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盗盖印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23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防盗盖印章,包括壳体、单片机、舵机、传动组件、弹簧、印泥板、印章板、传动齿轮、支撑脚以及卡座,所述单片机与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脚通过弹簧连接于壳体,所述卡座通过传动组件与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印泥板支撑于壳体内,所述印章板通过转轴可转动地支撑于壳体的下方端口处,所述支撑脚上设有导向槽,所述转轴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内。有益效果:该智能防盗盖印章通过对舵机的控制达到了对印章的远程控制,有效地防止了盗盖偷盖现象的出现,并且保护了印章,防止了印泥的污染。操作简单方便,削减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盗盖印章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商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盗盖印章。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办公作业领域,印章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印章的保管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现在通常的方法是有专门的办公人员携带保管印章,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是因为时间地点的限制会导致一些损失;另一方面,远程授权盖章装置也逐步研发出来,这种方法便于保管,也克服了专门人员保管不便利的缺点。如公开号为CN200725069U的专利文献公布的一种印章底盖结构及印章,提供了一种底盖结构及印章,印章底盖结构包括有底座和侧壁;侧壁设置于底座的侧边;底座上还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卡槽;底座通过卡槽和印章转轴上的轴套卡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印泥弄脏其他物品,并可防止印泥挥发,同时可以防止脏物污染印泥、携带方便、收缩方便。但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地防止印章被丢失或者盗盖,并且这种印章体积较大,需要人员管理携带,不利于保管,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又如公开号为专利号CN105459651A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防盗印章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盖章模块和控制模块,指纹传输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并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连接盖章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与其他模块电连接;指纹识别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图像数据并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识别与管理,并对盖章模块进行状态检测并发出指令。这种设计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有效地防止了印章的盗用,但是这种设计忽视了盖章操作的简便性,不能很好地保证印泥与印章接触良好,容易造成印章或印泥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印章管理携带不简便并且会出现盗盖偷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防盗盖印章,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智能防盗盖印章,包括壳体、单片机、舵机、传动组件、弹簧、印泥板、印章板、传动齿轮、支撑脚以及卡座,所述单片机与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脚通过弹簧连接于壳体,所述卡座通过传动组件与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印泥板支撑于壳体内,所述印章板通过转轴可转动地支撑于壳体的下方端口处,所述支撑脚上设有导向槽,所述转轴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智能防盗盖印章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竖杆、锥齿轮组以及传动横杆,所述传动竖杆一端与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锥齿轮组与传动横杆传动连接。所述智能防盗盖印章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动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齿。所述智能防盗盖印章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卡座由两个支撑杆与齿条组成,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传动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齿与齿条连接实现与卡座的传动连接。所述智能防盗盖印章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导向槽为含有一段V形迂回部的直槽。所述智能防盗盖印章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转轴为两个,每个转轴的一端固接于印章板的一端面,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于壳体内。所述智能防盗盖印章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印泥板铰接于壳体的顶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智能防盗盖印章通过单片机控制舵机转动,进而控制卡座的垂直运动,达到了远程授权,并且控制盖章的目的。该防盗盖印章不需要人为管理印章,只需要拥有者远程发出指令,就可以控制盖章者的行为,简单高效,操作方便;并且,保证了印章与印泥之间的良好接触,避免了盖章不清晰的情况,很好地保护了印泥和印章,使其不发生污染和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防盗盖印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卡座的齿条与带有齿的传动横杆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支撑脚的导向槽示意图。图4是智能防盗盖印章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防盗盖印章,主要由壳体12、单片机1、舵机2、传动组件9、弹簧4、印泥板5、印章板6、支撑脚8以及卡座11组成。单片机1与舵机2固定于壳体12的顶部。支撑脚8通过弹簧4连接于壳体,弹簧4在用户按压壳体12完成盖章操作后对壳体进行复位。本实施例的壳体12呈圆柱状。卡座12通过传动组件9与舵2机输出轴传动连接。印泥板5支撑于壳体12内,当本实施例的智能防盗盖印章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印泥板5与印章板6处于贴合状态。印章板6通过两个转轴可转动地支撑于壳体的下方端口处,每个转轴的一端与印章板6固接,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于壳体12的内壁。支撑脚8上设有导向槽,转轴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导向槽为含有一段V形迂回部的直槽。转轴随壳体12下移时,转轴经过V形迂回部与槽壁产生摩擦后发生转动使印章板6附有印泥的端面朝下。随着壳体12的进一步下移印章板6的该端面与纸面7紧贴完成盖章的操作。传动组件9主要由传动竖杆、锥齿轮组以及传动横杆组成。传动竖杆一端与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锥齿轮组与传动横杆传动连接,完成传动方向的改变。传动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齿。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卡座12由两个支撑杆与齿条组成。每个支撑杆上设有安装槽,齿条设置于安装槽内。传动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齿与齿条连接实现与卡座的传动连接。本实施例的防盗盖印章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舵机不会发生转动,由于卡座的限位作用印章不能垂直向下移动。用户进行远程控制时,用户发出远程控制指令,单片机的通讯模块接收指令后,控制舵机机转动,传动组件使得卡座上移,印章的壳体可以垂直向下运动,在盖章操作完成后,舵机反向转动,卡座下移,印章又回到非工作状态。这一系列运动就形成了对印章的远程控制。而整个印章的支撑脚也是印章部分的运动轨道,当可以盖章时,印章板的支架通过轨道运动可以达到翻转的目的。本技术的智能防盗盖印章通过单片机控制舵机转动,进而控制卡座的垂直运动,达到了远程授权,并且控制盖章的目的。该防盗盖印章不需要人为管理印章,只需要拥有者远程发出指令,就可以控制盖章者的行为,简单高效,操作方便;并且,保证了印章与印泥之间的良好接触,避免了盖章不清晰的情况,很好地保护了印泥和印章,使其不发生污染和磨损。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防盗盖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单片机、舵机、传动组件、弹簧、印泥板、印章板、传动齿轮、支撑脚以及卡座,所述单片机与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脚通过弹簧连接于壳体,所述卡座通过传动组件与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印泥板支撑于壳体内,所述印章板通过转轴可转动地支撑于壳体的下方端口处,所述支撑脚上设有导向槽,所述转轴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盗盖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单片机、舵机、传动组件、弹簧、印泥板、印章板、传动齿轮、支撑脚以及卡座,所述单片机与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脚通过弹簧连接于壳体,所述卡座通过传动组件与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印泥板支撑于壳体内,所述印章板通过转轴可转动地支撑于壳体的下方端口处,所述支撑脚上设有导向槽,所述转轴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盖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竖杆、锥齿轮组以及传动横杆,所述传动竖杆一端与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锥齿轮组与传动横杆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盗盖印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平严乐张颖孙双龙王月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