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71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绕膜设备,其使设备进行绕膜时可已进行冲底孔,便于膜材的裁剪,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包括膜材、气涨轴、多组第一支撑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多组第二支撑板、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六转动轴、第七转动轴、多组第三支撑板、第八转动轴、第九转动轴、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皮带和电机,气涨轴穿过膜材,并且气涨轴的前后两端与多组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气涨轴内设置有密闭腔室;还包括冲底孔下支撑板、冲底孔上支撑板、冲头固定块、两组冲头、多组伸缩杆、多组弹簧和多组垫脚,冲底孔下支撑板的前后两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膜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绕膜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种绕膜设备是一种用于制袋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绕膜设备包括膜材、气涨轴、多组第一支撑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多组第二支撑板、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六转动轴、第七转动轴、多组第三支撑板、第八转动轴、第九转动轴、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皮带和电机,气涨轴穿过膜材,并且气涨轴的前后两端与多组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气涨轴内设置有密闭腔室,气涨轴的前端设置有充气孔,并且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多组连接孔,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在气涨轴的上部,并且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并且第三转动轴也和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位于气涨轴和第一转动轴的中间部位,并且位于第一转动轴的右侧,并且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也设置有连接孔,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均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的中心在一条横直线上,第六转动轴和第七转动轴也均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六转动轴和第七转动轴位于第五转动轴的右下方,并且第六转动轴和第七转动轴的中心也在一条横直线上,第二支撑板的右侧固定有第三支撑板,并且第三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孔,第八转动轴和第九转动轴与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八转动轴和第九转动轴的中心在一条横直线上,并且第九转动轴的前端与从动齿轮连接,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支撑板并与主动齿轮连接,并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现有的一种绕膜设备使用时,首先将膜材手动穿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中间,之后从第三转动轴上方绕过,并在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上平行穿过,然后再从第六转动轴和第七转动轴的中间穿过,之后再从第八转动轴上平行穿过,然后绕到第九转动轴上,启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再完成膜材的绕膜加工即可;现有的一种绕膜设备使用中发现,由于设备整体没有设置冲底孔装置,导致绕膜完成后膜材不易裁剪,导致后续制袋的效率较低,导致设备的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设备进行绕膜时可已进行冲底孔,便于膜材的裁剪,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的一种绕膜设备。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包括膜材、气涨轴、多组第一支撑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多组第二支撑板、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六转动轴、第七转动轴、多组第三支撑板、第八转动轴、第九转动轴、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皮带和电机,气涨轴穿过膜材,并且气涨轴的前后两端与多组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气涨轴内设置有密闭腔室,气涨轴的前端设置有充气孔,并且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多组连接孔,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在气涨轴的上部,并且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并且第三转动轴也和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位于气涨轴和第一转动轴的中间部位,并且位于第一转动轴的右侧,并且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也设置有连接孔,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均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四转动轴和第五转动轴的中心在一条横直线上,第六转动轴和第七转动轴也均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六转动轴和第七转动轴位于第五转动轴的右下方,并且第六转动轴和第七转动轴的中心也在一条横直线上,第二支撑板的右侧固定有第三支撑板,并且第三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孔,第八转动轴和第九转动轴与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八转动轴和第九转动轴的中心在一条横直线上,并且第九转动轴的前端与从动齿轮连接,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支撑板并与主动齿轮连接,并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还包括冲底孔下支撑板、冲底孔上支撑板、冲头固定块、两组冲头、多组伸缩杆、多组弹簧和多组垫脚,冲底孔下支撑板的前后两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并且冲底孔下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冲底孔槽,冲底孔上支撑板的底端与冲头固定块的顶端连接,冲头固定块的底端与冲头的顶端连接,并且冲头与冲底孔下支撑板上的冲底孔槽垂直,并且伸缩杆的顶端也与冲底孔上支撑板的底端连接,伸缩杆的底端穿过弹簧并与垫脚的顶端连接,垫脚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板的顶端连接,并且伸缩杆对冲底孔上支撑板起支撑作用,并且冲头固定块和冲头位于多组垫脚的中间。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还包括第一张紧轴和第二张紧轴,第一张紧轴的前后两端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张紧轴位于第三转动轴的右下方,第二张紧轴的前后两端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第二张紧轴位于第六转动轴的右下方。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还包括支撑柱和红外检测器,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板的外侧壁连接,并且红外检测器和支撑柱加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还包括底座和多组地脚滚轮,底座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底端连接,并对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起支撑作用,底座的底端与多组地脚滚轮分别滚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还包括隔振垫,隔振垫的顶端与电机的底端连接,隔振垫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弹簧的材质为黄铜。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地脚滚轮上设置有刹车制动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气涨轴的中部设置有塑性薄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冲底孔下支撑板、冲底孔上支撑板、冲头固定块、冲头、伸缩杆、弹簧和垫脚,使设备进行绕膜时可已进行冲底孔,便于膜材的裁剪,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膜材;2、气涨轴;3、第一支撑板;4、第一转动轴;5、第二转动轴;6、第三转动轴;7、第二支撑板;8、第四转动轴;9、第五转动轴;10、第六转动轴;11、第七转动轴;12、第三支撑板;13、第八转动轴;14、第九转动轴;15、从动齿轮;16、主动齿轮;17、皮带;18、电机;19、冲底孔下支撑板;20、冲底孔上支撑板;21、冲头固定块;22、冲头;23、伸缩杆;24、弹簧;25、垫脚;26、第一张紧轴;27、第二张紧轴;28、支撑柱;29、红外检测器;30、底座;31、地脚滚轮;32、隔振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绕膜设备,包括膜材1、气涨轴2、多组第一支撑板3、第一转动轴4、第二转动轴5、第三转动轴6、多组第二支撑板7、第四转动轴8、第五转动轴9、第六转动轴10、第七转动轴11、多组第三支撑板12、第八转动轴13、第九转动轴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皮带17和电机18,气涨轴2穿过膜材1,并且气涨轴2的前后两端与多组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并且气涨轴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膜设备,包括膜材(1)、气涨轴(2)、多组第一支撑板(3)、第一转动轴(4)、第二转动轴(5)、第三转动轴(6)、多组第二支撑板(7)、第四转动轴(8)、第五转动轴(9)、第六转动轴(10)、第七转动轴(11)、多组第三支撑板(12)、第八转动轴(13)、第九转动轴(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皮带(17)和电机(18),气涨轴(2)穿过膜材(1),并且气涨轴(2)的前后两端与多组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并且气涨轴(2)内设置有密闭腔室,气涨轴(2)的前端设置有充气孔,并且第一支撑板(3)上设置有多组连接孔,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均与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均在气涨轴(2)的上部,并且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并且第三转动轴(6)也和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6)位于气涨轴(2)和第一转动轴(4)的中间部位,并且位于第一转动轴(4)的右侧,并且第一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7)上也设置有连接孔,第四转动轴(8)和第五转动轴(9)均与第二支撑板(7)转动连接,并且第四转动轴(8)和第五转动轴(9)的中心在一条横直线上,第六转动轴(10)和第七转动轴(11)也均与第二支撑板(7)转动连接,并且第六转动轴(10)和第七转动轴(11)位于第五转动轴(9)的右下方,并且第六转动轴(10)和第七转动轴(11)的中心也在一条横直线上,第二支撑板(7)的右侧固定有第三支撑板(12),并且第三支撑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第八转动轴(13)和第九转动轴(14)与第三支撑板(12)转动连接,并且第八转动轴(13)和第九转动轴(14)的中心在一条横直线上,并且第九转动轴(14)的前端与从动齿轮(15)连接,电机(18)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支撑板(12)并与主动齿轮(16)连接,并且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5)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底孔下支撑板(19)、冲底孔上支撑板(20)、冲头固定块(21)、两组冲头(22)、多组伸缩杆(23)、多组弹簧(24)和多组垫脚(25),冲底孔下支撑板(19)的前后两端与第二支撑板(7)连接,并且冲底孔下支撑板(19)的顶端设置有冲底孔槽,冲底孔上支撑板(20)的底端与冲头固定块(21)的顶端连接,冲头固定块(21)的底端与冲头(22)的顶端连接,并且冲头(22)与冲底孔下支撑板(19)上的冲底孔槽垂直,并且伸缩杆(23)的顶端也与冲底孔上支撑板(20)的底端连接,伸缩杆(23)的底端穿过弹簧(24)并与垫脚(25)的顶端连接,垫脚(25)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板(7)的顶端连接,并且伸缩杆(23)对冲底孔上支撑板(20)起支撑作用,并且冲头固定块(21)和冲头(22)位于多组垫脚(25)的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膜设备,包括膜材(1)、气涨轴(2)、多组第一支撑板(3)、第一转动轴(4)、第二转动轴(5)、第三转动轴(6)、多组第二支撑板(7)、第四转动轴(8)、第五转动轴(9)、第六转动轴(10)、第七转动轴(11)、多组第三支撑板(12)、第八转动轴(13)、第九转动轴(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皮带(17)和电机(18),气涨轴(2)穿过膜材(1),并且气涨轴(2)的前后两端与多组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并且气涨轴(2)内设置有密闭腔室,气涨轴(2)的前端设置有充气孔,并且第一支撑板(3)上设置有多组连接孔,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均与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均在气涨轴(2)的上部,并且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并且第三转动轴(6)也和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6)位于气涨轴(2)和第一转动轴(4)的中间部位,并且位于第一转动轴(4)的右侧,并且第一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7)上也设置有连接孔,第四转动轴(8)和第五转动轴(9)均与第二支撑板(7)转动连接,并且第四转动轴(8)和第五转动轴(9)的中心在一条横直线上,第六转动轴(10)和第七转动轴(11)也均与第二支撑板(7)转动连接,并且第六转动轴(10)和第七转动轴(11)位于第五转动轴(9)的右下方,并且第六转动轴(10)和第七转动轴(11)的中心也在一条横直线上,第二支撑板(7)的右侧固定有第三支撑板(12),并且第三支撑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第八转动轴(13)和第九转动轴(14)与第三支撑板(12)转动连接,并且第八转动轴(13)和第九转动轴(14)的中心在一条横直线上,并且第九转动轴(14)的前端与从动齿轮(15)连接,电机(18)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支撑板(12)并与主动齿轮(16)连接,并且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5)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底孔下支撑板(19)、冲底孔上支撑板(20)、冲头固定块(21)、两组冲头(22)、多组伸缩杆(23)、多组弹簧(24)和多组垫脚(25),冲底孔下支撑板(19)的前后两端与第二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富顺康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