)的一端设有水泵(15),所述冷却管(14)与水泵(15)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15)的出水口与冷流体入口(12)连通;/n所述冷却管(14)上绕设有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上连接有压缩机(21),所述压缩机(21)上连接有冷凝器(22),所述冷凝器(22)通过毛细管(23)与蒸发器(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包括设置在换热腔(1)内的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11)的两端分别设有冷流体入口(12)和冷流体出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体出口(13)连接有冷却管(14),所述冷却管(14)远离冷流体出口(13)的一端设有水泵(15),所述冷却管(14)与水泵(15)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15)的出水口与冷流体入口(12)连通;
所述冷却管(14)上绕设有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上连接有压缩机(21),所述压缩机(21)上连接有冷凝器(22),所述冷凝器(22)通过毛细管(23)与蒸发器(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4)上套设有冷却箱(16),位于所述冷却箱(16)内的冷却管(14)呈S形设置,所述蒸发器(2)绕设在冷却箱(16)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换热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4)内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石化葆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