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92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真菌繁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培养箱内设有加热室和培养皿移动机构,其一侧设有观察室,培养箱底部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转轴顶部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限位槽,加热室设于培养箱内顶部后侧,加热室内设有电加热板,观察室设于培养箱右侧外侧壁顶部,观察室右侧水平设有伸缩杆,培养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设于培养箱底部,第一电动推杆顶部位于限位槽正下方,第二电动推杆设于培养箱顶部,培养箱内右侧壁顶部设有移动轨道。该装置在培养装置培养过程中,可随时将培养皿取至观察室,便于真菌繁殖过程中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真菌繁殖设备
,具体涉及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叶绿素,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孢子是真菌的主要繁殖器官。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形成菌丝而进行分裂繁殖,当外界环境不适宜时可以呈休眠状态而生存很长时间。因此真菌的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目前的真菌培养装置培养皿需要频繁取出观察,而现有的培养箱只能通过手动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内,又因为培养箱开口较小,放置时可能会有抖动,导致真菌发育减缓。培养皿在培养箱中为自然放置,没有约束,在移动培养箱的时候,培养皿会在培养箱中移动,发生危险,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观察的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在培养装置培养过程中,可随时将培养皿取至观察室,便于真菌繁殖过程中的观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设有加热室和培养皿移动机构,所述培养箱一侧设有观察室。所述培养箱底部通过隔板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竖直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转轴顶部穿过隔板,且与隔板相交处密封转动连接。此处隔板可将底部的机械结构与上部的培养腔体隔开成独立的空间,减少环境对机械的损伤,因培养腔内有特定的温湿度,不利于底部加速电机和第一电动推杆,因此用隔板隔开,既美观又实用。所述转轴顶端设有转盘。此处转盘的中心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转动可带动转盘的转动。所述转盘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培养皿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部设有通孔。此处限位槽设于转盘的一周,当转盘转动的同时,每个限位槽均能经过第一电动推杆顶部的顶板;限位槽底部的通孔,是用于第一电动推杆上的顶板将培养皿顶起;此处顶板的直径不大于通孔直径,因此底部通孔直径不可过大或过小,若过大,则不利于培养皿的稳定放置,若太小,则会限制顶板的直径太小,不利于将培养皿顶起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此处通孔优选为培养皿直径的四分之三至二分之一,这样限位槽的底部可将培养皿稳定的卡住,起到限位作用,且保证顶板顶起培养皿后,能使其稳定的上升。所述加热室设于培养箱内顶部后侧,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电加热板,所述加热室底部设有通气孔。此处电热板可用于加热,为培养箱提供适宜的温度。所述培养箱内设有热电偶。此处热电偶可用于实时观察培养箱内的温度。所述培养箱顶部铰接有透明盖体,所述盖体的铰接部位设于加热室前侧顶部,所述盖体上设有把手。此处培养箱顶部设有透明的盖体,因培养箱顶部设有加热室,为了美观且使用,盖体的铰接部位没有设于培养箱的一侧,而是设于培养箱顶部中间位置,加热室的前侧壁顶部处。所述观察室设于培养箱右侧外侧壁顶部,所述观察室的侧壁均为透明状,所述观察室顶部为凸透镜,此处观察室的侧壁均为透明材料,便于真菌培养过程中的全方位观察,观察室顶部的凸透镜起到放大效果,便于培养皿内真菌繁殖生长的细节观察。所述观察室右侧水平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分别设有挡片,所述伸缩杆与观察室侧壁相交处密封活动连接。此处伸缩杆伸长至最长的长度不小于观察室加移动轨道的长度,不用时,伸缩杆处于缩短状态,当观察完毕后,伸缩杆可伸长,将培养皿从观察室推至移动轨道,并从用移动轨道推出至顶板上;伸缩杆两端的挡片可防止伸缩杆掉入观察室内或从观察室抽出;伸缩杆与观察室侧壁相交处密封活动连接可保证观察室内及整个装置内的密闭环境。此处移动轨道顶部盖体为透明,便于培养皿移动轨迹的观察,避免操作过程中误伤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竖直设于培养箱底部空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部穿过隔板,且与隔板相交处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设有圆形顶板,所述顶板的直径不大于通孔直径,且圆形顶板位于限位槽的正下方。此处第一电动推杆开启后,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其顶部的顶板可将培养皿推出限位槽。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水平放置于第二电动推杆室,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室设于加热室右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右端穿出第二电动推杆室侧壁。当第二电动推杆伸长时,第二电动推杆可推动培养皿至观察室内,当观察结束后,第二电动推杆收缩至最短,观察室内的伸缩杆手动将培养皿推至顶板上,此处第二电动推杆收缩至最短时,其最右端与限位槽最左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这样当伸缩杆手动将培养皿推至顶板时,第二电动推杆可起到挡板的作用,使培养皿能恰好落至顶板的中间,保证顶板在将培养皿降下时保持稳定;第一电动推杆可缩短,可将培养皿放回限位槽内继续培养。所述培养箱内右侧壁顶部设有通入观察室的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为矩形通道。此处的移动轨道为矩形通道,防止培养皿在移动的过程中坠落;此处第二电动推杆的最底部、培养皿放置板最底部及移动轨道内底部的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使得第二电动推杆能够深入至移动轨道内。第一电动推杆将培养皿顶出限位槽,且推至移动轨道的轨道口处,第二电动推杆开启,并伸长,将培养皿沿着移动轨道推至观察室内。为了更方便观察,优选地,所述观察室底部两端设有吸盘,所述吸盘底部竖直设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底部穿出观察室,且与观察室底部相交处密封活动连接。此处手持杆及吸盘可方便操作,小幅度移动观察室的培养皿,有利于对观察室中培养皿内的真菌繁殖进行全方位观察。为了更好的为培养箱提供无菌环境,优选地,所述培养箱一侧设有紫外灭菌灯。为了减轻与培养皿的接触碰撞,优选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和第二电动推杆的右端设有缓冲垫。本技术中还包括能够使该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例如,培养箱、热电偶、减速电机、电动推杆、伸缩杆和紫外灭菌灯等均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本技术的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的作用原理为:打开培养箱顶部盖体,将繁殖有真菌的培养皿放置限位槽内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某个培养皿内的真菌繁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时,打开减速电机,将限位槽转至第一电动推杆正上方,开启第一电动推杆使其伸长,顶板将培养皿顶至移动轨道口处后停止伸长,此时培养皿的最底部与移动轨道最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开启第二电动推杆使其伸长,第二电动推杆将培养皿推至观察室内进行观察,观察完毕后,开启第二电动推杆使其缩短,将伸缩杆拉长,推动伸缩杆,将培养皿推至顶板上,此时开启第一电动推杆使其缩短,培养皿即可重新置入限位槽内进行培养。本技术通过合理地设置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在培养装置培养过程中,可随时将培养皿取至观察室,便于真菌繁殖过程中的观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培养箱;2、观察室;3、盖体;4、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内设有加热室和培养皿移动机构,所述培养箱一侧设有观察室;/n所述培养箱底部通过隔板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竖直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转轴顶部穿过隔板,且与隔板相交处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顶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培养皿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部设有通孔;/n所述加热室设于培养箱内顶部后侧,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电加热板,所述加热室底部设有通气孔,所述培养箱内设有热电偶,所述培养箱顶部铰接有透明弧形盖体,所述盖体的铰接部位设于加热室前侧顶部,所述盖体上设有把手;/n所述观察室设于培养箱右侧外侧壁顶部,所述观察室的侧壁均为透明状,所述观察室顶部为凸透镜,所述观察室右侧水平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分别设有挡片,所述伸缩杆与观察室侧壁相交处密封活动连接;/n所述培养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竖直设于培养箱底部空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部穿过隔板,且与隔板相交处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设有圆形顶板,所述顶板的直径不大于限位槽底部通孔直径,且圆形顶板位于限位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水平放置于第二电动推杆室,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室设于加热室右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右端穿出第二电动推杆室侧壁,所述培养箱内右侧壁顶部设有通入观察室的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为矩形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真菌繁殖实验用真菌高纯分生孢子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内设有加热室和培养皿移动机构,所述培养箱一侧设有观察室;
所述培养箱底部通过隔板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竖直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转轴顶部穿过隔板,且与隔板相交处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顶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培养皿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部设有通孔;
所述加热室设于培养箱内顶部后侧,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电加热板,所述加热室底部设有通气孔,所述培养箱内设有热电偶,所述培养箱顶部铰接有透明弧形盖体,所述盖体的铰接部位设于加热室前侧顶部,所述盖体上设有把手;
所述观察室设于培养箱右侧外侧壁顶部,所述观察室的侧壁均为透明状,所述观察室顶部为凸透镜,所述观察室右侧水平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分别设有挡片,所述伸缩杆与观察室侧壁相交处密封活动连接;
所述培养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竖直设于培养箱底部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会斌周桂平彭永霍新远王龙飞杨田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田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