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68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其连接配置于内燃机且在内部设置有飞轮的飞轮外壳和变速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包括:适配器,其配置于所述飞轮外壳与所述变速器之间,并连接所述飞轮外壳和所述变速器,所述适配器包括:环形的本体部,其内部形成为中空形;第一支撑部,其以与所述飞轮外壳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以及第二支撑部,其以与所述变速器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不同的外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用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用连接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连接内燃机的飞轮外壳和变速器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内燃机的一侧形成有设置飞轮的飞轮外壳。具体地,在内燃机的一侧形成沿曲轴的轴向向内燃机的外侧凸出而形成的飞轮外壳,且在这样的飞轮外壳的内部设置飞轮而与内燃机的曲轴结合。此外,这样的飞轮外壳与变速器连接,且在两者之间填充油。具体地,飞轮外壳和变速器相互直接结合。但是,当为了在内燃机的飞轮外壳安装具有与飞轮外壳的结合部的直径不同的变速器的结合部的直径的变速器时,由于两者的彼此不同的直径差异,在两者的连接上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连接结合部的直径相异的飞轮外壳和变速器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上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其连接配置于内燃机且在内部设置有飞轮的飞轮外壳和变速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包括:适配器,其配置于所述飞轮外壳与所述变速器之间,并连接所述飞轮外壳和所述变速器,所述适配器包括:环形的本体部,其内部形成为中空形;第一支撑部,其以与所述飞轮外壳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以及第二支撑部,其以与所述变速器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不同的外径。此外,所述第一支撑部从与所述飞轮外壳相向的所述本体部的一侧向所述本体部的外周面方向扩张而形成。此外,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中,还包括:设置部,其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多个一区域凸状地相互隔开而形成。此外,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中,还包括:紧固孔,其以能够通过紧固部件与所述飞轮外壳连接的方式贯通形成于所述设置部。此外,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中,还包括:干扰防止槽,其由与所述设置部相邻的所述本体部的一区域沿所述本体部的轴向凹陷而形成。此外,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中,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还包括沿所述本体部的周向凹陷而形成的倒圆部。此外,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从与所述变速器相向的所述本体部的另一侧向所述本体部的内周面方向扩张而形成。此外,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与形成于所述变速器的外周面的变速器凸缘连接。本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内燃机用连接装置能够有效地连接结合部的直径相异的飞轮外壳和变速器。附图说明图1示出配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燃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图2示出图1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的结合装配。符号说明100:内燃机,101:内燃机用连接装置,102:适配器,110:飞轮外壳,200:本体部,210:本体部的一侧,220:本体部的另一侧,300:第一支撑部,400:第二支撑部,410:变速器紧固孔,500:设置部,510:紧固孔,600:干扰防止槽,700:倒圆部,800:紧固部件,900:变速器,910:变速器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技术所属
中的一般的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技术可以被实现为多种不同的形态,并不限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并未按比例图示。为了图中的清楚性和方便性,图中所示部分的相对尺寸和比例在其大小上被夸张或缩小而图示,任意的尺寸均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另外,对出现在两个以上的图中的相同的结构物、要素或零件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以体现相似的特征。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示出本技术的理想的实施例。其结果,预想得到图解的多样的变形。因此,实施例不局限于所图示区域的特定方式,例如,也包括制造所致的方式的变形。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101进行说明。内燃机100是一种在机器的内部进行燃料的燃烧,并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发动机的曲轴(未图示)是履行将通过内燃机100的燃料的燃烧引起的发动机的柱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的功能的发动机的一零件。发动机的飞轮(未图示)是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而履行维持曲轴的旋转力的功能的发动机的一零件。飞轮外壳110可以沿曲轴的轴向向内燃机外侧凸出而形成于内燃机100的一侧。可以在飞轮外壳110的内部设置飞轮而与内燃机100的曲轴结合。变速器900是在内燃机100与驱动轮(未图示)之间根据车的行驶速度对内燃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装置。内燃机用连接装置101是使内燃机100与变速器900连接的装置。内燃机100可以包括用于与变速器900结合的内燃机的结合部。内燃机的结合部可以位于飞轮外壳110。在这种情况下,内燃机的结合部可以结合有飞轮外壳110。变速器900可以包括用于与内燃机100结合的变速器900的结合部。内燃机用连接装置101可以包括适配器102。当飞轮外壳的结合部的直径与变速器的结合部的直径不同时,适配器102可以用于结合飞轮外壳和变速器。适配器102可以配置于内燃机100的飞轮外壳110与变速器900之间,使飞轮外壳110与变速器900连接。如图1和图2所图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101包括适配器102和紧固部件800,适配器102包括本体部200、第一支撑部300、以及第二支撑部400。本体部200形成为内部形成为中空形的环形。具体地,本体部200可以配置为包裹飞轮外壳110与变速器900之间隔开的空间。第一支撑部300形成于本体部200的一侧210。此外,第一支撑部300形成为与飞轮外壳110相向。具体地,第一支撑部300可以从与飞轮外壳110相向的本体部200的一侧210向本体部200的外周面方向扩张而形成。第二支撑部400形成于本体部200的另一侧220。此外,第二支撑部400形成为与变速器900相向。另外,第二支撑部400的外径形成为与第一支撑部300的外径不同。具体地,第二支撑部400可以从形成有第一支撑部300的本体部200的相对侧,即与变速器900相向的本体部200的另一侧220向本体部200的内周面方向扩张而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飞轮外壳110与变速器900具有彼此不同的外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101仍能够有效地连接飞轮外壳110和变速器900。此外,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适配器102的第一支撑部300的一面可以以与飞轮外壳110相向的方式形成为环形。具体地,第一支撑部300可以从本体部200的一侧210弯曲而向本体部200的外周面方向扩张而形成。此外,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适配器102还可以包括设置部500。就设置部500而言,在第一支撑部300上多个一区域相互隔开地配置。此外,就设置部500而言,一区域可以沿适配器102的轴向从第一支撑部300凸状地凸出而形成。具体地,多个一区域可以沿远离飞轮外壳110的方向凸出而形成于第一支撑部300的另一面上。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其连接配置于内燃机且在内部设置有飞轮的飞轮外壳和变速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n适配器,其配置于所述飞轮外壳与所述变速器之间,并连接所述飞轮外壳和所述变速器,/n所述适配器包括:/n环形的本体部,其内部形成为中空形;/n第一支撑部,其以与所述飞轮外壳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以及/n第二支撑部,其以与所述变速器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不同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9 KR 10-2019-01351021.一种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其连接配置于内燃机且在内部设置有飞轮的飞轮外壳和变速器,所述内燃机用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适配器,其配置于所述飞轮外壳与所述变速器之间,并连接所述飞轮外壳和所述变速器,
所述适配器包括:
环形的本体部,其内部形成为中空形;
第一支撑部,其以与所述飞轮外壳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以及
第二支撑部,其以与所述变速器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不同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从与所述飞轮外壳相向的所述本体部的一侧向所述本体部的外周面方向扩张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部,其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锡元金钟永朴注旭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