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79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包括基础节支座、支撑梁组件、内撑杆组件、外撑杆组件和基础节连接法兰,其中支撑梁组件与基础节支座通过销轴的方式活动连接,内支撑组件通过销轴的方式与基础节支座活动连接。这种结构可以在拆卸、安装、运输时都带来很大的方便性,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基础节连接法兰通过支架整体设置于基础节支座上,可以提高基础节连接法兰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塔式起重机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塔式起重机底架支撑结构转运时,需将底架支撑部件拆开,分别装车运输。浪费时间,且增加运输成本。为提高底架运输效率,且减少装拆时间,将底架设计成一种可折叠式结构,可整体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折叠,便于拆卸与安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包括基础节支座、支撑梁组件、内撑杆组件和外撑杆组件,所述外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外撑杆和第二外撑杆,所述内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内撑杆、第二内撑杆、第三内撑杆和第四内撑杆。所述基础节支座由四根钢板拼接成的正方形结构,其对角线上设有两个斜撑杆,所述支撑梁组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和第四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和第四支撑梁的一端分别与两根斜撑杆的端头铰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撑杆和第二内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斜撑杆的端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撑杆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第三内撑杆和第四内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斜撑杆的端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撑杆的中间部位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和第四支撑梁分别通过销轴与所述斜撑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基础节支座上部固定设置有基础节连接法兰,所述基础节连接法兰通过支架与所述基础节支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支撑梁组件与基础节支座以及内撑杆组件与基础节支座设置成铰接方式,使其在拆卸时不必完全拆散,一者可以提高拆卸效率,便于搬运,二者也便于安装。将基础节连接法兰整体设置于基础节支座上,可以提高连接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示意图;图中,1-基础节支座,11-斜撑杆,21-第一外撑杆,22-第二外撑杆,31-第一内撑杆,32-第二内撑杆,33-第三内撑杆,34-第四内撑杆,41-第一支撑梁,42-第二支撑梁,43-第三支撑梁,44-第四支撑梁,5-基础节法兰,51-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包括基础节支座1、支撑梁组件、内撑杆组件和外撑杆组件,外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外撑杆21和第二外撑杆22,内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内撑杆31、第二内撑杆32、第三内撑杆33和第四内撑杆34。基础节支座1由四根钢板拼接成的正方形结构,其对角线上设有两个斜撑杆11,支撑梁组包括第一支撑梁41、第二支撑梁42、第三支撑梁43和第四支撑梁44,第一支撑梁41、第二支撑梁42、第三支撑梁43和第四支撑梁44的一端分别与斜撑杆11的端头铰接,其中第一支撑梁41的另一端与第一外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梁42的另一端与第一外撑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梁43的另一端与第二外撑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梁44的另一端与第二外撑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内撑杆31和第二内撑杆32的一端分别与斜撑杆11的端头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外撑杆21的中间部位铰接;第三内撑杆33和第四内撑杆34的一端分别与斜撑杆11的端头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外撑杆22的中间部位铰接。第一支撑梁41、第二支撑梁42、第三支撑梁43和第四支撑梁44分别通过销轴与斜撑杆(11)连接。基础节支座1上部固定设置有基础节连接法兰5,基础节连接法兰5通过支架51与基础节支座1固定连接。图2为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其整体结构收缩,便于运输。本技术通过将支撑梁组件和内支撑组件设计成分别与基础节支座通过销轴连接,使其可以在拆卸时只需要折叠即可,而不需要全部分拆,只需要将第一外撑杆和第二外撑杆拆除即可。这样可以节约拆卸时间,另外也便于运输及安装,其方便性大大提高。另外,将基础节连接法兰通过支架整体安装在基础节支座上,可以提高法兰的稳固性和连接可靠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可以作出的各种变化,都处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节支座(1)、支撑梁组件、内撑杆组件和外撑杆组件,所述外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外撑杆(21)和第二外撑杆(22),所述内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内撑杆(31)、第二内撑杆(32)、第三内撑杆(33)和第四内撑杆(34);所述基础节支座(1)由四根钢板拼接成的正方形结构,其对角线上设有两个斜撑杆(11),所述支撑梁组包括第一支撑梁(41)、第二支撑梁(42)、第三支撑梁(43)和第四支撑梁(44),所述第一支撑梁(41)、第二支撑梁(42)、第三支撑梁(43)和第四支撑梁(4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斜撑杆(11)的端头铰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撑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梁(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撑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梁(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撑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撑杆(31)和第二内撑杆(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斜撑杆(11)的端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撑杆(21)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第三内撑杆(33)和第四内撑杆(3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斜撑杆(11)的端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撑杆(22)的中间部位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转场与拆装的折叠式底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节支座(1)、支撑梁组件、内撑杆组件和外撑杆组件,所述外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外撑杆(21)和第二外撑杆(22),所述内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内撑杆(31)、第二内撑杆(32)、第三内撑杆(33)和第四内撑杆(34);所述基础节支座(1)由四根钢板拼接成的正方形结构,其对角线上设有两个斜撑杆(11),所述支撑梁组包括第一支撑梁(41)、第二支撑梁(42)、第三支撑梁(43)和第四支撑梁(44),所述第一支撑梁(41)、第二支撑梁(42)、第三支撑梁(43)和第四支撑梁(4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斜撑杆(11)的端头铰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撑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梁(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撑杆(22)的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米成宏孙志起郑怀鹏衣磊种云超刘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