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包括采样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满足允许充电条件;若满足,则根据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导通电池与充电器之间的至少一条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其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越高,选通的充电路径的阻值越小。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电池的允许充电条件,并根据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导通电池与充电器之间的充电支路形成充电路径,电池仅在在安全充电温度下充电,且在安全充电温度下形成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越高,充电电流越大的控制方式,充分发挥处于完全工作温度区间下的电池的工作性能并对低温充电条件下的电池进行保护,性能可靠且节约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以及一种采用此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电子设备的充电保护,通常是根据电池温度来配置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当电池的温度处于不同范围内时,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均不能超过设定阈值,从而达到保护电池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基于此种原理开发了充电芯片(chargerIC),将充电保护和电池温度检测集成在同一芯片中。在各类电子设备中,可穿戴设备的设计者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以提供长电池寿命和直观的用户界面,所有这些都集成在足够小的外形中。虽然充电芯片(chargerIC)可以有效地起到充电保护的作用,但是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穿戴设备硬件模块的总体体积和成本,而且,现有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单元或电源管理单元同样也具有温度检测能力,再设置具有电池温度检测的充电芯片(chargerIC)即存在设计能力的冗余和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充电芯片(chargerIC)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保护时存在设计能力的冗余和浪费,且增加了硬件模块的总体体积和成本问题,设计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一种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样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满足允许充电条件;如果满足所述允许充电条件,根据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导通电池与充电器之间的至少一条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其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越高,选通的充电路径的阻值越小。进一步的,若满足所述允许充电条件,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当前充电保护阶段;根据所述当前充电保护阶段切换导通并联设置的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其中,任一充电支路上均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限流电阻。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当前充电保护阶段,并根据所述当前充电保护阶段切换导通并联设置的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属于第一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如果属于第一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则进入第一充电保护阶段,切换断开第一充电支路和第二充电支路,保持第三充电支路导通;判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属于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如果属于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则进入第二充电保护阶段,切换断开第一充电支路,切换导通第二充电支路,保持第三充电支路导通;和判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属于第三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如果属于第三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则进入第三充电保护阶段,切换导通第一充电支路和第二充电支路,保持第三充电支路导通;其中,所述第一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下限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下限温度阈值;所述第一充电支路、第二充电支路和第三充电支路并联设置;所述第一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二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三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三限流电阻,其中,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三限流电阻的阻值递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路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串联,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芯片;所述第二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路与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串联,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芯片;如果属于第一充电保护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路断开;如果属于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路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路闭合;如果属于第三充电保护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路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开关通路闭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阈值和下限温度阈值之差与所述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阈值和下限温度阈值之差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三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阈值与下限温度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阈值和下限温度阈值之差。为了避免出现反复停充-复充的现象,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如果不满足所述允许充电条件且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高于充电保护上限阈值,则中止充电;设置过温停充标志;按照设定周期采样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低于充电保护上限阈值且高于复充保护阈值;如果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低于充电保护上限阈值且高于复充保护阈值,则读取过温停充标志;如果读取到所述过温停充标志,则保持充电中止,直至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低于所述复充保护阈值后恢复充电,并清除所述过温停充标志;如果未读取到所述过温停充标志,则恢复充电。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如果不满足所述充电允许条件且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低于充电保护下限阈值,则中止充电。为了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采样电池非充电状态下的满电电压;根据所述满电电压生成校正复充电压,所述校正复充电压大于所述满电电压;通过所述充电路径为电池充电,当实时电池电压高于所述校正复充电压时,中止充电。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采用如下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样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满足允许充电条件;如果满足所述允许充电条件,根据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导通电池与充电器之间的至少一条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其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越高,选通的充电路径的阻值越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中,利用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电池的允许充电条件,并在满足允许充电条件时,根据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导通电池与充电器之间的至少一条充电支路形成充电路径,形成在安全充电温度下,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越高,充电电流越大的控制方式,充分发挥处于完全工作温度区间下的电池的工作性能并对低温充电条件下的电池进行保护,实现快速充电的同时延长电池的寿命,整个硬件设计中不再应用chargerIC,节约了硬件成本并释放更多的设计空间。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第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第二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第三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中多条并联设置的充电支路的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中不满足充电条件时的控制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中满电状态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采样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n判断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满足允许充电条件;/n如果满足所述允许充电条件,根据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导通电池与充电器之间的至少一条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其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越高,选通的充电路径的阻值越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样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
判断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满足允许充电条件;
如果满足所述允许充电条件,根据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导通电池与充电器之间的至少一条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其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越高,选通的充电路径的阻值越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满足所述允许充电条件,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当前充电保护阶段;
根据所述当前充电保护阶段切换导通并联设置的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其中,任一充电支路上均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限流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判断当前充电保护阶段,并根据所述当前充电保护阶段切换导通并联设置的充电支路以形成充电路径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属于第一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如果属于第一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则进入第一充电保护阶段,切换断开第一充电支路和第二充电支路,保持第三充电支路导通;
判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属于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如果属于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则进入第二充电保护阶段,切换断开第一充电支路,切换导通第二充电支路,保持第三充电支路导通;和
判断所述主芯片实时运行温度是否属于第三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如果属于第三充电保护温度区间,则进入第三充电保护阶段,切换导通第一充电支路和第二充电支路,保持第三充电支路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下限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充电保护温度区间的下限温度阈值;所述第一充电支路、第二充电支路和第三充电支路并联设置;所述第一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二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三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三限流电阻,其中,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三限流电阻的阻值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充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路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串联,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芯片;
所述第二充电支路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