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野车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27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越野车用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侧和胎面,所述胎面包括中央路地块、胎肋路地块和胎肩路地块,且胎肋路地块、胎肩路地块、中央路地块之间设有第一主沟槽和第二主沟槽,所述胎肋路地块上凸起块和V形折线块交替设置在胎肋上,且左、右胎肋上的凸起块和V形折线块呈旋转对称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中央路地块的折线形结构和凸起块的横向弧状设计可以很好地增强轮胎的抓地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筋使第一主沟槽形成密闭环境,有利于降噪和排淤;胎肋路地块以右侧V形折线块为支点,借助左侧凸起块对内作用力,从而将卡入的石子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野车用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为一种越野车用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正确的使用轮胎不仅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保证行车安全和降低运输成本也有重要的意义。越野轮胎是在越野车辆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越野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目前大多数轮胎的抓地性能一般,轮胎行驶于松软路、水路、沙路及陡坡等时容易卡入淤泥或石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越野车用轮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越野车用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设置在轮胎本体两侧的胎侧和设置在轮胎本体与地面接触部位的胎面,本结构中胎面上设置有多种路地块,以满足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特定需求。胎面包括中央路地块、设置在中央路地块两侧的胎肋路地块和设置在胎肋路地块外侧的胎肩路地块,中央路地块在胎面圆周方向上以折线形结构环绕,胎肋路地块和胎肩路地块之间设有第一主沟槽,胎肋路地块和中央路地块之间设有第二主沟槽,第一主沟槽与第二主沟槽之间不互通,本结构中中央路地块的折线形结构可以增强轮胎在转向过程中的安定性。胎肋路地块包括左侧的凸起块和右侧的V形折线块,凸起块和V形折线块交替设置在胎肋上,凸起块为横向设置的弧状结构,且左、右侧的凸起块分别对应中央路地块内折处,且左、右胎肋上的凸起块和V形折线块呈旋转对称状,本结构中凸起块的横向弧状设计有利于增强轮胎直线行驶的抓地能力,V形折线块增强了胎肋路地块右侧的刚性,胎肋路地块以右侧为支点,借助左侧凸起块对内作用。胎肩路地块外侧与胎侧连接,胎肩路地块在胎面圆周方向上变节距无规则排列产生宽深槽和窄深槽,胎面还包括连接筋,连接筋纵向将两相邻胎肩路地块连接,本结构中的连接筋使第一主沟槽在胎面方向上形成了密闭空间,这有利于防止噪音外泄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进一步的,中央路地块内设有与其轨迹相同的深沟槽,本结构中深沟槽既可以起到排水引流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中央路地块的韧性。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借助中央路地块的折线形结构和凸起块的横向弧状设计可以很好地增强轮胎在不同情况下的抓地能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筋使第一主沟槽形成密闭环境,即有利于防止噪音外泄,同时起到了很好地引流排淤效果;3.本技术中胎肋路地块以右侧V形折线块为支点,借助左侧凸起块对内作用力,从而将卡入的石子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越野车用轮胎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本技术中轮胎胎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胎面,2、胎侧,3、轮胎本体,11、胎肩路地块,12、胎肋路地块,13、中央路地块,14、第一主沟槽,15、第二主沟槽,16、宽深槽,17、窄深槽,18、深沟槽,19、连接筋,121、V形折线块,122、凸起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结合图1对本技术一种越野车用轮胎进行说明:一种越野车用轮胎,包括轮胎本体3、设置在轮胎本体3两侧的胎侧2和设置在轮胎本体3与地面接触部位的胎面1,本结构中胎面1上设置有多种路地块,以满足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特定需求。结合图2、图3对本技术一种越野车用轮胎进行说明:胎面1包括中央路地块13、设置在中央路地块13两侧的胎肋路地块12和设置在胎肋路地块12外侧的胎肩路地块11,中央路地块13在胎面圆周方向上以折线形结构环绕一圈,胎肋路地块12和胎肩路地块11之间设有第一主沟槽14,胎肋路地块12和中央路地块13之间设有第二主沟槽15,第一主沟槽14与第二主沟槽15之间不互通,本结构中中央路地块13的折线形结构可以增强轮胎在转向过程中的安定性。胎肋路地块12包括左侧的凸起块122和右侧的V形折线块121,凸起块122和V形折线块121交替设置在胎肋上,凸起块122为横向设置的弧状结构,且左、右侧的凸起块122分别对应中央路地块13内折处,且左、右胎肋上的凸起块122和V形折线块121呈旋转对称状,本结构中凸起块122的横向弧状设计有利于增强轮胎直线行驶的抓地能力,V形折线块121增强了胎肋路地块12右侧的刚性,胎肋路地块12以右侧为支点,借助左侧凸起块122对内作用。胎肩路地块11外侧与胎侧2连接,胎肩路地块11在胎面1圆周方向上变节距无规则排列产生宽深槽16和窄深槽17,胎面还包括连接筋19,连接筋19纵向将两相邻胎肩路地块11连接,本结构中的连接筋19使第一主沟槽14在胎面方向上形成了密闭空间,这有利于防止噪音外泄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中央路地块13内设有与其轨迹相同的深沟槽18,本结构中深沟槽18既可以起到排水引流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中央路地块13的韧性。实施例,一种越野车用轮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宽深槽16和窄深槽17排列的无序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行驶时产生地噪音。当雨天行驶或经过淤泥路段时,第一主沟槽14左侧折线状搭配右侧直线形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引流效果,淤泥绕第一主沟槽14周向运动最终向行驶后方排出,胎面1两侧的淤泥通过宽深槽16和窄深槽17向外排出。当第二主沟槽15中卡入石子等异物,轮胎转弯过程中凸起块122向中央路地块13内折方向作用,通过凸起块122的弹性变形对嵌入的石子集中作用力。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越野车用轮胎,包括轮胎本体(3)、设置在轮胎本体(3)两侧的胎侧(2)和设置在轮胎本体(3)与地面接触部位的胎面(1),其特征在于:/n所述胎面(1)包括中央路地块(13)、设置在中央路地块(13)两侧的胎肋路地块(12)和设置在胎肋路地块(12)外侧的胎肩路地块(11),且胎肋路地块(12)和胎肩路地块(11)之间设有第一主沟槽(14),胎肋路地块(12)和中央路地块(13)之间设有第二主沟槽(15),/n所述中央路地块(13)在胎面圆周方向上以折线形结构环绕,中央路地块(13)内设有与其轨迹相同的深沟槽(18),/n所述胎肋路地块(12)包括左侧的凸起块(122)和右侧的V形折线块(121),凸起块(122)和V形折线块(121)交替设置在胎肋上,且左、右胎肋上的凸起块(122)和V形折线块(121)呈旋转对称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野车用轮胎,包括轮胎本体(3)、设置在轮胎本体(3)两侧的胎侧(2)和设置在轮胎本体(3)与地面接触部位的胎面(1),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1)包括中央路地块(13)、设置在中央路地块(13)两侧的胎肋路地块(12)和设置在胎肋路地块(12)外侧的胎肩路地块(11),且胎肋路地块(12)和胎肩路地块(11)之间设有第一主沟槽(14),胎肋路地块(12)和中央路地块(13)之间设有第二主沟槽(15),
所述中央路地块(13)在胎面圆周方向上以折线形结构环绕,中央路地块(13)内设有与其轨迹相同的深沟槽(18),
所述胎肋路地块(12)包括左侧的凸起块(122)和右侧的V形折线块(121),凸起块(122)和V形折线块(121)交替设置在胎肋上,且左、右胎肋上的凸起块(122)和V形折线块(121)呈旋转对称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潘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昌丰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