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141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其包括闸底板、弧形闸门、连接板、弹簧、顶板、支撑结构、闸门进水孔、刚性管道、水箱、出水孔、连接管道、浮球。当水位壅高时,上游水位通过进水孔和刚性管道流入到水箱中,此时水箱由于受到水重会下沉,相应的弧形闸门会有一定的开度。随着水流下泄,上游水位降低,在压强作用,水箱内的水会流到上游。在水箱水重逐渐减少以及弹簧恢复弹性的作用下,弧形闸门开度会降低,直至水箱中的水会完全流入到上游,闸门完全闭合。本实用依据上游水位来调节闸门的启闭来实现生态自动化控制,有更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水重自动启闭闸门,属于水利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闸门是可以启闭、用于控制孔口水流的挡水结构。其作用有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宣泄洪水或输水等。而很多闸门尺寸大,重量大,导致上游出现高水位需要泄洪时,启闭闸门就需要借助启闭机来实现。启闭机的安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启闭闸门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急需一种新的闸门结构,既能减少安装启闭机的资金,又能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解决了在上游水位壅高情况下,人工打开启闭机启闭闸门的现象,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节省了启闭机的安装费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包括闸底板1、弧形闸门2、连接板3、弹簧4、顶板5、支撑结构6、进水孔7、刚性管道8、水箱9、出水孔10、连接管道11、浮球12、边墙13;所述弹簧4将连接板3和顶板5连接到一起,弧形闸门2关闭时,连接板3与闸门2顶部留有预设的距离,弧形闸门2打开时,连接板3与闸门2顶部接触,若干个进水孔7布置在弧形闸门2的弧面上,水箱9内远离弧形闸门2一侧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0,连接管道11将水箱底部的出水孔10与浮球12相连接,若干根刚性管道8一端连接进水孔7,另一端连接水箱9的进水口,支撑结构6把弧形闸门2与水箱9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的弧型闸门2为钢制材料,其弧面半径R可取为1.1-1.5倍的弧型闸门2高度。优选地,所述的预设的距离为5cm-15cm,连接板3为钢制薄板材料,连接板3上方连接弹簧4的下端,弹簧4的数量为2个。优选地,所述的所述的浮球12的直径与连接管道11的直径相一致,且浮球12出口处安装有防污滤网,进水孔7处安装有防污滤网。具体地,所述的支撑结构6为钢制材料,支撑结构6包括四根分支杆、四根连接杆、一根总支撑杆,四根分支杆的一端分别与弧形闸门2的上下左右四个固定端相连,四个分支杆的另一端均连接到总支撑杆的一端,总支撑杆的另一端端点与水箱9的1/6处相连接,相邻两根分支杆的中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进水孔7竖直分布在弧形闸门2的弧面上,其直径可为8cm--12cm,数量可为2--4个,相邻进水孔7垂直间距可为15cm--30cm,进水孔处设置防污滤网,且其高度可随上下游水位情况适合放置,进水孔7通过刚性管道8与水箱9相连。优选地,所述的刚性管道8包括三根自下而上平行排列的第一管道8-1、第二管道8-2,第三管道8-3,进水孔7包括设置在弧形闸门2弧面上的三个自下而上垂直排列的第一进水孔7-1、第二进水孔7-2、第三进水口7-3,第一进水孔7-1、第二进水孔7-2、第三进水口7-3分别与第一管道8-1、第二管道8-2,第三管道8-3的进水端连通,第一管道8-1、第二管道8-2,第三管道8-3的出水端均与水箱9的进水口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水箱9为钢制长方体,出水孔10位于水箱9底部箱体右下角,出水孔10的孔径为8cm--12cm。具体地,所述的连接管道11包括与出水孔10直径相同的第一软管管道、第二软管管道、刚性连接管道,第一软管管道一端与出水孔10连接,另一端与刚性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刚性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软管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软管管道的另一端与浮球12相连接,第一软管管道和第二软管管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刚性连接管道放置于弧形闸门2侧面的边墙13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适用于弧形闸门。(2)解决了在上游水位壅高情况下,人工打开启闭机启闭闸门的现象,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节省了启闭机的安装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游水位超过7-1但未超过7-2进水孔时的一种新型自动启闭闸门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上游水位超过7-1、7-2但未超过7-3进水孔时的一种新型自动启闭闸门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游水位超过7-1、7-2以及7-3进水孔时的一种新型自动启闭闸门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板下面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水箱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刚性管道与弧形闸门及水箱的连接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进水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1-闸底板、2-弧形闸门、3-连接板、4-弹簧、5-顶板、6-支撑结构、7-进水孔、8-刚性管道、9-水箱、10-出水孔、11-连接管道、12-浮球、13-边墙、第一进水孔7-1、第二进水孔7-2、第三进水口7-3、第一管道8-1、第二管道8-2,第三管道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7所示,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包括闸底板1、弧形闸门2、连接板3、弹簧4、顶板5、支撑结构6、进水孔7、刚性管道8、水箱9、出水孔10、连接管道11、浮球12、边墙13;所述弹簧4将连接板3和顶板5连接到一起,弧形闸门2关闭时(即弧形闸门2的底部与闸底板1接触),连接板3与闸门2顶部留有预设的距离,弧形闸门2打开时(即弧形闸门2的底部与闸底板1分开),连接板3与闸门2顶部接触,若干个进水孔7布置在弧形闸门2的弧面上,水箱9内远离弧形闸门2一侧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0,连接管道11将水箱底部的出水孔10与浮球12相连接,若干根刚性管道8一端连接进水孔7,另一端连接水箱9的进水口,支撑结构6把弧形闸门2与水箱9连接在一起。连接板3用来承受弹簧4的弹力并把作用力传到弧形闸门2。弹簧4和连接板3的总高度要等于或小于闸门2顶部到顶板5的高度。一方面保证弧形闸门2开启时的稳定状态,一方面借助弹力对弧形闸门2进行闭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型闸门2为钢制材料,高度为200cm,其弧面半径R可取为1.1-1.5倍的弧型闸门2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的预设的距离为5cm-15cm,连接板3为钢制薄板材料,厚度可取为3cm,长为100cm,宽50cm,连接板3上方连接弹簧4的下端,弹簧4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地,所述的所述的浮球12的直径与连接管道11的直径相一致,且浮球12出口处安装有防污滤网,进水孔7处安装有防污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结构6为钢制材料,支撑结构6包括四根分支杆、四根连接杆、一根总支撑杆,四根分支杆的一端分别与弧形闸门2的上下左右四个固定端相连,四个分支杆的另一端均连接到总支撑杆的一端,总支撑杆的另一端端点与水箱9的1/6处相连接,相邻两根分支杆的中部通过连接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孔7竖直分布在弧形闸门2的弧面上,其直径可为8cm--12cm,数量可为2--4个,相邻进水孔7垂直间距可为15cm--30cm,进水孔处设置防污滤网,且其高度可随上下游水位情况适合放置,进水孔7通过刚性管道8与水箱9相连。本实施例中,弧形闸门2上的若干进水孔7的直径为10cm,且进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底板(1)、弧形闸门(2)、连接板(3)、弹簧(4)、顶板(5)、支撑结构(6)、进水孔(7)、刚性管道(8)、水箱(9)、出水孔(10)、连接管道(11)、浮球(12)、边墙(13);/n所述弹簧(4)将连接板(3)和顶板(5)连接到一起,弧形闸门(2)关闭时,连接板(3)与闸门(2)顶部留有预设的距离,弧形闸门(2)打开时,连接板(3)与闸门(2)顶部接触,进水孔(7)布置在弧形闸门(2)的弧面上,水箱(9)内远离弧形闸门(2)一侧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0),连接管道(11)将水箱底部的出水孔(10)与浮球(12)相连接,刚性管道(8)一端连接进水孔(7),另一端连接水箱(9)的进水口,支撑结构(6)把弧形闸门(2)与水箱(9)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底板(1)、弧形闸门(2)、连接板(3)、弹簧(4)、顶板(5)、支撑结构(6)、进水孔(7)、刚性管道(8)、水箱(9)、出水孔(10)、连接管道(11)、浮球(12)、边墙(13);
所述弹簧(4)将连接板(3)和顶板(5)连接到一起,弧形闸门(2)关闭时,连接板(3)与闸门(2)顶部留有预设的距离,弧形闸门(2)打开时,连接板(3)与闸门(2)顶部接触,进水孔(7)布置在弧形闸门(2)的弧面上,水箱(9)内远离弧形闸门(2)一侧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0),连接管道(11)将水箱底部的出水孔(10)与浮球(12)相连接,刚性管道(8)一端连接进水孔(7),另一端连接水箱(9)的进水口,支撑结构(6)把弧形闸门(2)与水箱(9)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型闸门(2)为钢制材料,其弧面半径R可取为1.1-1.5倍的弧型闸门(2)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的距离为5cm--15cm,连接板(3)为钢制薄板材料,连接板(3)上方连接弹簧(4)的下端,弹簧(4)的数量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浮球(12)的直径与连接管道(11)的直径相一致,且浮球(12)出口处安装有防污滤网,进水孔(7)处安装有防污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重的自动启闭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6)为钢制材料,支撑结构(6)包括四根分支杆、四根连接杆、一根总支撑杆,四根分支杆的一端分别与弧形闸门(2)的上下左右四个固定端相连,四个分支杆的另一端均连接到总支撑杆的一端,总支撑杆的另一端端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举闫毅志沈智敏刘晓嫚邵维志李梓萌魏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