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13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柱以及设置于两根所述固定柱之间的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所述固定面板与活动面板并列设置,所述活动面板位于防洪墙朝向河道的一侧,所述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活动面板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均设置有安装条,两根所述固定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设置有供所述安装条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固定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条与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条升降的升降组件。该技术具有便于运输和搬运防洪墙的优点,减小了所需的运输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
本技术涉及防洪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
技术介绍
为保证城镇和重要工矿企业、沿江河、海岸区、部分海塘的防洪安全或其他特殊要求所采用的一种混凝土或圬工挡水建筑物,又称防洪墙。防洪墙的作用与堤相同。由于城市沿江一带有交通要道,建筑群密集,有时因已建工程的限制,或因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或因土源所限,只得采用防洪墙,以减少占地和拆迁。钢化玻璃防洪墙,因其在使用时可供人员观赏江河的景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钢化玻璃防洪墙的高度通常是固定的,所需的防洪高度根据实际需要,在出厂时已经完成制定。而当所需的防洪墙的高度较高时,其占用的运输空间较大,且在运输和搬运防洪墙时较不方便,因此还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具有便于运输和搬运防洪墙的优点,减小了所需运输空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柱以及设置于两根所述固定柱之间的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所述固定面板与活动面板并列设置,所述活动面板位于防洪墙朝向河道的一侧,所述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活动面板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均设置有安装条,两根所述固定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设置有供所述安装条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固定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条与所述固定柱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条升降的升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使用防洪墙时,可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安装条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活动面板上升,当活动面板上升至所需高度后,可对活动面板进行固定,实现防洪墙的安装使用;反之,当需要搬运防洪墙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安装条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向下运动,安装条沿滑移槽向下运动可带动活动面板下降,通过升降组件驱动活动面板下降至与固定面板并列的位置,进而降低了防洪墙的高度,减小了运输空间,进而便于防洪墙的运输和搬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滑移槽的槽壁的转动槽、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的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条的侧壁的齿条,所述齿条沿安装条的长度方向设置,同一根所述固定柱上的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两根所述固定柱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齿轮同时转动的传动组件,其中一根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使用防洪墙时,可同时转动两个齿轮,两个齿轮转动可带动齿条运动,进而带动安装条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以使活动面板上升,实现活动面板的伸展;反之,搬运防洪墙时,通过驱动两个齿轮转动以使活动面板下降并缩回至与固定面板并列,以降低防洪墙的高度,进而方便搬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齿轮之间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齿轮的轮轴。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两个齿轮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使得两个齿轮同轴,进而使得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齿轮同时同向转动,方便了操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蜗杆转动设置于其中一根所述固定柱上的转动槽,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蜗杆的一端延伸出于所述固定柱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增设蜗轮与蜗杆以改变力的传动方向,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在一侧转动齿轮,且由于蜗轮与蜗杆配合的自锁特性,使得停止转动后,活动面板的高度能够保持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杆延伸出于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把手以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蜗杆进而驱动活动面板上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面板的顶部设置有上限位条,所述活动面板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条,所述上限位条和下限位条均位于所述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之间的间隙,所述活动面板可上升至所述下限位条抵触于所述上限位条,所述上限位条与所述下限位条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相互固定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上限位条和下限位条的配合进而限制活动面板的上升高度,避免活动面板过度上升进而与固定柱脱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限位条的第一螺孔以及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一螺孔的螺栓,所述下限位条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下限位条抵触于所述上限位条时,所述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对齐,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后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上限位条与下限位条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得活动面板能够稳定的与固定面板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条和下限位条的侧壁均包覆有弹性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弹性橡胶垫,以增加上限位条和下限位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需要搬运防洪墙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安装条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向下运动,安装条沿滑移槽向下运动可带动活动面板下降,通过升降组件驱动活动面板下降,进而降低了防洪墙的高度,减小了运输空间,进而便于防洪墙的运输和搬运;2、过增设蜗轮与蜗杆以改变力的传动方向,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在一侧转动齿轮,且由于蜗轮与蜗杆配合的自锁特性,使得停止转动后,活动面板的高度能够保持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活动面板与固定柱爆炸后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柱及立柱的剖视图。图中:1、固定柱;101、第一固定柱;102、第二固定柱;2、固定面板;3、活动面板;4、安装条;5、滑移槽;6、转动槽;7、齿轮;8、齿条;9、传动杆;10、蜗轮;11、蜗杆;12、把手;13、上限位条;14、下限位条;15、限位槽;16、限位块;17、第一螺孔;18、螺栓;19、第二螺孔;20、立柱;21、固定槽;22、固定块;23、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柱1以及设在两根固定柱1之间的固定面板2和活动面板3,固定面板2与活动面板3并列设置,活动面板3位于防洪墙朝向河道的一侧,固定面板2和活动面板3之间形成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呈长方体状设置,且固定柱1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固定面板2和活动面板3均为透明的钢化玻璃材质制成。如图2所示,活动面板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均固定有安装条4,两根固定柱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供安装条4滑移的滑移槽5,滑移槽5沿固定柱1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条4与固定柱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活动面板3升降的升降组件,且升降组件位于立柱20的顶部位置。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为两组,且两组升降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根固定柱1上。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组件包括转动槽6、转动安装在转动槽6的齿轮7以及与齿轮7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柱(1)以及设置于两根所述固定柱(1)之间的固定面板(2)和活动面板(3),所述固定面板(2)与活动面板(3)并列设置,所述活动面板(3)位于防洪墙朝向河道的一侧,所述固定面板(2)和活动面板(3)之间形成有间隙;/n所述活动面板(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均设置有安装条(4),两根所述固定柱(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设置有供所述安装条(4)滑移的滑移槽(5),所述滑移槽(5)沿固定柱(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条(4)与所述固定柱(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条(4)升降的升降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柱(1)以及设置于两根所述固定柱(1)之间的固定面板(2)和活动面板(3),所述固定面板(2)与活动面板(3)并列设置,所述活动面板(3)位于防洪墙朝向河道的一侧,所述固定面板(2)和活动面板(3)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活动面板(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均设置有安装条(4),两根所述固定柱(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设置有供所述安装条(4)滑移的滑移槽(5),所述滑移槽(5)沿固定柱(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条(4)与所述固定柱(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条(4)升降的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滑移槽(5)的槽壁的转动槽(6)、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6)的齿轮(7)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条(4)的侧壁的齿条(8),所述齿条(8)沿安装条(4)的长度方向设置,同一根所述固定柱(1)上的所述齿条(8)与齿轮(7)啮合连接,两根所述固定柱(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齿轮(7)同时转动的传动组件,其中一根所述固定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7)转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齿轮(7)之间的传动杆(9),所述传动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齿轮(7)的轮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钢化玻璃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树填蔡灿斌朱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