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设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杆,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杆分别贯穿第一支撑板且与第一支撑板活动套接,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设有打孔机,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的下侧固定设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墙体进行打孔,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室内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房质量的要求也在变高,室内装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程,在进行室内装修时,为满足各个装饰品的安装,需要对墙壁进行打孔处理。现有的墙壁打孔过程通常由工作人员使用打孔机直接打孔,当打孔位置较高时需要使用扶梯,这样导致的问题是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且打孔时掉落的灰尘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对高度打孔且打孔时的灰尘乱飘,一旦需要对高位置的墙体进行打孔,需要使用手扶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杆,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杆分别贯穿第一支撑板且与第一支撑板活动套接,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设有打孔机,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的下侧固定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固定设有推送机构。优选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右端贯穿空腔并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右侧板上端开设有斜面。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固定设置于固定杆的下表面左侧,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板和第三限位块相抵设置,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承接槽的下表面,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右端杆壁与第二通孔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丝杆和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内部横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两端杆壁分别贯穿凹槽的侧壁并通过轴承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摇把。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带有脚刹的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固定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通过设置于丝杆左端的摇把,能够通过转动摇把推动打孔机向右运动,避免了当打孔机运动到高处时工作人员无法操作的情况。2、该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通过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右侧的承接机构,能够在打孔机对墙壁进行打孔时产生的回灰尘掉入承接槽中,避免灰尘四处散落造成污染。3、该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通过设置于固定杆下表面的限位机构,能够保证承接槽的槽口始终向上,防止承接槽转动使承接槽内的灰尘掉落。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操作方便,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墙体进行打孔,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中局部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板、3第一固定架、4气缸、5第二支撑板、6把手、7第一限位杆、8顶板、9第二固定架、10打孔机、11固定杆、12活动杆、13第一弹簧、14第一限位块、15承接槽、16第三支撑板、17第四支撑板、18第二限位杆、19第二限位块、20第二弹簧、21第三限位块、22丝杆、23滑块、24摇把、25支撑脚、26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固定架3固定设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杆7,每个第一限位杆7分别贯穿第一支撑板2且与第一支撑板2活动套接,四个第一限位杆7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8,第二支撑板5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固定架9固定设有打孔机10,第二支撑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机构,承接机构的下侧固定设有限位机构,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设有推送机构。承接机构包括固定杆11和活动杆12,固定杆1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4,第一限位块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的右端贯穿空腔并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有承接槽15,承接槽15的右侧板上端开设有斜面,便于灰尘进入承接槽15中。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板16和第四支撑板17,第三支撑板16固定设置于固定杆11的下表面左侧,第三支撑板1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18,第二限位杆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9,第二限位杆18的杆壁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21,第二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板16和第三限位块21相抵设置,第四支撑板17固定设置于承接槽15的下表面,第四支撑板1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限位杆18的右端杆壁与第二通孔相匹配,避免承接槽15发生转动使灰尘散落。推送机构包括丝杆22和滑块23,滑块23与第一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滑块23的内部横向开设有螺纹孔,丝杆2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丝杆22的两端杆壁分别贯穿凹槽的侧壁并通过轴承与底板1转动连接,丝杆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摇把24,便于通过摇把24的转动来控制打孔机10打孔。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支撑脚25,支撑脚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带有脚刹的万向轮,便于使整个装置保持稳定,同时便于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固定架(3)固定设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杆(7),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杆(7)分别贯穿第一支撑板(2)且与第一支撑板(2)活动套接,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杆(7)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固定架(9)固定设有打孔机(10),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的下侧固定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固定设有推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固定架(3)固定设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杆(7),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杆(7)分别贯穿第一支撑板(2)且与第一支撑板(2)活动套接,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杆(7)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固定架(9)固定设有打孔机(10),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的下侧固定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固定设有推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机构包括固定杆(11)和活动杆(12),所述固定杆(1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4),所述第一限位块(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右端贯穿空腔并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有承接槽(15),所述承接槽(15)的右侧板上端开设有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壁固定孔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板(16)和第四支撑板(17),所述第三支撑板(16)固定设置于固定杆(11)的下表面左侧,所述第三支撑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英,
申请(专利权)人:方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