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83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4
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包括池体,池体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池体顶部设有多个加药混药机构,多个加药混药机构之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加药混药机构横跨设置在池体顶部;加药混药机构包括轨道,轨道上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电机轴竖直向下穿过滑动块设置,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滑动块一侧固定设有药箱,药箱底部设有下药斗。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水与药剂之间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水的预处理效率,同时采用体积较大的池体,能够提高单次的水处理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
本技术涉及自来水加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
技术介绍
由河流湖泊引入的水源需要进行一定处理加工后才能作为生活用水进行使用,水处理中的第一步为加药处理,达到初步沉淀并除去水中杂质的目的,现有的加药设备一般为罐体,罐体体积较小,因此需要配置数量较多的设备才能够满足加工需求,而加药池由于投药点固定,处理药剂与水之间的接触不充分,影响整个的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其能够有效提升水与药剂之间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水的预处理效率,同时采用体积较大的池体,能够提高单次的水处理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包括池体,池体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池体顶部设有多个加药混药机构,多个加药混药机构之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加药混药机构横跨设置在池体顶部;所述的加药混药机构包括轨道,轨道上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电机轴竖直向下穿过滑动块设置,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的滑动块一侧固定设有药箱,药箱底部设有下药斗。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轨道由两根角钢组成,滑动块底部两侧设有滚轮,滑动块顶面两侧设有翼板,滑动块底部两侧的滚轮分别设置在两根角钢的水平段顶面上,滑动块顶面两侧的翼板分别设置在两根角钢的竖直段段顶面上,搅拌轴穿过两根角钢之间设置,下药斗的下药口位于两根角钢之间。优选的方案中,组成所述的轨道的两根角钢的两端固定在竖板上,两根角钢之间设有一根平行于轨道且穿过滑动块设置的螺纹杆,螺纹杆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竖板上,另一端穿过竖板并与设置在加药混药机构一端的送进电机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池体一侧设有作业平台,送进电机设置在作业平台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作业平台一端设有楼梯,作业平台顶面在未设置楼梯的另外三个侧边上设有护栏。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体积更大的池体代替了现有的加药罐体,能够提升单次的水处理量,从而提高处理效率,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2)通过可活动的加药点,以及在加药点下方随加药点一同移动的搅拌机构,能够实现水与处理药剂的充分混合,提升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药混药机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药混药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药混药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无轨道)图中:池体1,进水管101,出水管102,加药混药机构2,轨道3,滑动块4,滚轮401,翼板402,搅拌电机5,搅拌轴6,搅拌叶片7,作业平台8,护栏9,楼梯10,送进电机11,螺纹杆12,药箱13,下药斗13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4中,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包括池体1,池体1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101和出水管102,所述的池体1顶部设有多个加药混药机构2,多个加药混药机构2之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加药混药机构2横跨设置在池体1顶部;所述的加药混药机构2包括轨道3,轨道3上设有滑动块4,滑动块4上设有搅拌电机5,搅拌电机5的电机轴竖直向下穿过滑动块4设置,搅拌电机5的电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6,搅拌轴6上设有搅拌叶片7;所述的滑动块4一侧固定设有药箱13,药箱13底部设有下药斗13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轨道3由两根角钢组成,滑动块4底部两侧设有滚轮401,滑动块4顶面两侧设有翼板402,滑动块4底部两侧的滚轮401分别设置在两根角钢的水平段顶面上,滑动块4顶面两侧的翼板402分别设置在两根角钢的竖直段段顶面上,搅拌轴6穿过两根角钢之间设置,下药斗131的下药口位于两根角钢之间。优选的方案中,组成所述的轨道3的两根角钢的两端固定在竖板上,两根角钢之间设有一根平行于轨道3且穿过滑动块4设置的螺纹杆12,螺纹杆12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竖板上,另一端穿过竖板并与设置在加药混药机构2一端的送进电机11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池体1一侧设有作业平台8,送进电机11设置在作业平台8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作业平台8一端设有楼梯10,作业平台8顶面在未设置楼梯10的另外三个侧边上设有护栏9。实施例2: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加药作业:初始状态下,滑动块4位于加药混药机构2中靠近作业平台8的一端上;在作业平台8上向药箱13中加药,加药量通过实际需求进行控制,保证滑动块4一次往复运动之后的药箱13内不会留有残留药剂;完成加药作业之后,同时启动送进电机11和搅拌电机5,药剂由下药斗131输出,与此同时送进电机11带动滑动块4在轨道3移动药剂落入水中,在搅拌电机5所对应的搅拌叶片7作用下与水充分混合,完成加药动作。当滑动块4移动至轨道3一端之后,送进电机11反转,滑动块4反向移动进行第二次搅拌。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利用体积更大的池体代替了现有的加药罐体,能够提升单次的水处理量,从而提高处理效率,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通过可活动的加药点,以及在加药点下方随加药点一同移动的搅拌机构,能够实现水与处理药剂的充分混合,提升处理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包括池体(1),池体(1)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101)和出水管(102),其特征是:所述的池体(1)顶部设有多个加药混药机构(2),多个加药混药机构(2)之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加药混药机构(2)横跨设置在池体(1)顶部;/n所述的加药混药机构(2)包括轨道(3),轨道(3)上设有滑动块(4),滑动块(4)上设有搅拌电机(5),搅拌电机(5)的电机轴竖直向下穿过滑动块(4)设置,搅拌电机(5)的电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6),搅拌轴(6)上设有搅拌叶片(7);/n所述的滑动块(4)一侧固定设有药箱(13),药箱(13)底部设有下药斗(1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包括池体(1),池体(1)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101)和出水管(102),其特征是:所述的池体(1)顶部设有多个加药混药机构(2),多个加药混药机构(2)之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加药混药机构(2)横跨设置在池体(1)顶部;
所述的加药混药机构(2)包括轨道(3),轨道(3)上设有滑动块(4),滑动块(4)上设有搅拌电机(5),搅拌电机(5)的电机轴竖直向下穿过滑动块(4)设置,搅拌电机(5)的电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6),搅拌轴(6)上设有搅拌叶片(7);
所述的滑动块(4)一侧固定设有药箱(13),药箱(13)底部设有下药斗(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加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3)由两根角钢组成,滑动块(4)底部两侧设有滚轮(401),滑动块(4)顶面两侧设有翼板(402),滑动块(4)底部两侧的滚轮(401)分别设置在两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绿源饮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