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87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包括第一堵板、第二堵板、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一塞块、第二塞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第一堵板、第二堵板安装在待加工零件的两端并通过第一螺栓紧固,第一垫板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二堵板紧固连接,第二垫板通过第五螺栓与第一堵板紧固连接,第一塞块、第二塞块设置在第一垫板、第二垫板伤的方窗口内,该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加工时用压板、螺栓、螺母将零件压紧,珩磨时和珩磨后取下装置零件无变形,解决了珩磨时零件存在机加应力产生变形,零件尺寸不合格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某种产品为铸钢件,外形结构比较复杂,内孔尺寸Φ180H8mm,长度500mm,表面粗糙度Ra1.6,尺寸精度高,内孔孔壁上方有一处198mm×80mm方槽,侧壁上有一处260mm×60mm方槽,内孔为开放式结构。工艺方法为珩磨,由珩磨头涨开机构将油石径向涨开,使其压向孔壁,同时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孔表面的形成是油石和孔壁相互对研、相互修整的结果。为保证零件加工,两个方窗口处安装工艺塞块,通过螺栓与零件连接,但珩磨后存在的机加应力导致零件取下工艺塞块后零件变形,零件尺寸Φ180H8mm孔不能保证圆度,加工困难,无法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深孔零件容易变形加工困难的缺点,而提出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包括第一堵板、第二堵板、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一塞块、第二塞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第五螺栓,所述第一堵板、第二堵板安装在待加工零件的两端并通过第一螺栓紧固,所述第一垫板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二堵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垫板通过第五螺栓与第一堵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塞块、第二塞块设置在第一垫板、第二垫板伤的方窗口内,所述第一塞块、第二塞块分别通过第二螺栓、第四螺栓与之对应的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堵板、堵板、垫板、垫板、塞块、塞块、连接块、连接块、螺栓、螺栓螺栓、螺栓、螺栓将第一塞块、第二塞块固紧并且不与加工部位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垫板、第二垫板两块垫板中其中一块水平安装,另一块垂直安装。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装配时将两个堵板分别安装在零件本体的两端,通过螺栓与零件连接,将两个垫板分别放在零件方窗口上方,通过螺栓与两端的堵板连接,将堵板装入垫板上的方窗口中,通过螺栓与垫板连接,塞块与零件本体无接触及压紧力,加工时用压板、螺栓、螺母将零件压紧,珩磨时和珩磨后取下装置零件无变形,解决了珩磨时零件存在机加应力产生变形,零件尺寸不合格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的G-G剖视图。图中: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第三螺栓11、第四螺栓12、第五螺栓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参照图1-5,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包括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第三螺栓11、第四螺栓12、第五螺栓13,其特征在于,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安装在待加工零件的两端并通过第一螺栓9紧固,第一垫板3通过第三螺栓11与第二堵板2紧固连接,第二垫板4通过第五螺栓13与第一堵板1紧固连接,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设置在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伤的方窗口内,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分别通过第二螺栓10、第四螺栓12与之对应的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紧固连接。堵板1、堵板2、垫板3、垫板4、塞块5、塞块6、连接块7、连接块8、螺栓9、螺栓10螺栓11、螺栓12、螺栓13将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固紧并且不与加工部位接触。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两块垫板中其中一块水平安装,另一块垂直安装。工作原理:将本技术安放在钳工平台上,装配时将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两个堵板分别安装在零件本体的两端,通过螺栓与零件连接,将两个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垫板分别放在零件方窗口上方,通过螺栓与两端的堵板连接,将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装入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上的方窗口中,通过螺栓与垫板连接,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与零件本体无接触及压紧力,加工时用压板、螺栓、螺母将零件压紧,珩磨时和珩磨后取下装置零件无变形,解决了珩磨时零件存在机加应力产生变形,零件尺寸不合格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技术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技术方案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包括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第三螺栓(11)、第四螺栓(12)、第五螺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通过第一螺栓(9)紧固,用于安装在待加工零件的两端;所述第一垫板(3)通过第三螺栓(11)与第二堵板(2)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垫板(4)通过第五螺栓(13)与第一堵板(1)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设置在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上的方窗口内,所述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分别通过第二螺栓(10)、第四螺栓(12)与之对应的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紧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扁担式珩磨开放式深孔零件的装置,包括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第三螺栓(11)、第四螺栓(12)、第五螺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板(1)、第二堵板(2)通过第一螺栓(9)紧固,用于安装在待加工零件的两端;所述第一垫板(3)通过第三螺栓(11)与第二堵板(2)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垫板(4)通过第五螺栓(13)与第一堵板(1)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塞块(5)、第二塞块(6)设置在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上的方窗口内,所述第一塞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胜勇亢海燕任小霞王再兴李向虎霍达郭志强许廷国徐承戎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