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永平专利>正文

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831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本体和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位于车身上;容置空间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容置空间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支架,车灯本体通过安装支架与车灯控制系统连接;车灯本体与开口顶部之间、车灯本体与开口底部之间均具有垂直距离,车灯本体与开口之间具有水平距离;开口上边缘的位置与车灯本体的顶部位置齐平,以使所车灯本体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的开口向远方照射的过程中,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顶部遮蔽,以致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于直射范围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辆夜间行驶中,由于减少了刺眼的光线向上方发射,从而不会对对面车辆驾驶员造成眩目影响,可应用于家用轿车、货车、客运车、摩托车等车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汽车照明的
,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驾驶员在夜间行驶中,往往会开启汽车的前灯,拓宽视野,但是对于对面行驶的车辆,会被车灯的高亮度强光照射,让人眼花目眩,容易造成对路面和前方障碍物、行人、车辆等的辨认不清,进而发生交通事故。现有的一些防眩目的安全车灯,如:在现有的车灯上设置有挡光板,这种方式,受挡光板长度的制约,即:挡光板太长会影响安全行驶,挡光板太短挡光效果差,或如一些对车灯灯罩进行改造,由于灯罩的材质不同,其反射率、折射率均需经过特定计算,各类车体车灯安装不同,设计不同,受上述影响影响防眩目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眩目效果较好的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及车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本体、用于嵌入式安装车灯本体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位于车身上;所述容置空间的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容置空间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车灯本体通过安装支架与车灯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车灯本体与开口顶部之间、所述车灯本体与开口底部之间均具有垂直距离,所述车灯本体与开口之间具有水平距离;以使所述车灯本体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的开口向远方照射时,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顶部遮蔽,以致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于车灯本体的发光直射范围之外。优选地,所述开口的上边缘与车灯本体的顶部在水平方向上齐平。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开口的上边缘位置低于车灯本体的顶部位置。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为倾斜状,其倾斜角为钝角。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底部的水平长度小于容置空间顶部的水平长度。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车灯控制系统,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灯系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包括了车灯本体和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后端设置有安装支架;本技术中的车灯本体通过安装支架与车灯控制系统连接,实现了灯光的开启与调节;具体地,所述车灯本体与开口顶部之间、车灯本体与开口底部之间均具有垂直距离,所述车灯本体与开口之间具有水平距离,当车灯本体开启后,一方面使得发出的光线能够有较大的照射范围,另一方面使得车灯本体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的开口向远方照射时,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顶部遮蔽,以致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于车灯本体直射范围之外,减少对对面车辆驾驶员的视线的眩目影响,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实验、防眩目效果很好、实用性强。2、本技术中,所述开口的上边缘与车灯本体的顶部在水平方向上齐平,使得车灯本体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的开口向远方照射的过程中,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顶部遮蔽,保证车灯本体发出的光线射向前方和下方地面,进一步减少了对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眩目影响,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3、本技术中,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开口的上边缘位置低于车灯本体的顶部位置,使得车灯本体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的开口向远方照射的过程中,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上边缘遮蔽,使得射向前方的光线在行驶方向上,向地面方向延伸,进一步减少了对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眩目影响,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4、本技术中,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为倾斜状,其倾斜角为钝角;或所述容置空间底部的水平长度小于容置空间顶部的水平长度,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获得较大的地面视线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车灯本体,2为容置空间,3为开口,4为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技术是本技术的一部分技术,而不是全部的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技术,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所述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及车辆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如图1所示,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本体1、用于嵌入式安装车灯本体1的容置空间2,所述容置空间2位于车身上;所述容置空间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3,所述容置空间2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车灯本体1通过安装支架4与车灯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顶部之间、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底部之间均具有垂直距离,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之间具有水平距离;以使所述车灯本体1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2的开口3向远方照射时,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顶部遮蔽,以致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于车灯本体1的发光直射范围之外。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如上述的车灯系统。本技术中的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包括了车灯本体1和容置空间2,所述容置空间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3、后端设置有安装支架4;本技术中的车灯本体1通过安装支架4与车灯控制系统连接,实现了光线的开启与调节;具体地,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顶部之间、车灯本体1与开口3底部之间均具有垂直距离,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之间具有水平距离,一方面使得当车灯本体1开启后,发出的光线能够有较大的照射范围,另一方面使得车灯本体1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2的开口3向远方照射的时,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顶部遮蔽,以致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于车灯本体1的发光直射范围之外,减少对对面车辆驾驶员的视线的眩目影响,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实验、防眩目效果很好、实用性强。为获得较好的照射范围,其车灯本体1与开口3顶部之间、车灯本体1与开口3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之间的水平距离,均可以根据实际车辆的形状进行调节。实施例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实施例二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较,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开口3的上边缘与车灯本体1的顶部在水平方向上齐平。本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辆,与实施例一中的车辆相比较,区别在于: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如本实施例二所述的车灯系统。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嵌入式安装车灯本体(1)的容置空间(2),所述容置空间(2)位于车身上;/n所述容置空间(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3),所述容置空间(2)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车灯本体(1)通过安装支架(4)与车灯控制系统连接;/n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顶部之间、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底部之间均具有垂直距离,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之间具有水平距离;以使所述车灯本体(1)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2)的开口(3)向远方照射时,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顶部遮蔽,以致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于车灯本体(1)的发光直射范围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防眩目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嵌入式安装车灯本体(1)的容置空间(2),所述容置空间(2)位于车身上;
所述容置空间(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3),所述容置空间(2)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车灯本体(1)通过安装支架(4)与车灯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顶部之间、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底部之间均具有垂直距离,所述车灯本体(1)与开口(3)之间具有水平距离;以使所述车灯本体(1)发出的光线在穿过容置空间(2)的开口(3)向远方照射时,射向上方的光线被容置空间的顶部遮蔽,以致对面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于车灯本体(1)的发光直射范围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孟永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