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取货柜及配货系统,其中,取货柜包括主体、第一监测装置以及警示装置,主体具有由顶壁、底壁以及两个侧壁围合形成的用于提取货物的前开口以及用于存放货物的后开口;第一监测装置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的靠近后开口的一侧,用于监测是否有异物通过;警示装置与第一监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有异物通过时发出第一警示信号。当有异物通过时,能够被监测装置监测到并发出警示信号,避免在取货过程中因误触货物运输装置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货柜及配货系统
本公开涉及仓储运输
,具体地,涉及一种取货柜及配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仓储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的货物交接流程,即无人仓储项目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无人仓储项目中,将货架上的货物暂时存放至取货柜的过程,将全部由中央控制系统配合自动化的货物输送装置完成,然后再由取货人员将货物取走并配送至客户手中。随着订单量的增加,取货人员取货的过程和将货物存放至取货柜的过程可能同时在进行,并且为提高货物的交接效率,同一时间还可能有多个货物输送装置在同时快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取货人员在取货过程中容易误触货物运输装置,从而引发安全隐患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货柜以及应用该取货柜的配货系统,能够应用于无人仓储中,提高在自动化交接货物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取货柜,包括用于暂存货物的柜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位包括:主体,包括顶壁、底壁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以及两个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有用于提取货物的前开口以及用于存放货物的后开口;第一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壁的靠近所述后开口的一侧,用于监测是否有异物通过;以及警示装置,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有异物通过时发出第一警示信号。可选地,所述柜位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柜位是否存有货物的第二监测装置,所述第二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警示装置与所述第二监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柜位空仓时发出第二警示信号,和/或在所述柜位有货物时发出第三警示信号。可选地,所述柜位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柜位是否满仓的第三监测装置,所述第三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后开口的一侧,所述警示装置与所述第三监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柜位满仓时发出第四警示信号。可选地,所述第三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的前侧。可选地,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和所述第三监测装置中的至少一者为红外对射光栅,所述红外对射光栅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上。可选地,所述警示装置包括状态指示灯。可选地,所述状态指示灯安装在所述顶壁,并设置在所述顶壁的靠近所述前开口的一侧。可选地,所述底壁构造为由后向前向下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底壁的靠近所述前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朝向所述顶壁方向延伸的挡板。可选地,所述挡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可选地,所述取货柜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前开口的柜门,以及用于监测所述柜门的开启状态的第四监测装置,所述警示装置与所述第四监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柜门处于开启状态且有异物通过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时发出第一警示信号。可选地,所述柜门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柜位内货物状态的视窗,所述视窗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配货系统,包括取货柜、货物运输装置,其中取货柜为上述任意一项的取货柜;货物运输装置设置在所述取货柜的后方,用于将货物送至所述柜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柜位内壁的靠近后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监测装置,第一监测装置与警示装置连接,当有异物通过时,能够被第一监测装置监测到,并发出第一警示信号,以避免在取货的过程中因误触货物运输装置引发安全隐患,保障取货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取货柜的柜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取货柜的柜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取货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取货柜10柜位1主体11顶壁12底壁13侧壁14前开口15后开口2第一监测装置3警示装置4第二监测装置5第三监测装置6挡板7柜门71视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前”、“后”是根据取货柜使用时的状态所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不表示任何顺序及重要性,而是用于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另外,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货柜100,该取货柜100包括用于暂存货物的多个柜位10。取货柜100可以由多个柜位10通过上下层叠或者并排的形式排布,或者如图3所示以阵列的形式排布,以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货物。取货柜100可以为多个具有相同大小的柜位10组成,也可以由不同大小的柜位10组成,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货物。如图1所示,柜位10包括主体1、第一监测装置2以及警示装置3。其中,主体1包括顶壁11、底壁1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3,顶壁11、底壁12以及两个侧壁13围合形成有用于提取货物的前开口14以及用于存放货物的后开口15。本公开的取货柜100能够用于自动化的货物交接流程,即用于无人仓储,可以应用在快递、物流行业。在无人仓储中,本公开的取货柜100构成配货系统的一部分,该配货系统还可以包括货物输送装置。取货柜100的用于交接存放货物的后开口15面向货物输送装置。货物输送装置可以是能够在多个柜位10之间来回穿梭以将货物输送到不同柜位10中的穿梭小车。在取货柜100的后开口15一侧可以设置有桁架结构,桁架结构上设置有滑轨,穿梭小车能够在滑轨上滑行以输送货物。货物输送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柜位10中货物的状态或者订单的信息动作至对应的柜位10,将货物交接存放至对应的柜位10中。第一监测装置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的靠近后开口15的一侧,用于监测是否有异物通过,这里为了描述方便,本公开将能够被第一监测装置2监测到有异物通过的位置定义为安全位置,该安全位置位于靠近后开口15处。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第一监测装置2设置在侧壁13上,或者也可以根据柜位10的结构和布局将第一监测装置2设置在顶壁11和底壁12上。警示装置3与第一监测装置2连接,用于在有异物通过安全位置时发出第一警示信号。第一监测装置2可以紧邻后开口15的位置进行设置,或者如图1所示,距离后开口15位置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及的“异物”是用于区别于正常入柜的货物,例如取货人员的手部或者其他任何能够伸入到柜位10中的物体,取货人员在该安全位置以内拿取货物不会导致与货物输送装置干涉而造成安全隐患。本公开实施例对区分异物和正常的货物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第一监测装置2的具体形式来设置。以下述的第一监测装置2为红外对射光栅的实施方式为例,由于货物正常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货柜,包括用于暂存货物的柜位(10),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位(10)包括:/n主体(1),包括顶壁(11)、底壁(1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3),所述顶壁(11)、所述底壁(12)以及两个所述侧壁(13)围合形成有用于提取货物的前开口(14)以及用于存放货物的后开口(15);/n第一监测装置(2),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内壁的靠近所述后开口(15)的一侧,用于监测是否有异物通过;以及/n警示装置(3),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2)连接,用于在有异物通过时发出第一警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货柜,包括用于暂存货物的柜位(10),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位(10)包括:
主体(1),包括顶壁(11)、底壁(1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3),所述顶壁(11)、所述底壁(12)以及两个所述侧壁(13)围合形成有用于提取货物的前开口(14)以及用于存放货物的后开口(15);
第一监测装置(2),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内壁的靠近所述后开口(15)的一侧,用于监测是否有异物通过;以及
警示装置(3),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2)连接,用于在有异物通过时发出第一警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位(10)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柜位(10)是否存有货物的第二监测装置(4),所述第二监测装置(4)设置在所述侧壁(13)的靠近所述底壁(12)的一侧,所述警示装置(3)与所述第二监测装置(4)连接,用于在所述柜位(10)空仓时发出第二警示信号,和/或在所述柜位(10)有货物时发出第三警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位(10)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柜位(10)是否满仓的第三监测装置(5),所述第三监测装置(5)设置在所述侧壁(13)的靠近所述后开口(15)的一侧,所述警示装置(3)与所述第三监测装置(5)连接,用于在所述柜位(10)满仓时发出第四警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监测装置(5)设置在所述第一监测装置(2)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凯,谷海悦,郭艳,未杏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