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升降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85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包括底板以及用于悬挂底板的安装支架,底板的下端连接有无底的外壳,底板的下方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外壳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穿过分隔板并连接有导向盘,导向盘的底端连接有照明光源组件,外壳的底端内缘设有与照明光源组件外缘配合的下封口。通过对升降机构和照明光源组件设置一个一体式的外壳,使得外壳可对整体结构进行保护,当需要对照明光源组件进行日常维护时,照明光源组件会自动从下腔室内分离,无需额外将外壳与照明光源组件拆卸,因此过程十分方便快捷,且可对照明光源组件进行有效的横向约束,避免出现灯光摆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升降灯具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
技术介绍
升降灯具是专为照明高度较高的工矿照明、大型体育设施、文化场馆设计的。其优点是把照明灯具的维修高度变为地面维修,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及时间,并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特别适合于室内高大厂房,如电厂、候机候车大厅、机库等场所。现有技术中的升降灯主要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灯具升降,虽然使用过程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结构整体依然是分离式的,灯具始终处于裸露在外的状态,缺少保护,尤其长时间在室外使用会降低其使用寿命,若是单独给灯具的上方设置保护壳,那么若是需要对灯具进行检修,还需要单独拆卸保护壳,过程较为繁琐。考虑到扩大灯具升降高度的范围,升降机构一般采用可卷绕的钢丝绳与定滑轮配合,由于钢丝绳为柔性部件,因此灯具上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这会导致灯具易出现横向的偏移,且钢丝绳在纵向上的拉力不宜过大,因此也无法很好的对灯具进行限位,上升后的灯具虽然可通过电控锁对其进行锁定,但是也仅仅只能保证其固定高度,无法对灯具进行较为稳定的限位,因此其横向上的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空气对流量较大的高处,更易出现灯光摆动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以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部分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包括底板以及用于悬挂底板的安装支架,底板的下端连接有无底的外壳,底板的下方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外壳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穿过分隔板并连接有导向盘,导向盘的底端连接有照明光源组件,外壳的底端内缘设有与照明光源组件外缘配合的下封口。可选的,分隔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可选的,分隔板的外缘与外壳的内缘之间设有密封圈。可选的,升降机构包括绕线轮、用于驱动绕线轮旋转的电机、钢丝绳以及设置在导向盘上的第一定滑轮组件,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绕线轮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组件并固定在底板上,分隔板上开设有用于钢丝绳穿过的过线孔。可选的,对应钢丝绳从上腔室穿入下腔室的过线孔处,分隔板上设有用于对钢丝绳进行限位的第二定滑轮组件。可选的,上腔室内还设有圆弧轴和活动套设在圆弧轴上的第三定滑轮组件,钢丝绳绕过第三定滑轮组件。可选的,导向盘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块,照明光源组件的上端对应第一限位块处设有与其配合第二限位块。可选的,第一限位块为设置在导向盘下端的无顶的第一盒体,第一定滑轮组件设置在第一盒体内,导向盘上设有用于钢丝绳穿过的第一预留孔,第二限位块为设置在照明光源组件上端的无底的第二盒体,照明光源组件的电线外接接头部位设置在第二盒体的侧壁上。可选的,分隔板的顶端设有电控锁体,导向盘的顶端对应电控锁体处设有锁扣,分隔板上设有用于锁扣穿过的第二预留孔。可选的,分隔板的底端设有上导电桩,导向盘的顶端设有下导电桩,上导电桩与下导电桩通过插接实现照明光源组件的电连接。有益效果:通过对升降机构和照明光源组件设置一个一体式的外壳,使得外壳可对整体结构进行保护,当需要对照明光源组件进行日常维护时,通过升降机构使其下降,照明光源组件会自动从下腔室内分离,无需额外将外壳与照明光源组件拆卸,因此过程十分方便快捷,且可对照明光源组件进行有效的横向约束,避免出现灯光摆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左视图。附图标记:1、底板;2、安装支架;3、外壳;4、分隔板;5、升降机构;6、导向盘;7、照明光源组件;8、下封口;9、连接部;10、密封圈;11、绕线轮;12、电机;13、钢丝绳;14、第一定滑轮组件;15、第二定滑轮组件;16、圆弧轴;17、第三定滑轮组件;18、第一限位块;19、第二限位块;20、电控锁体;21、锁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包括底板1以及用于悬挂底板1的安装支架2,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下端连接有无底的外壳3,底板1的下方设有分隔板4,分隔板4将外壳3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设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的升降端穿过分隔板4并连接有导向盘6,导向盘6的底端连接有照明光源组件7,外壳3的底端内缘设有与照明光源组件7外缘配合的下封口8。在本方案中,升降灯具的主要工作原理为,通过控制升降机构5工作,从而带动导向盘6进行升降运动,进而实现了照明光源组件7的升降。本方案中设置了外壳3,且通过分隔板4将外壳3一分为二成了上腔室和下腔室,从而可实现升降机构5与照明光源组件7分别放置,当升降机构5处于收缩状态时,即照明光源组件7位于高位,此时可位于下腔室内,从而受到外壳3的保护,当需要对照明光源组件7进行日常维护时,通过升降机构5使其下降,照明光源组件7会自动从下腔室内分离,无需额外将外壳3与照明光源组件7拆卸,因此过程十分方便快捷。且在本方案中,还设有下封口8,通过下封口8对外壳3的底端内缘与照明光源组件7外缘进行填充,从而可起到对照明光源组件7的横向进行约束,该约束也是依托与外壳3,因此在本方案中,外壳3不但可起到对整体结构的保护作用,且具有与照明光源组件7易分离的特性,还可起到对照明光源组件7进行横向约束的作用。优选地,该下封口8可为环状结构,其内径从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并形成导向口,从而便于照明光源组件7通过该导向口与下封口8贴合。更优选的,下封口8的底端可设置台阶,用于限制照明光源组件7到达底端后继续上升,且可保证照明光源组件7的外缘与台阶相卡合以实现照明光源组件7的水平。具体的,安装支架2可为提手状结构。分隔板4与底板1之间通过连接部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部9,可将底板1与分隔板4之间进行连接,由于底板1为本申请中的主要受力部件,因此将分隔板4与底板1连接可使结构整体受力更加科学,且降低外壳3所受的来自分隔板4的外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具体的,支撑部可为支撑杆,数量可根据需求锁定,但不应小于四个,且最好连接于底板1与分隔板4的边缘处,从而提高上腔室的空间利用效率。分隔板4的外缘与外壳3的内缘之间设有密封圈10。因下腔室无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密封圈10将上腔室与下腔室进行隔断,从而可有效阻止尘埃上升至上腔室并对升降机构5造成污染,且也可有效隔绝照明光源组件7的热量传递,避免对升降机构5造成影响。优选地,外壳3对应下腔室的侧壁上可开设散热孔,更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包括底板以及用于悬挂底板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端连接有无底的外壳,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外壳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穿过所述分隔板并连接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的底端连接有照明光源组件,所述外壳的底端内缘设有与照明光源组件外缘配合的下封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包括底板以及用于悬挂底板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端连接有无底的外壳,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外壳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穿过所述分隔板并连接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的底端连接有照明光源组件,所述外壳的底端内缘设有与照明光源组件外缘配合的下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外缘与外壳的内缘之间设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绕线轮、用于驱动绕线轮旋转的电机、钢丝绳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盘上的第一定滑轮组件,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组件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用于钢丝绳穿过的过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升降灯具,其特征在于,对应钢丝绳从上腔室穿入下腔室的过线孔处,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用于对钢丝绳进行限位的第二定滑轮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梦温晓慧李子然叶頔周丹许聪锐刘坤何榕佳赵堉涵黄巨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