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31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属于车用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拉手,其设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侧部设置有支撑孔;固定座,其设置在安装凹槽内,并且固定座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对准支撑孔;销轴,其穿过铰接孔以及支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装配方便的顶棚拉手,并且其装配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顶棚拉手
本技术属于车用零部件
,涉及一种车用顶棚拉手。
技术介绍
顶棚拉手是车辆顶棚上的拉手,一般情况下,乘员可以直接拉住顶棚拉手从而支撑其身体,而目前的顶棚拉手一般为转动类型,当辅助拉手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其拉手贴靠在顶棚壁面上,需要使用该顶棚拉手时,转动该顶棚拉手,从而使乘员能够握持。这种可转动的顶棚拉手一般呈U形,其两端设置有销轴,通过销轴铰接在车辆顶棚上,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18001999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辅助拉手,包括铰链、簧盒和卷簧。铰链设置有由轴状突起和销钉构成的转动轴。轴状突起与铰链一体方式形成。独立于铰链形成销钉。簧盒分别保持在设置于铰链的凹部中。卷簧介由簧盒在用于将铰链容纳进铰链保持凹部的方向驱策铰链,铰链保持凹部设置于辅助拉手。上述的拉手,实际上是在铰链(安装支架)的端部设置销轴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在安装时非常的麻烦,由于铰链的侧部存在凸出的销轴结构,所以很难装入到拉手的安装腔中;此外,由于这种拉手的结构原因,导致现有的顶棚拉手在装配时费时费力,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顶棚拉手。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包括:拉手,其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侧部形成有支撑孔;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并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对准所述支撑孔;销轴,其穿过所述铰接孔以及所述支撑孔,并且所述拉手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固定座铰接。较佳的,所述支撑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部上,所述固定座上形成有两个铰接支架,所述铰接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铰接支架上,两个所述铰接支架分别靠近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壁,所述销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销轴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铰接孔以及两个所述支撑孔。较佳的,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身连接从而使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身上。较佳的,所述销轴上设置有锁定键,所述铰接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铰接孔连通的键槽,当所述销轴穿设到所述铰接孔内时所述锁定键嵌设到所述键槽内从而使所述销轴与所述铰接支架固定连接。较佳的,所述销轴的端面上设置有嵌设块,所述铰接支架呈板状结构并且内侧壁上开设有嵌设槽,所述嵌设块嵌设在所述嵌设槽内。较佳的,所述销轴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支撑孔内设置有定位轴,当所述销轴穿设至所述支撑孔内时所述定位轴穿设至所述定位孔内。较佳的,两个所述铰接支架之间设置有簧盒,所述簧盒包括盒盖、盒体以及扭簧,所述盒盖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且所述扭簧的两端与所述盒体以及所述盒盖连接,所述盒盖以及所述盒体的末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销轴连接。较佳的,两个所述销轴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槽以及弧形限位块,所述盒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环形槽以及联动块,所述安装凹槽内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连接块嵌设在所述连接槽从而使所述盒盖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从而使所述盒体可转动的与另一所述销轴连接,所述联动块嵌设在所述联动槽内从而使所述盒体与所述拉手联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这种结构的顶棚拉手,结构非常的巧妙,将销轴与固定座分离,先将固定座安装到安装凹槽内,然后再装入销轴使得两者铰接,从而使顶棚拉手在装配时难度更低,更加的省力方便,并且这种顶棚拉手在装配时效率更高,装配时不会引起产品损伤。2、采用两个销轴进行活动装配的结构,其并不是简单的将铰接位置设定成两个相同的结构,而是根本性的改变拉手与固定座的连接方式以及安装方式,固定座与安装凹槽只需要保留很小的间隙就能够装配,并且这种结构能够使固定座很方便的装配到安装凹槽内,所以具备自动化装配的基础,不仅大幅度降低人工装配的难度,还能够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并且装配精度高,能够先将固定座装配到位,然后再通过两个销轴进行铰接,非常的合理巧妙。3、通过在销轴的内端面设置嵌设块,并在铰接支架的内侧面开设嵌设槽的结构,能够在没有连接件的基础上实现销轴的固定,只需要将销轴彻底顶入到铰接孔内,就能够防止销轴滑出,整个过程非常的简单方便,大大降低顶棚拉手的装配难度,使得整个装配过程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实现。4、装配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装配效果与装配精度都很好,不仅可以利用人工操作来实现上述装配方法,还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这种装配方法,所以该装配方法的适用性很强,操作也很简单。5、销轴与固定座形成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制造问题,其将轴销设置成可拆卸的独立式结构,使得销轴的设计尺寸可以做到6-8mm,大大提升了结构强度并可以承受2000N的拉力和使用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不损坏和变形。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完全可以一个强壮成人的单体重量。6、结构零件设计精巧,不会造成变形、弯曲,而且都是单独销轴和装配孔位配合类似于独立悬挂的设计概念,大大提升了零件的合格率和使用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用顶棚拉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用顶棚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座与簧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销轴与铰接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销轴与簧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簧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顶棚拉手的装配方法的流程框图。图中,100、拉手;110、安装凹槽;120、支撑孔;130、定位轴;140、联动槽;200、固定座;210、铰接孔;220、铰接支架;221、键槽;222、嵌设槽;230、固定支架;300、销轴;310、锁定键;320、嵌设块;330、定位孔;340、连接槽;350、弧形限位块;400、簧盒;410、盒盖;411、连接块;420、盒体;421、环形槽;422、联动块;430、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包括:拉手100、固定座200以及销轴300,其相对于现有的车用顶棚拉手而言,具有便于装配的优点。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车用顶棚拉手,实际上也具有拉手本体以及固定基座,其中,固定基座上具有轴状凸起,该轴状凸起与固定基座是一体连接的,两者无法拆卸。而要将固定基座与拉手本体铰接在一起,则需要使固定基座的两侧形成轴状凸起,然后通过轴状凸起穿设到拉手本体的轴孔中,但是因为轴状凸起的原因,固定基座是很难装配进拉手本体内的,现有的装配方法也仅仅是通过强行挤压才能够将固定基座装配到拉手本体内,这样不仅容易损坏产品,在装配时也非常的麻烦。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结构原因导致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特地提供了一种将销轴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拉手,其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拉手呈U形结构,并且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均形成有支撑孔;/n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并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对准所述支撑孔;/n销轴,其穿过所述铰接孔以及所述支撑孔,并且所述拉手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固定座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手,其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拉手呈U形结构,并且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均形成有支撑孔;
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并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对准所述支撑孔;
销轴,其穿过所述铰接孔以及所述支撑孔,并且所述拉手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固定座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部,所述固定座上形成有两个铰接支架,所述铰接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铰接支架上,两个所述铰接支架分别靠近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壁,所述销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销轴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铰接孔以及两个所述支撑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身连接从而使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身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上设置有锁定键,所述铰接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铰接孔连通的键槽,当所述销轴穿设到所述铰接孔内时所述锁定键嵌设到所述键槽内从而使所述销轴与所述铰接支架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光崔银辉江华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