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91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烟气管道和冷却水套;所述烟气管道外周壁上套设有多个第一阻水环,所述第一阻水环为内环至外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阻水环的内环固定在烟气管道外周壁上,所述相邻两个第一阻水环之间有固定在烟气管道上的多排散热翅板;所述冷却水套套设在烟气管道外周壁上,所述第一阻水环位于冷却水套内部,所述冷却水套内周壁上设置有和第一阻水环相对应的第二阻水环,所述第二阻水环为外环至内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倒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阻水环的外环和第二阻水环的内环之间留有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冷却水套冷却烟气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区别于化石燃料,生物质燃料不仅获取途径多,而且污染程度低。生物质燃料在使用过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会有较高的温度,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目前的烟气冷却装置,是经冷却水套对温度进行降温,但是冷却水套的水流流动时为层流状态,水流和烟气管道的热交换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冷却水套在冷却烟气管道时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能够提高烟气的冷却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烟气管道和冷却水套;所述烟气管道外周壁上套设有多个第一阻水环,所述第一阻水环为内环至外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阻水环的外环位于第一阻水环的纵向中心轴上,所述第一阻水环的内环固定在烟气管道外周壁上,所述相邻两个第一阻水环之间环形阵列有固定在烟气管道外周壁上的多排散热翅板;所述冷却水套套设在烟气管道外周壁上,所述冷却水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冷却水套两端开口处固定在烟气管道外周壁上,所述第一阻水环位于冷却水套内部,所述冷却水套内周壁上设置有和第一阻水环相对应的第二阻水环,所述第二阻水环为外环至内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倒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阻水环的内环位于第二阻水环的纵向中心轴上,所述第一阻水环的外环和第二阻水环的内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冷却水套一端的周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阻水环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板为长方形板体。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板高度和第一阻水环的外环到内环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套和烟气管道同轴设置,冷却水套直径大于烟气管道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水环的外环固定在冷却水套的内周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水环和第二阻水环的宽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贯穿冷却水套周壁连通冷却水套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烟气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阻水环,相邻第一阻水环之间的烟气管道外周壁上设置有多排散热翅板,冷却水套套设在烟气管道上,冷却水套内周壁上设置有和第一阻水环相对应的第二阻水环,第一阻水环和第二阻水环之间留有间距,冷却水套周壁上的进水口进水,出水口出水,冷却水套内的水流经第一阻水环和第二阻水环之间留有的间距时,水流流速变大,水流会在第一阻水环和第二阻水环形成紊流,延长了水流在冷却水套内的流动时间,在水流流经两个第一阻水环之间时,散热翅板会扰动水流流动,产生紊流,同时水流带走烟气管道传递到散热翅板上的热量,解决了冷却水套在冷却烟气管道时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烟气冷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烟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烟气管道,2为进水口,3为第二阻水环,4为第一阻水环,5为散热翅板,6为冷却水套,7为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烟气管道1和冷却水套6;所述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套设有多个第一阻水环4,所述多个第一阻水环4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阻水环4为内环至外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外环位于第一阻水环4的纵向中心轴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内环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相邻两个第一阻水环4之间环形阵列有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的多排散热翅板5,所述散热翅板5为长方形板体,所述散热翅板5高度和第一阻水环4的外环到内环的距离相等;所述冷却水套6套设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冷却水套6和烟气管道1同轴设置,冷却水套6直径大于烟气管道1直径,所述冷却水套6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冷却水套6两端开口处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位于冷却水套6内部,所述冷却水套6内周壁上设置有和第一阻水环4相对应的第二阻水环3,所述第一阻水环4和第二阻水环3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阻水环3的外环固定在冷却水套6的内周壁上,所述第二阻水环3为外环至内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倒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阻水环3的内环位于第二阻水环3的纵向中心轴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外环和第二阻水环3的内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冷却水套6一端的周壁上设置有进水口2、另一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2和出水口7均贯穿冷却水套6周壁连通冷却水套6内部。使用时,烟气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阻水环,相邻第一阻水环之间的烟气管道外周壁上设置有多排散热翅板,冷却水套套设在烟气管道上,冷却水套内周壁上设置有和第一阻水环相对应的第二阻水环,第一阻水环和第二阻水环之间留有间距,冷却水套周壁上的进水口进水,出水口出水,冷却水套内的水流经第一阻水环和第二阻水环之间留有的间距时,水流流速变大,水流会在第一阻水环和第二阻水环形成紊流,延长了水流在冷却水套内的流动时间,在水流流经两个第一阻水环之间时,散热翅板会扰动水流流动,产生紊流,同时水流带走烟气管道传递到散热翅板上的热量,解决了冷却水套在冷却烟气管道时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烟气冷却效率。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道(1)和冷却水套(6);/n所述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套设有多个第一阻水环(4),所述第一阻水环(4)为内环至外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外环位于第一阻水环(4)的纵向中心轴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内环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相邻两个第一阻水环(4)之间环形阵列有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的多排散热翅板(5);/n所述冷却水套(6)套设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冷却水套(6)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冷却水套(6)两端开口处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位于冷却水套(6)内部,所述冷却水套(6)内周壁上设置有和第一阻水环(4)相对应的第二阻水环(3),所述第二阻水环(3)为外环至内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倒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阻水环(3)的内环位于第二阻水环(3)的纵向中心轴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外环和第二阻水环(3)的内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冷却水套(6)一端的周壁上设置有进水口(2)、另一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道(1)和冷却水套(6);
所述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套设有多个第一阻水环(4),所述第一阻水环(4)为内环至外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外环位于第一阻水环(4)的纵向中心轴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内环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相邻两个第一阻水环(4)之间环形阵列有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的多排散热翅板(5);
所述冷却水套(6)套设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冷却水套(6)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冷却水套(6)两端开口处固定在烟气管道(1)外周壁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位于冷却水套(6)内部,所述冷却水套(6)内周壁上设置有和第一阻水环(4)相对应的第二阻水环(3),所述第二阻水环(3)为外环至内环厚度逐渐减小的截面为倒锥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阻水环(3)的内环位于第二阻水环(3)的纵向中心轴上,所述第一阻水环(4)的外环和第二阻水环(3)的内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冷却水套(6)一端的周壁上设置有进水口(2)、另一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博王志强石书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奥科瑞丰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