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第四传送组件、辊筒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一端与第一传送带对接,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对接;所述辊筒组件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辊筒,所述辊筒与所述第三传送带交错设置,所述辊筒组件的传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辊筒组件上升以与第四传送组件对接。其可实现多方向的物料传输,灵活度更高,结构紧凑,造价低,稳定性好,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送
,具体涉及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一些物料生产运输过程中,常常需要将物料从单个生产线移送至两个不同的生产线,或者将两个生产线的物料移送至的单个生产线,此时,为了实现物料的移送,多使用机械手,抓取物料并进行移送。而设置机械手,造价较高,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稳定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其可实现多方向的物料传输,灵活度更高,结构紧凑,造价低,稳定性好,方便实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第四传送组件、辊筒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一端与第一传送带对接,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对接;所述辊筒组件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辊筒,所述辊筒与所述第三传送带交错设置,所述辊筒组件的传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辊筒组件上升以与第四传送组件对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两个第一限位件之间。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两个第二限位件之间。作为优选的,所述第四传送组件包括第四支架,所述第四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上,所述第四支架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三限位件,所述第四传送带位于两个第三限位件之间。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传送带具有两个,所述辊筒具有三个。作为优选的,所述辊筒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传输段的长度相同。作为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为气缸。作为优选的,所述辊筒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辊筒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支撑架上下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当辊筒的高度低于第三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上的物料即可通过第三传送带移送到第二传送带上;而当需要将第四传送带上的物料运载至第三传送带时,升降组件带动辊筒上升至与第四传送带等高,第四传送带上的物料即传送至辊筒上,之后升降组件带动辊筒组件下降,当辊筒的高度低于第三传送带时,物料即位于第三传送带上,如此,第三传送带移动,即可将该物料移送至第一传送带或第二传送带上。2、本技术可实现多方向的物料传输,灵活度更高,结构紧凑,造价低,稳定性好,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支架;11、第一传送带;12、第一限位件;20、第二支架;21、第二传送带;22、第二限位件;30、第三支架;31、第三传送带;40、第四支架;41第四传送带;42、第三限位件;50、第一驱动源;51、支撑架;52、辊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公开了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第四传送组件、辊筒组件和升降组件。第一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二传送带21,第三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三传送带31。第三传送组件设置在第三支架30上。第三传送带31的一端与第一传送带11对接,第三传送带31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21对接。如此,在第一传送带11的的物料即可经第三传送带移送至第二传送带21上。辊筒组件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辊筒52。多个辊筒52的转动方向相同。辊筒组件可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辊筒52转动。辊筒52与第三传送带31交错设置,辊筒组件的传送方向垂直于第三传送带。辊筒组件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辊筒转动。多个辊筒同时转动,即可传送物料。升降组件带动辊筒组件上升以与第四传送组件对接。如此,一般状态下,辊筒的高度低于第三传送带。如此,第一传送带11上的物料即可通过第三传送带移送到第二传送带21上。而当需要将第四传送带上的物料运载至第三传送带时,升降组件带动辊筒上升至与第四传送带等高。第四传送带上的物料即传送至辊筒上。之后升降组件带动辊筒组件下降,当辊筒的高度低于第三传送带时,物料即位于第三传送带上。如此,第三传送带移动,即可将该物料移送至第一传送带11或第二传送带21上。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0,第一传送带11设置在第一支架10上,第一支架10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件12,第一传送带11位于两个第一限位件12之间。第一限位件12可以对第一传送带11上的物料进行限位。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支架20,第二传送带21设置在第二支架20上,第二支架20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件22,第二传送带21位于两个第二限位件22之间。第二限位件22可以对第二传送带21上的物料进行限位。第四传送组件包括第四支架40,第四传送带设置在第四支架40上,第四支架40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三限位件,第四传送带位于两个第三限位件之间。第三限位件可以对第四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限位。第三传送带具有两个,辊筒具有三个。滚筒与第三传送带交错设置。如此,可保证辊筒下降时,物料落在第三传送带上,如此,整体结构更为稳定。辊筒的长度与第三传送带的传输段的长度相同。如此,辊筒组件与第三传送组件可以配合的更紧凑。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50,第一驱动源为气缸。辊筒组件包括支撑架51,辊筒52安装在支撑架51上,气缸驱动支撑架51上下移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第四传送组件、辊筒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一端与第一传送带对接,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对接;/n所述辊筒组件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辊筒,所述辊筒与所述第三传送带交错设置,所述辊筒组件的传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辊筒组件上升以与第四传送组件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向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第四传送组件、辊筒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一端与第一传送带对接,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对接;
所述辊筒组件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辊筒,所述辊筒与所述第三传送带交错设置,所述辊筒组件的传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辊筒组件上升以与第四传送组件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两个第一限位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传送带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