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33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负载盘、压缩机构和天板;负载盘由顶升气缸驱动;压缩机构包括若干第一压缩气缸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压缩气缸组成;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循环相间设置;天板为一圆弧板,天板的圆心与负载盘的圆心重叠,天板通过翻转机构开合,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转轴和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天板上,一端设置在转轴上;转轴由翻转电机驱动。该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更换工装治具,可以对不同直径的气囊压缩、或生产不同直径的压缩气囊;通过该装置的气囊折叠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实现主驾驶气囊的全自动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囊折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交通安全事故也在不断增加,而交通安全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气囊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上使用的气囊主要类型有5种:安装于驾驶位方向盘内的主驾驶气囊、安装于副驾驶位的副驾驶气囊、安装于乘员膝部的膝部气囊,安装于车门上侧的帘式气囊,安装于头部侧面的侧气囊,这些气囊需要安装在专用的型腔内,在汽车发生危险时充气撑开,保护乘车人员安全。现有主驾驶位气囊的折叠过程中,通常是以有序折叠模式生产,工艺要求复杂繁琐,折叠时所采用需要多台设备配套才能完成;生产不同直径的气囊,需要更换不同的工装治具,应用范围窄。现有折叠方式工艺具有要求复杂、工装治具多样、多台设备组合完成,耗时长,增加人工成本,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设备结构简单,不需要更换工装治具,可以对不同直径的气囊压缩、或生产不同直径的压缩气囊;该装置用于气囊折叠的工艺简单,多点多次挤压折叠,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主驾驶气囊的全自动折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操作平台,还包括负载盘、压缩机构和天板;所述负载盘设置在操作平台上,所述操作平台上具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负载盘直径不大于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所述的负载盘由顶升气缸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包括若干第一压缩气缸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压缩气缸组成;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循环相间设置;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的端部形成同心圆,同心圆的圆心与负载盘的圆心重叠;所述天板为一圆弧板,所述天板的圆心与负载盘的圆心重叠,所述天板通过翻转机构开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转轴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天板上,一端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由翻转电机驱动;所述天板上同轴设有第二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的直径不小于负载盘的直径。该种新型折叠装置结构简单,取消了工装治具,可以针对不同直径的气囊进行压缩折叠,也可以生产出不同直径的折叠气囊,使用便捷;采用星型折叠的方式,采用无序折叠的方式将气囊变成有序形态,从初步膨胀形态折叠成多角形,最后挤压成圆柱体,在同一设备上即可完成,设备间配合便捷;天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气囊折叠时向上方膨胀,折叠压缩的气囊质量高;折叠后的气囊可以自动顶出,实现气囊折叠的全自动生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气缸的活塞头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压缩气缸的活塞头为弧形台结构,所述第二压缩气缸活塞头内置微型夹紧气缸,通过内置微型夹紧气缸,在安放气囊时把气囊边缘塞进负载盘时夹紧,有效防止折叠时脱出,提高气囊折叠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分别具有8个,控制初步折叠后的气囊为八角形,既能保证多点多次折叠压缩的美观性,又避免过多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布局时伸缩运动相互间的影响。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气缸上设有第一色块检测仪,所述第二压缩气缸上设有第二色块检测仪。采用第一色块检测仪和第二色块检测仪,可以在线监测待折叠压缩的气囊是否放置到位,提高气囊后续压缩时的准确性和良品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天板外周设有旋转压紧气缸;所述转轴上设有角度传感器。设置的旋转压紧气缸,在天板盖合时通过上压板压紧天板,防止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折叠气囊时受力翻开,在天板需要打开时,旋转压紧气缸向上松开,后压紧头旋转让开空间,便于天板打开,可以提高气囊折叠时的稳定性;设置的角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天板开合角度,检测天板是否放置到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气缸分别由对应的第一电磁阀单独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气缸分别由对应的第二电磁阀单独控制。每个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分别采用对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单独控制,可以避免电磁阀进出气时残压对压缩气缸一致性的影响,保证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的平稳输出。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顶升气缸、压缩机构、翻转电机、旋转压紧气缸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机架上。设置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在线监控或远程控制,简化操作,实现自动化生产。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靠近转轴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固定,支撑杆上平面还具有限定板,所述限定板与操作平台平行。支撑杆用于支撑翻转后的天板,并通过水平设置的限定板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降低转轴的支承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采用上述的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对气囊进行折叠,其折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气囊受入,检查天板是否为打开状态,天板打开后,将待折叠的气囊放入负载盘中,气囊的外围边对应塞入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内侧凹槽中;气囊塞入位置由第一色块检测仪和第二色块检测仪检测;S2,天板盖合,当第一色块检测仪和第二色块检测仪检测气囊放入指定位置后,控制系统控制翻转电机转动,将天板盖合在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上平面上,角度传感器检测天板盖合状态;S3,气囊压缩折叠,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每个第一电磁阀同时进出气,从而控制第一压缩气缸同时向圆心运动,将待折叠气囊初步折叠成八角形;控制系统再次控制每个第二电磁阀同时进出气,从而控制第二压缩气缸同时向圆心运动,将八角形的气囊折叠挤压成圆柱体;S4,折叠气囊顶出,控制系统控制顶升气缸向上运动,将设置在负载盘上已压缩成圆柱体的气囊从天板上的第二通孔顶出,后采用搬运装置转移;S5,天板打开,控制系统控制翻转电机翻转,将天板打开,并送至支撑杆处暂停,角度传感器检测天板完全打开,气囊折叠完成。进一步的,所述S2天板盖合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旋转压紧气缸转动,旋转压紧气缸上压板将天板锁紧;所述S5天板打开时,控制系统控制旋转压紧气缸松开转动,旋转压紧气缸上压板远离天板上表面。该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工艺简单,采用多点多次挤压折叠,折叠时不存在残压对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运动时影响,生产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主驾驶气囊的全自动折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新型折叠装置结构简单,取消了工装治具,可以针对不同直径的气囊进行压缩折叠,也可以生产出不同直径的折叠气囊,使用便捷;采用星型折叠的方式,采用无序折叠的方式将气囊变成有序形态,从初步膨胀形态折叠成多角形,最后挤压成圆柱体,在同一设备上即可完成,设备间配合便捷;天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气囊折叠时向上方膨胀,折叠压缩的气囊质量高;折叠后的气囊可以自动顶出,实现气囊折叠的全自动生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初步折叠后的气囊为八角形,既能保证多点多次折叠压缩的美观性,又避免过多第一压缩气缸和第二压缩气缸布局时伸缩运动相互间的影响;采用第一色块检测仪和第二色块检测仪,可以在线监测待折叠压缩的气囊是否放置到位,提高气囊后续压缩时的准确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上的操作平台(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盘(2)、压缩机构(3)和天板(4);所述负载盘(2)设置在操作平台(12)上,所述操作平台(12)上具有第一圆形通孔(13),所述负载盘(2)直径不大于第一圆形通孔(13)的直径;所述的负载盘(2)由顶升气缸(21)驱动;/n所述压缩机构(3)包括若干第一压缩气缸(31)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压缩气缸(32)组成;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循环相间设置;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的端部形成同心圆,同心圆的圆心与负载盘(2)的圆心重叠;/n所述天板(4)为一圆弧板,所述天板(4)的圆心与负载盘(2)的圆心重叠,所述天板(4)通过翻转机构开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41)、转轴(42)和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一端固定连接在天板(4)上,一端设置在转轴(42)上;所述转轴(42)由翻转电机(41)驱动;所述天板(4)上同轴设有第二圆形通孔(44),第二圆形通孔(44)的直径不小于负载盘(2)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上的操作平台(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盘(2)、压缩机构(3)和天板(4);所述负载盘(2)设置在操作平台(12)上,所述操作平台(12)上具有第一圆形通孔(13),所述负载盘(2)直径不大于第一圆形通孔(13)的直径;所述的负载盘(2)由顶升气缸(21)驱动;
所述压缩机构(3)包括若干第一压缩气缸(31)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压缩气缸(32)组成;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循环相间设置;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的端部形成同心圆,同心圆的圆心与负载盘(2)的圆心重叠;
所述天板(4)为一圆弧板,所述天板(4)的圆心与负载盘(2)的圆心重叠,所述天板(4)通过翻转机构开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41)、转轴(42)和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一端固定连接在天板(4)上,一端设置在转轴(42)上;所述转轴(42)由翻转电机(41)驱动;所述天板(4)上同轴设有第二圆形通孔(44),第二圆形通孔(44)的直径不小于负载盘(2)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气缸(31)的活塞头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压缩气缸(32)的活塞头为弧形台结构,所述第二压缩气缸(32)活塞头内置微型夹紧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舟蒋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昌瑞汽车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