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胶圈及微型伺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69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胶圈及微型伺服器,通过设置环形框体、径向圈体组及轴向圈体。当环形框体设置于通孔的内壁上时,各半弧型圈体均与位于通孔内的输出件过盈配合,轴向圈体与轴承过盈配合,由于半弧型圈体为半弧型结构,当半弧型圈体与位于通孔内的输出件过盈配合时,不会与输出件发生过大的物理接触,同时由因为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半弧型圈体,能够保证防水胶圈的动态防水等级,保证输出件转动时,产生的热量不会过多,防止防水胶圈损坏,大大延长防水胶圈的使用寿命;此外,轴向圈体的设置,用于提高防水胶圈的静态防水效果,即让防水胶圈同时拥有了动态防水和静态防水两种效果,大大增强了防水胶圈的防水性能,即提高微型伺服器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胶圈及微型伺服器
本技术涉及伺服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胶圈及微型伺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微型伺服器微型伺服器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微型伺服器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微型伺服器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到目前为止,高性能的电伺服系统大多采用永磁同步型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驱动器多采用快速、准确定位的全数字位置伺服系统。典型生产厂家如德国西门子、美国科尔摩根和日本松下及安川等公司。微型伺服器作为一种电子设备,其一般是作为动力输出源驱动外部部件进行转动,所以微型伺服器工作就必须接入电源,即需要输入电压驱动微型伺服器工作,因此,现有的微型伺服器都会设置有专门的防水部件,防水部件一般是防水胶圈,防水胶圈的目的在于防止外界水滴等导电介质进入微型伺服器内部,导致微型伺服器的短路。对于微型伺服器来说,防水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静态防水,即壳体与壳体之间的防水为静态防水;另一层面是动态防水,即壳体与输出轴之间的防水为动态防水。静态防水容易达到高防水级别,因为壳体与壳体之间不会发生相对动作,即设置在壳体与壳体之间的防水胶圈一般不会发生损坏,而动态防水难以达到高防水级别,由于输出轴会相对壳体相对转动,输出轴转动就意味着与防水胶圈发生滑动摩擦产生热量,热量会传输至防水胶圈上,导致防水胶圈发生磨损。现有的微型伺服器,为了让动态防水达到较高的级别,一般的设计都是让防水胶圈与输出轴过盈抵持,让防水胶圈的内侧完全与输出轴贴合接触,以此来保证高等级的动态防水。虽然上述设计能够大幅度提升微型伺服器的动态防水等级,但也会带来一些缺陷,首先,防水胶圈的内侧完全与输出轴贴合接触,即防水胶圈与输出轴之间的摩擦力大,在输出轴转动时,产生的热量就会非常大,一旦热量过高,过高的热量就会损坏防水胶圈,即加快防水胶圈的老化,导致防水胶圈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此外,由于防水胶圈容易损坏,后期就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对微型伺服器的防水胶圈进行更换,无疑也会大大增加后期对微型伺服器的维护力度和时间;再者,由于防水胶圈与输出轴之间的摩擦力大,在输出轴转动时,也会大大降低输出轴的转动速率,导致微型伺服器的功率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强的,不会与输出件发生过大物理接触的,使用寿命较长的以及不易损坏的防水胶圈及微型伺服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水胶圈,包括:环形框体;径向圈体组,所述径向圈体组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半弧型圈体,各所述半弧型圈体均设置于所述环形框体于内侧面位置处,且相邻两个所述半弧型圈体之间均设置有间隔;及轴向圈体,所述轴向圈体设置于所述环形框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径向圈体组包括2个~4个所述半弧型圈体。一种微型伺服器,包括上述所述的防水胶圈,还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开设有通孔;PCB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传动套件,所述传动套件包括马达、输出件、轴承和传动齿轮组,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PCB板上,所述输出件和所述传动齿轮组均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部分所述输出件穿设所述通孔并露置于所述通孔外,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件上,所述传动齿轮组分别与所述马达的驱动轴和所述输出件传动连接,所述环形框体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各所述半弧型圈体均与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输出件过盈配合,所述轴向圈体与所述轴承过盈配合;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连接器还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包括顶壳、中壳、底壳、顶层防水胶圈、中层防水胶圈、底层防水胶圈和若干锁紧件,所述顶壳、所述中壳和所述底壳顺序堆叠设置,所述顶壳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中壳上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底壳上开设有若干避位孔,各所述锁紧件用于一一对应顺序穿设各所述避位孔和各所述过孔,以使各所述锁紧件的端部一一对应螺合于各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顶层防水胶圈设置于所述顶壳和所述中壳之间,所述中层防水胶圈设置于所述中壳上,所述底层防水胶圈设置于所述中壳和所述底壳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壳和所述顶层防水胶圈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中壳和所述中层防水胶圈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壳和所述底层防水胶圈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电源线组、信号线组和连接端子,所述电源线组的一端穿设所述中层防水胶圈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电源线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信号线组的一端穿设所述中层防水胶圈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信号线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线组包括正极线和负极线,所述正极线的一端和所述负极线的一端均穿设所述中层防水胶圈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正极线的另一端和所述负极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型伺服器还包括位置感应套件,所述位置感应套件包括磁铁和位置传感器,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输出件上,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PCB板上,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磁铁。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传感器为磁编码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若干传动齿轮,各所述传动齿轮相互传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轮还与所述马达的驱动轴传动连接,还有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轮还与所述输出件传动连接。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防水胶圈及微型伺服器,通过设置环形框体、径向圈体组及轴向圈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环形框体设置于通孔的内壁上时,各半弧型圈体均与位于通孔内的输出件过盈配合,轴向圈体与轴承过盈配合,由于半弧型圈体为半弧型结构,当半弧型圈体与位于通孔内的输出件过盈配合时,不会与输出件发生过大的物理接触,即与输出件之间的摩擦力不会过大,同时由因为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半弧型圈体,能够保证防水胶圈的动态防水等级,保证输出件转动时,产生的热量不会过多,防止防水胶圈损坏,大大延长防水胶圈的使用寿命;此外,轴向圈体的设置,用于提高防水胶圈的静态防水效果,即让防水胶圈同时拥有了动态防水和静态防水两种效果,大大增强了防水胶圈的防水性能,即提高微型伺服器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胶圈,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形框体;/n径向圈体组,所述径向圈体组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半弧型圈体,各所述半弧型圈体均设置于所述环形框体于内侧面位置处,且相邻两个所述半弧型圈体之间均设置有间隔;及/n轴向圈体,所述轴向圈体设置于所述环形框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胶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框体;
径向圈体组,所述径向圈体组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半弧型圈体,各所述半弧型圈体均设置于所述环形框体于内侧面位置处,且相邻两个所述半弧型圈体之间均设置有间隔;及
轴向圈体,所述轴向圈体设置于所述环形框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圈体组包括2个~4个所述半弧型圈体。


3.一种微型伺服器,包括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胶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开设有通孔;
PCB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
传动套件,所述传动套件包括马达、输出件、轴承和传动齿轮组,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PCB板上,所述输出件和所述传动齿轮组均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部分所述输出件穿设所述通孔并露置于所述通孔外,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件上,所述传动齿轮组分别与所述马达的驱动轴和所述输出件传动连接,所述环形框体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各所述半弧型圈体均与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输出件过盈配合,所述轴向圈体与所述轴承过盈配合;及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连接器还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伺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包括顶壳、中壳、底壳、顶层防水胶圈、中层防水胶圈、底层防水胶圈和若干锁紧件,所述顶壳、所述中壳和所述底壳顺序堆叠设置,所述顶壳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中壳上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底壳上开设有若干避位孔,各所述锁紧件用于一一对应顺序穿设各所述避位孔和各所述过孔,以使各所述锁紧件的端部一一对应螺合于各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顶层防水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日新刘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