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42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包括门架、槽架和框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将车辆停在车位板上,使用人员下车后,可通过操作开关控制电机带动传送辊正向或者反向转动,从而带动车位板上的汽车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从而使汽车处于车位板顶面中间位置,避免新手司机控制不好车距而导致碰撞的事故发生,调整好汽车后,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杆反向转动,带动车位板向上移动,上移至车位板底面超过顶板顶面时,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框架反向转动90°,从而使车位板恢复原位,从而将汽车放置到门架顶面,车位板的设置方便了使用人员对车辆位置进行调整,同时本装置在使用时,其他车辆不受影响,相对耗能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位
,具体来说,涉及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
技术介绍
立体车库,又可称之为“机械式停车设备”,它是利用机械和电气系统组成的,用来存取车辆的设备,最早的立体车库出现在西方欧美国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立体车库成为解决国内城市停车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传统的路边的立体式停车车位采用升降横移或者水平循环的方式,其主要特点就是耗能大,存取一辆车,其他的车辆需要全部随之移动,不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社会主流,同时,技术不好的新手司机不方便判断车辆停放的位置,有时会出现车头或者车尾超出停车范围的情况,导致在传输的过程中引起碰撞,从而诱发事故,同时,路边的立体式停车位不同于酒店或者地下停车场内部的立体车位,车辆遭受日晒雨淋,容易导致车漆腐蚀变色,影响车辆美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具备耗能低、便于调整车距、可为汽车遮光挡雨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安装方便、便于调整车距、可为汽车遮光挡雨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包括门架、槽架和框架,所述门架一端边缘竖向固定连接有槽架,且槽架内部竖向设置有框架,并且框架底面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座与槽架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槽架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连接轴与框架顶面连接,并且连接轴贯穿槽架顶面并与槽架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框架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顶面贯穿框架顶面并与框架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螺杆底面贯穿框架底面并与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框架外表面套接有滑块,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滑块中心位置并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表面通过吊杆固定连接有车位板,且车位板内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传送辊,并且转动轴一端贯穿车位板侧壁并延伸至车位板外侧,所述转动轴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且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轮连接,最两端所述转动轴与固定在车位板侧面的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车位板顶面边缘位于传送辊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开关,所述框架顶面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斜齿轮组与第二螺杆顶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辊设置有多个,且传送辊顶面贯穿车位板顶面并延伸出车位板顶面,所述车位板两端固定连接有斜坡。进一步的,所述车位板长度大于6米,所述传送辊长度大于2.5米。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开关输出端与电机输入端电性连接。立体车位,包括门架,所述门架顶面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顶面边缘通过边架悬挑有遮阳棚,并且遮阳棚长度大于6米。进一步的,所述门架下方铺设有轨道,且门架底面焊接有滑条,并且滑条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底面与轨道内顶面抵接,所述滑条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轨道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螺杆一端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车位板、框架、槽架、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在进行存车时,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框架转动90°至框架带动车位板转动至门架一端的上方,随后,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滑块向下移动,滑块向下移动,带动车位板下移,下移至车位板底面与地面接触时,第二伺服电机停止转动,使用者即可将车辆停在车位板上,使用人员下车后,可通过操作开关控制电机带动传送辊正向或者反向转动,从而带动车位板上的汽车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从而使汽车处于车位板顶面中间位置,避免新手司机控制不好车距而导致碰撞的事故发生,调整好汽车后,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杆反向转动,带动车位板向上移动,上移至车位板底面超过顶板顶面时,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框架反向转动90°,从而使车位板恢复原位,从而将汽车放置到门架顶面,完成立体存放,车位板的设置方便了使用人员对车辆位置进行调整,同时本装置在使用时,其他车辆不受影响,相对耗能低。(2)、本技术采用了遮阳棚和边架,边架位于顶板一侧边缘,遮阳棚通过边架与顶板固定连接,遮阳棚沿车辆长度方向设置,为车辆遮挡阳光,并且为车辆遮挡雨水,放置阳光和雨水加速车漆变色,减少对车辆外表面的腐蚀,使用更加人性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的框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车位板的侧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车位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架;2、顶板;3、第一转动连接座;4、车位板;5、滑块;6、吊杆;7、框架;8、槽架;9、第一伺服电机;10、遮阳棚;11、边架;12、轨道;13、电机;14、支撑轮;15、滑条;16、第一螺杆;17、第二螺杆;18、第二伺服电机;19、斜齿轮组;20、斜坡;21、传送辊;22、皮带轮;23、连接皮带;24、转动轴;25、操作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及立体车位。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包括门架1、槽架8和框架7,门架1高度大于2.2米,门架1内部适合普通小型家用汽车停放,门架1一端边缘竖向固定连接有槽架8,且槽架8内部竖向设置有框架7,并且框架7底面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座3与槽架8内底面转动连接,槽架8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且第一伺服电机9通过连接轴与框架7顶面连接,并且连接轴贯穿槽架8顶面并与槽架8顶面转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9带动槽架8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90°,为常见驱动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框架7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二螺杆17,且第二螺杆17顶面贯穿框架7顶面并与框架7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螺杆17底面贯穿框架7底面并与框架7转动连接,框架7外表面套接有滑块5,第二螺杆17贯穿滑块5中心位置并与滑块5螺纹连接,第二螺杆17转动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滑块5移动,为常见丝杠驱动形式,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槽架(8)和框架(7),所述门架(1)一端边缘竖向固定连接有槽架(8),且槽架(8)内部竖向设置有框架(7),并且框架(7)底面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座(3)与槽架(8)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槽架(8)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且第一伺服电机(9)通过连接轴与框架(7)顶面连接,并且连接轴贯穿槽架(8)顶面并与槽架(8)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框架(7)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二螺杆(17),且第二螺杆(17)顶面贯穿框架(7)顶面并与框架(7)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螺杆(17)底面贯穿框架(7)底面并与框架(7)转动连接,所述框架(7)外表面套接有滑块(5),所述第二螺杆(17)贯穿滑块(5)中心位置并与滑块(5)螺纹连接,所述滑块(5)表面通过吊杆(6)固定连接有车位板(4),且车位板(4)内部通过转动轴(24)转动连接有传送辊(21),并且转动轴(24)一端贯穿车位板(4)侧壁并延伸至车位板(4)外侧,所述转动轴(24)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皮带轮(22),且皮带轮(22)通过连接皮带(23)连接,最两端所述转动轴(24)与固定在车位板(4)侧面的电机(13)输出端连接,所述车位板(4)顶面边缘位于传送辊(21)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开关(25),所述框架(7)顶面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8),且第二伺服电机(18)输出端通过斜齿轮组(19)与第二螺杆(17)顶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车位车位板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槽架(8)和框架(7),所述门架(1)一端边缘竖向固定连接有槽架(8),且槽架(8)内部竖向设置有框架(7),并且框架(7)底面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座(3)与槽架(8)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槽架(8)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且第一伺服电机(9)通过连接轴与框架(7)顶面连接,并且连接轴贯穿槽架(8)顶面并与槽架(8)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框架(7)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二螺杆(17),且第二螺杆(17)顶面贯穿框架(7)顶面并与框架(7)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螺杆(17)底面贯穿框架(7)底面并与框架(7)转动连接,所述框架(7)外表面套接有滑块(5),所述第二螺杆(17)贯穿滑块(5)中心位置并与滑块(5)螺纹连接,所述滑块(5)表面通过吊杆(6)固定连接有车位板(4),且车位板(4)内部通过转动轴(24)转动连接有传送辊(21),并且转动轴(24)一端贯穿车位板(4)侧壁并延伸至车位板(4)外侧,所述转动轴(24)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皮带轮(22),且皮带轮(22)通过连接皮带(23)连接,最两端所述转动轴(24)与固定在车位板(4)侧面的电机(13)输出端连接,所述车位板(4)顶面边缘位于传送辊(21)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开关(25),所述框架(7)顶面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8),且第二伺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永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皓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