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液压油箱及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62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液压油箱及起重机,所述副液压油箱包括箱体、进油过滤器和纳污槽,分流翅板,放油口,出油口及其连接法兰;进油过滤器的进油端连通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纳污槽,纳污槽底部设置放油口,用于放出污染沉积物,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上升的过滤通道,所述出油口用于连接主液压油箱的回油口,所述进油过滤器用于连接液压系统总回油以及副液压油箱的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个副液压油箱,其结构形式与容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目的是为主液压油箱提供初级过滤,阻止直径较大的颗粒或水分进入主液压油箱,以此来增加主液压油箱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由于油液污染导致的液压油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液压油箱及起重机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副液压油箱及起重机,涉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起重机为全液压传动,液压油的品质、粘度和清洁度对起重机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在起重机运行及使用过程中,液压元件的损耗产生的金属屑或其它橡胶颗粒物,会经过液压系统的循环,最终被带入液压油箱中。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件,主要作用除了用于贮存供系统工作循环所需的油量,散发系统工作过程中的部分热量及促进油液中空气分离消除泡沫之外,同时油箱还起到分离和沉积油液中污染物的作用。目前对液压油箱的使用要求,不仅仅要求油箱是一个容污纳垢的场所,还要求油箱中的油液本身达到一定清洁度等级要求,并以这样清洁度的油液提供给液压泵和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回路。由于大吨位起重机液压油更换成本较高,故在起重机只设置一个液压油箱时,如图1所示的液压油箱,将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方面现有油箱体过滤系统,主要依靠吸油过滤器和回油过滤器来容纳系统中的污染物(包括金属屑、橡胶材质在内的各种颗粒物),很难保障在过滤器损坏或者失效情况下系统中的污染者不会进入到油箱体内;且因油液局部污染导致整个液压油箱内的所有油液全部污染,过滤液压油甚至更换整车的液压油成本花费就会很高,另外一个方面,实际情况中,因为大吨位起重机液压油成本较高问题,用户更换液压油的周期较长,因此更换液压油时,液压油箱底部沉积大量的油泥及金属碎屑,导致油箱清洗困难,甚至不得不更换整个液压油箱。一般油箱体上部会留取一定容积的空气层,油箱体通过空气滤清器与外界大气沟通,作业完成后,液压油箱体的温度要高于外界大气温度,导致液压油箱内部的空气层含有的水分凝结后,混入油液中,久而久之,油箱整体的含水量接近饱和,即使这部分水分长时间静置后被析出到油箱底部,但是依然在油箱体内部,成为液压油液乳化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副液压油箱及起重机,为主液压油箱提供初级过滤,增加主液压油箱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由于油液污染导致的液压油更换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副液压油箱,包括箱体、进油过滤器和出油口及其连接法兰,所述进油过滤器的进油端连通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纳污槽,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上升的过滤通道,所述出油口用于连接主液压油箱的回油口,所述进油过滤器用于连接所述进油过滤器用于连接液压系统总回油与副液压油箱的箱体,副液压油箱作为液压油一级过滤单元,与主液压油箱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单元,经过副液压油箱一级过滤后,液压油通过低压胶管进入主液压油箱,副液压油箱的箱体的容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如果油液容积需求大,可增加箱体的容积或数量。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通道为若干交替设置的分流翅板。所述分流翅板呈向下倾斜设置,由于分流翅板纵向面积大,液压油流速比进油端流速大幅降低,分流翅板方向均倾斜向下,液压油以较低的流速流动,此过程中密度较大的污染物会向下沉积下来;即使在进油过滤器损坏情况下,由于分流翅板的存在仍会对密度较大的污染物有较好的过滤作用;由于总回油在副液压油箱箱体中流速降低,通过分流翅板的整合,可以消除回油油液的气泡量,起到一定的消泡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纳污槽底部设置放油口,通过分流翅板过滤下来的污染物会通过油箱体底部漏斗进入纳污槽,整个副液压油箱的液压油可以通过放油口进行放油操作。进一步的,所述进油过滤器设置在箱体顶部,所述进油过滤器竖直设置,所述进油过滤器的出油端设置在箱体底部,所述出油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侧边。进一步的,所述进油过滤器设置与箱体同轴设置,所述进油过滤器的周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下端设置开口,使得进油过滤器与箱体内部连通,所述隔板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为过滤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进油过滤器设置在箱体底部侧壁,所述进油过滤器水平设置,所述出油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一种起重机,运用上述副液压油箱的起重机。有益效果:1.本专利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障液压油箱内绝大部分油液的洁净度以及如何延长液压油箱的使用寿命,即通过设计一副液压油箱,容积可以相对较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为主液压油箱提供初级过滤,阻止直径较大的颗粒或水分进入主液压油箱,且使用过程中,副液压油箱被优先污染,通过及时检测或更换副液压油箱内的油液以及检修或清理副液压油箱来提高主液压油箱体及其内部油液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由于油液污染导致的液压油更换成本。2.本专利技术可将空气层留存在于副液压油箱内部,有效减少液压油箱内空气层容积,从而减少油箱内部水分的积累;副液压油箱体内部空气层凝结后的水分,可以沉淀于纳污槽中,而不至于在整个系统循环时,对主液压油箱产生较大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副液压油箱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副液压油箱安装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副液压油箱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副液压油箱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2~3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副液压油箱,液油液循环方式为上进上出形式,副液压油箱1与主液压油箱形成一体结构;副液压油箱1包括箱体、进油过滤器2和出油口3,所述进油过滤器2的进油端连通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纳污槽4,所述纳污槽4底部设置放油口41;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上升的过滤通道9;所述出油口3用于连接主液压油箱的回油口的二级过滤器5,所述进油过滤器2用于连接液压系统出油口;副液压油箱1作为液压油一级过滤单元,与主液压油箱A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单元,经过副液压油箱1一级过滤后,液压油通过低压胶管进入主液压油箱A。所述进油过滤器2设置在箱体顶部,所述进油过滤器2竖直设置,所述进油过滤器2的出油端设置在箱体底部,所述出油口3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侧边;所述进油过滤器2设置与箱体同轴设置,所述进油过滤器2的周围设置隔板6,所述隔板6与箱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的上升的过滤通道9,所述过滤通道为若干交替设置的分流翅板7,且所述分流翅板7呈向下倾斜设置;油箱体隔板6将液压油流动方向进行分割,液压油从进油端向下流至出油端,再经分流翅板7向上流至出油口3,最终通过低压胶管10流向主液压油箱A的回油口的二级过滤器5。此方案中,主液压油箱A与副液压油箱1可使用一个空气滤清器,来保持整个油箱体内部压力与大气平衡,空气滤清器安装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如图4~5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副液压油箱1,液油液循环方式为下进上出形式,副液压油箱1作为独立单元单独安装在主液压油箱A侧边,副液压油箱1包括箱体、进油过滤器2和出油口3;所述进油过滤器2设置在箱体底部侧壁,所述进油过滤器2水平设置,所述出油口3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进油过滤器2的进油端连通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纳污槽4,所述纳污槽4底部设置放油口41;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上升的过滤通道9;所述箱体内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油过滤器和出油口,所述进油过滤器的进油端连通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纳污槽,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上升的过滤通道,所述出油口用于连接主液压油箱的回油口,所述进油过滤器用于连接液压系统总回油与箱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油过滤器和出油口,所述进油过滤器的进油端连通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纳污槽,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上升的过滤通道,所述出油口用于连接主液压油箱的回油口,所述进油过滤器用于连接液压系统总回油与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道为若干交替设置的分流翅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污槽底部设置放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过滤器设置在箱体顶部,所述进油过滤器竖直设置,所述进油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建飞代士玉赵磊任印美叶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