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包括预混机料筒以及预混机料筒内设置的搅拌桨。预混机料筒底部为倒角,形成倒角底部,倒角底部包括水平底面以及锥状的倒角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为了保证粉末与其余原料充分混合,采用搅拌桨叶以及特殊结构的预混机料筒,能够有效避免粉末粘附在料筒的边缘死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设备,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塑料改性行业中,通常使用挤出机挤出造粒进行塑料改性。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混、挤出机挤出、水冷、切割造粒等。塑料改性的原料包括:塑胶原料以及多种添加剂。为了使添加剂能够均匀的分散置塑胶原料中,改性造粒前需先经过预混料。常见的做法是将塑胶原料与添加剂一起放入混料机中,进行混料。现有的预混装置包括高混机、低混机等多种装置,其中高混机是使用最广泛的预混装置。高混机主要由混合室、搅拌桨叶、挡板、回转盖、卸料装置和传动装置电机等部分组成。高混机工作时,高速旋转的搅拌桨通过其表面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和侧面对物料的推力,使物料产生沿搅拌桨切线方向的运动;同时,在搅拌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被推向混合室的内壁,并沿内壁向上运动,到达一定高度后,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搅拌桨的中心,然后又被抛起。因此,在混合过程中,混合室内物料的运动实际上是交替经历的螺旋上升与下降运动状态。随着LED行业的兴起,以导热塑料为代表的多填充物料的使用量急剧增加。由于导热塑料粉末填充的含量在40-50%,传统的塑料预混装置已经很难满足导热塑料的制备要求。主要存在如下缺点:由于导热塑料粉末填充大,使用普通的预混装置,易导致粉末粘在预混装置的边缘死角,导致混料不均,最终造成产品性能不均;传统的预混装置混料一段时间后,关闭桨叶电源,打开阀门放料,如果原料中粉末含量较大,会出现粉末与粒料出料不均,粉末粘度较大,粒料粘度小而优先出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解决现有混料装置混料、出料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包括预混机料筒以及预混机料筒内设置的搅拌桨;所述预混机料筒底部为倒角,形成倒角底部,倒角底部包括水平底面以及锥状的倒角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底部为倒锥圆形,向下口径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搅拌桨设置于预混机料筒内底面,包括底部中心轴竖直向上设置的搅拌杆以及搅拌杆上连接的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进一步地,所述上搅拌叶片为可拆卸搅拌桨;所述下搅拌叶片为向上翻折的倒角桨叶;下搅拌桨叶具有与预混机料筒的底部倒角一致的倒角;带有一定倒角的预混机料筒和下搅拌桨叶共同配合作用下,使得在混合物料经过螺旋上升后的下落位置靠近或者位于搅拌桨的中心;上搅拌桨叶和下搅拌叶共同作用下,混合物料进行最大程度的螺旋上升和自由下落。进一步地,下搅拌桨叶包括与底面平行的水平桨叶以及与底部倒角一致的向上翻折的倒角桨叶;倒角桨叶与水平桨叶之间的夹角与预混机料筒底部的倒角角度一致,倒角桨叶与预混机料筒底部的倒角侧面平行且且倒角桨叶长度与倒角侧面高度一致;水平桨叶与预混机料筒底面平行,且水平桨叶长度与混机料筒底面的直径一致;下搅拌桨叶贴合预混机料筒的内底面及底部倒角侧面设置。进一步地,上搅拌桨为可拆卸搅拌桨,包括下层水平搅拌桨和上层斜桨;下层水平搅拌桨的长度与预混机料筒的底部以及下搅拌桨叶相适配,安装于下搅拌桨叶口径内,以最大化长度为原则相配合;上层斜桨向上倾斜地安装于搅拌杆顶部。进一步地,所述预混装置还包括搅拌桨叶控速器,用于控制搅拌桨的旋转速度;搅拌桨叶控速器设置于预混机料筒外部,通过线缆与搅拌桨的驱动电机之间电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搅拌杆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预混机料筒上还设置有与预混机料筒相连通的出料装置;出料装置用于预混完之后放料;出料装置设置于预混机料筒的倒角处;出料装置设置于预混机料筒底部的倒角侧面上,倒角侧面上设置有出料口,出料装置连接于出料口上;出料装置连接于倒角侧面上的口径按最大化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装置为向下倾斜设置的锥形料斗状;出料装置连接于倒角侧面上的口径为倒角侧面的壁面高度;出料装置与倒角侧面的壁面垂直地设置;通过控制搅拌桨搅拌出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为了保证粉末与其余原料充分混合,采用搅拌桨叶以及特殊结构的预混机料筒,能够有效避免粉末粘附在料筒的边缘死角。为解决出料是由于粘度差异导致的粉粒分离,采用特制的出料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出料时搅拌桨叶的旋转速度,使粉末与粒料能够均匀的放出预混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主要包括预混机料筒1,与预混机料筒1相连接并相适用搅拌桨、搅拌桨叶控速器4,与预混机料筒相连通的出料装置5。搅拌桨20包括下搅拌桨叶2和上搅拌桨3。其中,预混机料筒1为筒体结构,一般为圆筒体。本实施例中,预混机料筒1包括设置倒角的倒角底部10,自底面周边向上形成倒角的侧面,使底部10形成倒锥台形结构,向下口径逐渐减小,这种结构有利于强化底部内的搅拌力量,物料势能增大,混合作用更强。设置倒角的底部10包括水平底面11以及锥状的倒角侧面12。搅拌桨设置于预混机料筒1内底部,包括底部中心轴竖直向上设置的搅拌杆6以及搅拌杆上连接的搅拌叶片2、3。其中下搅拌桨叶2为特制桨叶,具体是具有与预混机料筒1的底部倒角一致的倒角,包括与底面11平行的水平桨叶22以及与底部倒角一致的向上翻折的倒角桨叶21,倒角桨叶21与水平桨叶22之间的夹角与预混机料筒底部的倒角角度一致,倒角桨叶21的长度与预混机料筒底部的倒角侧面12长度一致,水平桨叶22的长度与预混机料筒底面直径一致。下搅拌桨叶2可以为三叶、两叶或多叶式,各叶片相对于搅拌杆6中心对称地连接于搅拌杆6四周。下搅拌桨叶2的叶面可以是水平叶面,也可以是倾斜叶面,桨叶叶面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叶面,在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旋桨叶。倒角桨叶21与水平桨叶22之间的夹角与预混机料筒底部10的倒角角度一致,倒角桨叶21与预混机料筒底部10的倒角侧面12平行且倒角桨叶21的长度与倒角侧面12的高度一致。水平桨叶22与预混机料筒底面11平行,且水平桨叶长度与混机料筒底面的直径一致。下搅拌桨叶2贴合预混机料筒1的内底面11及底部倒角侧面12设置。下搅拌桨叶2在预混机料筒1底部形成完全搅拌作用,其搅拌作用和搅拌势能覆盖各死角的物料。上搅拌桨3为可拆卸搅拌桨,包括两层但不限于两层,即下层水平搅拌桨30和上层斜桨31,可根据预混机料筒的高度和物料用量及性质设置多层。各层搅拌桨叶的数量可以是两片或多片,连接于搅拌杆上,各层搅拌桨叶中心对称地排列。搅拌桨叶搅拌桨叶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包括预混机料筒以及预混机料筒内设置的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机料筒底部为倒角,形成倒角底部,倒角底部包括水平底面以及锥状的倒角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粉末填充塑料的预混装置,包括预混机料筒以及预混机料筒内设置的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机料筒底部为倒角,形成倒角底部,倒角底部包括水平底面以及锥状的倒角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底部为倒锥圆形,向下口径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桨设置于预混机料筒内底面,包括底部中心轴竖直向上设置的搅拌杆以及搅拌杆上连接的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叶片为可拆卸搅拌桨;所述下搅拌叶片为向上翻折的倒角桨叶;下搅拌桨叶具有与预混机料筒的底部倒角一致的倒角;
带有一定倒角的预混机料筒和下搅拌桨叶共同配合作用下,使得在混合物料经过螺旋上升后的下落位置靠近或者位于搅拌桨的中心;
上搅拌桨叶和下搅拌叶共同作用下,混合物料进行最大程度的螺旋上升和自由下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搅拌桨叶包括与底面平行的水平桨叶以及与底部倒角一致的向上翻折的倒角桨叶;
倒角桨叶与水平桨叶之间的夹角与预混机料筒底部的倒角角度一致,倒角桨叶与预混机料筒底部的倒角侧面平行且且倒角桨叶长度与倒角侧面高度一致;水平桨叶与预混机料筒底面平行,且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超,万勇军,蔡明辉,李少钦,张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瑞胜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