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饮料包装盒,包括有组成包装盒体的纸质袋体和纸质外框,纸质袋体的上部设有吸管插入口并粘接有上密封条,纸质袋体的下部设有可视窗口并粘接有下密封条,纸质袋体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呈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气囊;纸质外框的前侧连接有围绕在纸质袋体四周的纸质溢流环,纸质外框的前侧连接有连通纸质袋体和纸质溢流环的多个纸质溢流管,纸质外框的底端为中部有折痕的张口式结构,纸质外框的底端在其张口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降低了包装成本,更加卫生,可视性强,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碰撞、挤压而造成的变形、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化饮料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视化饮料包装盒。
技术介绍
顾名思义,饮料包装盒是指用于包装碳酸饮料、果蔬汁、奶类、矿泉水及纯净水、酒、茶饮、及咖啡等的容器。现有饮料包装盒的主体结构大多为“棱角分明”的长方体形结构,不仅占用空间大,增加了包装成本,而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发生相互碰撞和挤压,极易导致包装盒发生变形,甚至是产生破损,影响了包装盒的外观完整性,在插入吸管进行饮用时,有时会发生自然外溢和泄漏,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心态和观感,从而给产品造成负面的影响。另外,也有一些饮料包装,即袋装结构,虽然占用空间小,包装成本很低,但是抗压性能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视化饮料包装盒。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视化饮料包装盒,包括有充装有饮料的纸质袋体和连接在纸质袋体四周的纸质外框,所述的纸质袋体和纸质外框组成包装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袋体的上部设有吸管插入口并粘接有上密封条,纸质袋体的下部设有可视窗口并粘接有下密封条,纸质袋体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呈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气囊;所述纸质外框的前侧连接有围绕在所述纸质袋体四周的纸质溢流环,纸质外框的前侧连接有连通所述纸质袋体和纸质溢流环的多个纸质溢流管,纸质外框的底端为中部有折痕的张口式结构,纸质外框的底端在其张口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气囊。所述的可视化饮料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外框的顶部连接有纸质提手。所述的可视化饮料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第一气囊分别呈横向对应分布于所述纸质袋体的前、后侧。所述的可视化饮料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第二气囊分别呈竖向对应分布于所述纸质外框的底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主体结构采用纸质袋体和连接在袋体四周的纸质外框,摒弃了原有“棱角分明”的长方体形结构,强度可靠,占用空间小,降低了包装成本。2、本技术在纸质袋体的上部设有吸管插入口并粘接有上密封条,更加卫生,同时在纸质袋体的下部设有可视窗口并粘接有下密封条,增加了产品的可视性,使得产品更为人性化。3、本技术在纸质袋体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气囊,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在纸质外框的前侧设有纸质溢流环,其与纸质袋体通过纸质溢流管相连通,在整个包装盒受到撞击、挤压时,纸质袋体收缩,其内的饮料溢流至纸质溢流环内;在整个包装盒不再受到撞击、挤压时,纸质袋体自然膨胀复位,纸质溢流环内的饮料回流至纸质袋体内,使得整个包装盒能够自适应的改变形态,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碰撞、挤压而造成的变形、破损,甚至是破裂。4、本技术纸质外框的底端为中部有折痕的张口式结构,使得整个包装盒能够“站立”,方便了运输和存放,同时在张口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气囊,既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又能够提高“站立”时的稳定性,不会发生倾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可视化饮料包装盒,包括有充装有饮料的纸质袋体1和连接在纸质袋体1四周的纸质外框2,纸质袋体1和纸质外框2组成包装盒体,纸质袋体1的上部设有吸管插入口3并粘接有上密封条4,纸质袋体1的下部设有可视窗口5并粘接有下密封条6,纸质袋体1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呈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气囊7;纸质外框2的前侧连接有围绕在纸质袋体1四周的纸质溢流环8,纸质外框2的前侧连接有连通纸质袋体1和纸质溢流环8的多个纸质溢流管9,纸质外框2的底端为中部有折痕12的张口式结构,纸质外框2的底端在其张口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气囊10。本技术中,纸质外框2的顶部连接有纸质提手11。多个第一气囊7分别呈横向对应分布于纸质袋体的前、后侧。多个第二气囊10分别呈竖向对应分布于纸质外框的底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中,纸质袋体1和纸质外框2组成包装盒体,摒弃了原有“棱角分明”的长方体形结构,占用空间小,降低了包装成本。纸质袋体1的上部设有吸管插入口3并粘接有上密封条4,更加卫生,同时纸质袋体1的下部设有可视窗口5并粘接有下密封条6,增加了产品的可视性,使得产品更为人性化。纸质袋体1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气囊7,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同时纸质外框2的前侧设有纸质溢流环8,其与纸质袋体1通过多个纸质溢流管9相连通,在整个包装盒受到撞击、挤压时,纸质袋体1发生收缩,其内的饮料溢流至纸质溢流环8内;在整个包装盒不再受到撞击、挤压时,纸质袋体1自然膨胀复位,纸质溢流环8内的饮料回流至纸质袋体1内,使得整个包装盒能够自适应的改变形态,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碰撞、挤压而造成的变形、破损,甚至是破裂。纸质外框2的底端为中部有折痕12的张口式结构,使得整个包装盒能够“站立”,方便了运输和存放,同时在张口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气囊10,既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又能够提高“站立”时的稳定性,不会发生倾倒。饮用时,撕开上密封条4,露出吸管插入口3,将吸管扎入吸管插入口3并插入纸质袋体1即可。本技术选用的上密封条4和下密封条6均具有优异的剥离强度,粘聚力强,表面张力低,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和稳定性。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饮料包装盒,包括有充装有饮料的纸质袋体和连接在纸质袋体四周的纸质外框,所述的纸质袋体和纸质外框组成包装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袋体的上部设有吸管插入口并粘接有上密封条,纸质袋体的下部设有可视窗口并粘接有下密封条,纸质袋体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呈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气囊;所述纸质外框的前侧连接有围绕在所述纸质袋体四周的纸质溢流环,纸质外框的前侧连接有连通所述纸质袋体和纸质溢流环的多个纸质溢流管,纸质外框的底端为中部有折痕的张口式结构,纸质外框的底端在其张口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气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饮料包装盒,包括有充装有饮料的纸质袋体和连接在纸质袋体四周的纸质外框,所述的纸质袋体和纸质外框组成包装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袋体的上部设有吸管插入口并粘接有上密封条,纸质袋体的下部设有可视窗口并粘接有下密封条,纸质袋体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呈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气囊;所述纸质外框的前侧连接有围绕在所述纸质袋体四周的纸质溢流环,纸质外框的前侧连接有连通所述纸质袋体和纸质溢流环的多个纸质溢流管,纸质外框的底端为中部有折痕的张口式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梦迪,丁涛,杨雪,
申请(专利权)人: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