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85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4
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包括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前段反应池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内腔均安装有挡水板、污泥沉淀斗和溢水堰,溢水堰侧面均开设有自流口,前段反应池通过第一自流口与中段反应池相连通;后段反应池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内腔均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均与排泥总管相连通,排泥总管的出泥端汇入污泥池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溢水堰以降低活性污泥的流失;通过设置排泥回流管,使反应池底部所汇聚的污泥能够通过排泥回流管进入中段反应池中,以满足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化学领域,尤其涉及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即ABR反应器,是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通过在反应器中使用一系列垂直安装的折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统。被处理的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流板作上下流动,依次通过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废水中的有机基质通过与微生物接触而得到去除。水流绕折流板流动而使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经的总长度增加,再加之折流板的阻挡及污泥的沉降作用,生物固体被有效地截留在反应器内。其次由于折流板在反应器中形成各自独立的隔室,因此每个隔室可以根据进入底物的不同而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微生物群落,从而导致厌氧反应产酸相和产甲烷相沿程得到了分离,使ABR反应器在整体性能上相当于一个两相厌氧系统,实现了相的分离。而在现有的ABR反应器中,为了保证一定的水流和产气上升速度,ABR反应器不能太深。并且与单级UASB反应器相比,ABR反应器的第一格不得不承受远大于平均负荷的局部负荷,这可能会导致处理效率的下降。而且在现有的ABR反应器中,由于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流板作上下流动,因此存在进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可根据不同工况设计不同规格,灵活多变性能优,针对限高、限深的实际工况,非常适用,即使污水水量很少,亦可以正常运行。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包括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所述前段反应池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前段反应池内腔靠近进水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水板,所述前段反应池通过第一挡水板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一挡水板下方相连通,所述前段反应池内腔远离进水口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污泥沉淀斗,所述前段反应池内腔远离进水口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溢水堰,所述第一溢水堰侧面开设有第一自流口,所述前段反应池通过第一自流口与中段反应池相连通;所述中段反应池内腔靠近第一自流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水板,所述中段反应池通过第二挡水板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二挡水板下方相连通,所述中段反应池内腔远离第一自流口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污泥沉淀斗,所述中段反应池内腔远离第一自流口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溢水堰,所述第二溢水堰侧面开设有第二自流口,所述中段反应池通过第二自流口与后段反应池相连通;所述后段反应池内腔靠近第二自流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水板,所述后段反应池通过第三挡水板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三挡水板下方相连通,所述后段反应池内腔远离第二自流口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三污泥沉淀斗,所述后段反应池内腔远离第二自流口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三溢水堰,所述第三溢水堰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内腔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排泥管、第二排泥管和第三排泥管,所述第一排泥管、第二排泥管和第三排泥管均与排泥总管相连通,所述排泥总管的出泥端汇入污泥池。优选地,所述中段反应池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每相邻两个中段反应池之间均通过第二自流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中段反应池内设置有排泥回流管,所述排泥回流管通过连接管与排泥总管相连通,所述排泥回流管的出口端分别设置在两个中段反应池的内腔。优选地,至少两个中段反应池内均固定安装有回流水管,所述回流水管与回流水总管相连通,所述回流水总管的进水端与排水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沼气收集口、第二沼气收集口和第三沼气收集口,所述第一沼气收集口、第二沼气收集口和第三沼气收集口均与沼气排放总管相连通,所述沼气排放总管的排放端连接废气处理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一自流口和第二自流口均为多孔自流口。本技术提供了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溢水堰、第二溢水堰和第三溢水堰以降低活性污泥的流失;通过设置排泥回流管,使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底部所汇聚的污泥能够通过排泥回流管进入中段反应池中,以满足前段反应池、中段反应池和后段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通过设置回流水总管与排水管相连通,以实现各个反应池内的进水水质调配,使之反应池内的厌氧细菌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并且本申请可根据不同工况设计不同规格,灵活多变性能优,针对限高、限深的实际工况,非常适用,即使污水水量很少,亦可以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中段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前段反应池;2、中段反应池;3、后段反应池;4、进水口;5、第一挡水板;6、第一污泥沉淀斗;7、第一溢水堰;8、第一自流口;9、第二挡水板;10、第二污泥沉淀斗;11、第二溢水堰;12、第二自流口;13、第三挡水板;14、第三污泥沉淀斗;15、第三溢水堰;16、排水管;17、第一排泥管;18、第二排泥管;19、第三排泥管;20、排泥总管;21、排泥回流管;22、回流水管;23、回流水总管;24、第一沼气收集口;25、第二沼气收集口;26、第三沼气收集口;27、沼气排放总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包括前段反应池1、中段反应池2和后段反应池3,前段反应池1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4,前段反应池1内腔靠近进水口4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水板5,前段反应池1通过第一挡水板5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一挡水板5下方连通,前段反应池1内腔远离进水口4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污泥沉淀斗6,前段反应池1内腔远离进水口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溢水堰7,第一溢水堰7侧面开设有第一自流口8,前段反应池1通过第一自流口8与中段反应池2相连通;中段反应池2内腔靠近第一自流口8处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水板9,中段反应池2通过第二挡水板9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二挡水板9下方相连通,中段反应池2内腔远离第一自流口8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污泥沉淀斗10,中段反应池2内腔远离第一自流口8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溢水堰11,第二溢水堰11侧面开设有第二自流口12,中段反应池2通过第二自流口12与后段反应池3相连通;后段反应池3内腔靠近第二自流口12处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水板13,后段反应池3通过第三挡水板13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三挡水板13下方相连通,后段反应池3内腔远离第二自流口12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三污泥沉淀斗14,后段反应池3内腔远离第二自流口1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三溢水堰15,第三溢水堰15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6;前段反应池1、中段反应池2和后段反应池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反应池(1)、中段反应池(2)和后段反应池(3),所述前段反应池(1)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4),所述前段反应池(1)内腔靠近进水口(4)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水板(5),所述前段反应池(1)通过第一挡水板(5)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一挡水板(5)下方空隙连通,所述前段反应池(1)内腔远离进水口(4)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污泥沉淀斗(6),所述前段反应池(1)内腔远离进水口(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溢水堰(7),所述第一溢水堰(7)侧面开设有第一自流口(8),所述前段反应池(1)通过第一自流口(8)与中段反应池(2)相连通;/n所述中段反应池(2)内腔靠近第一自流口(8)处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水板(9),所述中段反应池(2)通过第二挡水板(9)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二挡水板(9)下方空隙连通,所述中段反应池(2)内腔远离第一自流口(8)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污泥沉淀斗(10),所述中段反应池(2)内腔远离第一自流口(8)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溢水堰(11),所述第二溢水堰(11)侧面开设有第二自流口(12),所述中段反应池(2)通过第二自流口(12)与后段反应池(3)相连通;/n所述后段反应池(3)内腔靠近第二自流口(12)处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水板(13),所述后段反应池(3)通过第三挡水板(13)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三挡水板(13)下方空隙连通,所述后段反应池(3)内腔远离第二自流口(12)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三污泥沉淀斗(14),所述后段反应池(3)内腔远离第二自流口(1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三溢水堰(15),所述第三溢水堰(15)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6);/n所述前段反应池(1)、中段反应池(2)和后段反应池(3)内腔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排泥管(17)、第二排泥管(18)和第三排泥管(19),所述第一排泥管(17)、第二排泥管(18)和第三排泥管(19)均与排泥总管(20)相连通,所述排泥总管(20)的出泥端汇入污泥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反应池(1)、中段反应池(2)和后段反应池(3),所述前段反应池(1)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4),所述前段反应池(1)内腔靠近进水口(4)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水板(5),所述前段反应池(1)通过第一挡水板(5)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一挡水板(5)下方空隙连通,所述前段反应池(1)内腔远离进水口(4)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污泥沉淀斗(6),所述前段反应池(1)内腔远离进水口(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溢水堰(7),所述第一溢水堰(7)侧面开设有第一自流口(8),所述前段反应池(1)通过第一自流口(8)与中段反应池(2)相连通;
所述中段反应池(2)内腔靠近第一自流口(8)处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水板(9),所述中段反应池(2)通过第二挡水板(9)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二挡水板(9)下方空隙连通,所述中段反应池(2)内腔远离第一自流口(8)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污泥沉淀斗(10),所述中段反应池(2)内腔远离第一自流口(8)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溢水堰(11),所述第二溢水堰(11)侧面开设有第二自流口(12),所述中段反应池(2)通过第二自流口(12)与后段反应池(3)相连通;
所述后段反应池(3)内腔靠近第二自流口(12)处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水板(13),所述后段反应池(3)通过第三挡水板(13)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之间通过第三挡水板(13)下方空隙连通,所述后段反应池(3)内腔远离第二自流口(12)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三污泥沉淀斗(14),所述后段反应池(3)内腔远离第二自流口(1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三溢水堰(15),所述第三溢水堰(15)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全林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仁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