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六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91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六角扳手,包括壳体、内六角一、内六角二、螺杆和螺母;所述内六角一匹配活动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内六角二匹配活动设置在内六角一内部;所述螺杆与内六角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螺纹连接螺母;所述螺母转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与螺母位置对应的开口。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扳手能够一次性携带多种规格的内六角扳手,并通过设置螺杆螺母,能够方便的根据需要对内六角扳手规格进行更换,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六角扳手
本技术涉及工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六角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检维修过程中,遇到螺丝拆卸问题,需要根据螺丝大小携带多把内六角扳手到现场作业,有时候还需要登高作业,而携带多个内六角扳手无疑是一种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六角扳手,该扳手能够一次性携带多种规格的内六角扳手,并通过设置螺杆螺母,能够方便的根据需要对内六角扳手规格进行更换,方便携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六角扳手,包括壳体、内六角一、内六角二、螺杆和螺母;所述内六角一匹配活动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内六角二匹配活动设置在内六角一内部;所述螺杆与内六角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螺纹连接螺母;所述螺母转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与螺母位置对应的开口。壳体、内六角一和内六角二的外壁根据需要设置不同规格的内六角。螺杆螺母的设置,能够转动螺母带动螺杆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内六角二的移动,实现不同规格内六角的更换。优选的,内六角一和内六角二外壁设置有多条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分别与壳体和内六角一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有两块,其中一块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块与内六角一固定连接。通过滑槽的设置,保证了内六角一和内六角二移动的稳定性。通过滑块的设置,限制了内六角一和内六角二轴向的移动,并使得内六角二能够带动内六角一的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内六角二底部固定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通过垫片转动设置在凹槽内。凹槽和凸台的设置,保证了螺杆在内六角二底部的转动连接。垫片的设置,限制了凸台的轴向移动。在上述方案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六角扳手,包括壳体、内六角一、内六角二、螺杆和螺母;所述内六角一匹配活动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内六角二匹配活动设置在内六角一内部;所述螺杆与内六角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螺纹连接螺母;所述螺母转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与螺母位置对应的开口。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扳手能够一次性携带多种规格的内六角扳手,并通过设置螺杆螺母,能够方便的根据需要对内六角扳手规格进行更换,方便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剖切轴侧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六角二的轴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杆的轴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轴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内六角一,3-内六角二,4-螺杆,5-螺母,6-滑槽,7-滑块,8-垫片;101-开口;301-凹槽;401-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内六角扳手,包括壳体1、内六角一2、内六角二3、螺杆4和螺母5;内六角一2匹配活动设置在壳体1内部,内六角二3匹配活动设置在内六角一2内部;螺杆4与内六角二3底部转动连接;螺杆4另一端螺纹连接螺母5;螺母5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内六角一2和内六角二3外壁设置有多条滑槽6;滑槽6内滑动设置有滑块7;滑块7有两块,其中一块与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块与内六角一2固定连接。壳体1、内六角一2和内六角二3的外壁根据需要设置不同规格的内六角。螺杆4螺母5的设置,能够转动螺母5带动螺杆4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内六角二3的移动,实现不同规格内六角的更换。通过滑槽6的设置,保证了内六角一2和内六角二3移动的稳定性。通过滑块7的设置,限制了内六角一2和内六角二3轴向的移动,并使得内六角二3能够带动内六角一2的上下移动。如图1、3、4所示,内六角二3底部固定设置有凹槽301;螺杆4一端设置有凸台401;凸台401通过垫片8转动设置在凹槽301内。凹槽301和凸台401的设置,保证了螺杆4在内六角二3底部的转动连接。垫片8的设置,限制了凸台401的轴向移动。如图5所示,壳体1侧面开设有与螺母5位置对应的开口101,开口101的设置,方便了螺母5的转动,且限制了螺母5的上下移动。在上述设置中,壳体2外壁尺寸设置为7mm的内六角扳手尺寸,内六角一2外壁设置为5mm的内六角扳手尺寸,内六角二3外壁设置为3mm的内六角扳手尺寸。使用时,转动螺母5带动螺杆4的上下移动,带动内六角二3的移动,利用内六角一2上的滑块7将内六角一2带出,再转动螺母5将内六角二3带回一定距离,将内六角一2外壁套入螺丝,转动扳手,拧动螺丝。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六角一(2)、内六角二(3)、螺杆(4)和螺母(5);所述内六角一(2)匹配活动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内六角二(3)匹配活动设置在内六角一(2)内部;所述螺杆(4)与内六角二(3)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4)另一端螺纹连接螺母(5);所述螺母(5)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侧面开设有与螺母(5)位置对应的开口(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六角一(2)、内六角二(3)、螺杆(4)和螺母(5);所述内六角一(2)匹配活动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内六角二(3)匹配活动设置在内六角一(2)内部;所述螺杆(4)与内六角二(3)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4)另一端螺纹连接螺母(5);所述螺母(5)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侧面开设有与螺母(5)位置对应的开口(10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业刘建国刘书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