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08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4
减少接触电阻的嵌合连接器。阴阳端子具有设置有沿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P)的阴端子(10)和阳端子(20),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阴端子部具有沿绕轴方向的内周面且具有多个比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凹部,阳端子部具有沿绕轴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能够沿端子插拔方向相对于凹部进行插拔并且比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凸部,成对的凹部和凸部分别具有在阳端子部相对于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在轴线方向相互按压从而接触的触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通过使阴端子和阳端子相互嵌合从而在其相互间通电的阴阳端子。而且,作为该阴阳端子的类别,已知属于以下的通电方式:将阴端子和阳端子在沿着共用的轴线的轴线方向上相互按压,由此使该阴端子和阳端子各自的触点接触。对于这种阴阳端子,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示出为由具备该阴端子的阴连接器和具备阳端子的阳连接器构成的嵌合连接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50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阴阳端子中,需要减少触点间的接触电阻。而且,在上述的通电方式的阴阳端子中,在这一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接触电阻的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阴阳端子的特征在于,所述阴阳端子具有阴端子和阳端子,所述阴端子和阳端子分别设置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所述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所述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所述阳端子部能够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在所述阴端子部中进行插拔,所述阴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内周面并且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所述阳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时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进行插拔并且比所述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成对的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彼此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此处,优选地,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凹部中的相对于自身的所述阳端子部端子插入方向侧,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凸部中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另外,优选地,所述阴端子部中的所述内周面和所述凹部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距所述轴线的距离随着向所述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尾部收缩形状部,所述阳端子部中的所述外周面和所述凸部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的前端部且被插入到所述阴端子部的所述尾部收缩形状部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距所述轴线的距离随着向所述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尖细形状部,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尾部收缩形状部,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尖细形状部。另外,优选地,所述凹部具有使以径向为界的周向的2个凹壁面或2个所述凹壁面中的径向外侧随着向径向外侧前进而尾部收缩的楔槽形状部,所述凸部具有使以径向为界的周向的2个凸壁面或2个所述凸壁面中的径向外侧随着向径向外侧前进而尖细的楔形状部,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楔槽形状部中的各个所述凹壁面,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楔形状部中的各个所述凸壁面。另外,优选地,所述阴阳端子具有按压机构,在处于所述插入完成位置时,所述按压机构以所述轴线方向的作用力将所述阴端子部和所述阳端子部中的至少一方向另一方按压,使所述阴端子部和所述阳端子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嵌合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阴连接器,设置有阴端子和容纳所述阴端子的阴壳体;以及阳连接器,设置有阳端子和容纳所述阳端子的阳壳体,所述阴端子和所述阳端子分别具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所述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所述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所述阳端子部能够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在所述阴端子部中进行插拔,所述阴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内周面并且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所述阳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时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进行插拔并且比所述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成对的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彼此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在凹部和凸部设置触点,在阳端子部相对于阴端子部插入到插入完成位置时,在该插入完成位置上阴端子部和阳端子部彼此在轴线方向相互按压,从而触点相互接触。因此,该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与经由所谓弹簧触点而使阴阳的端子间通电的情况相比,不易受到振动等外部输入的影响,凹部的触点与凸部的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的变化少。因此,该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能够将该接触压力保持为期望的大小,因此能够减小凹部的触点与凸部的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的嵌合完成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的嵌合完成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X-X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Y-Y线剖视图。图6是图2的Z-Z线剖视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嵌合连接器的剖视图。图8是从阳端子的插入口侧观察阴端子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X-X线剖视图。图10是将图8的Y-Y线剖面倾斜90度而得到的图。图11是示出阳端子的立体图。图12是从前端部侧观察阳端子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X-X线剖视图。图14是将图12的Y-Y线剖面倾斜90度而得到的图。符号说明1阴阳端子10阴端子11阴端子部11a尾部收缩形状部12内周面13凹部13a凹壁面13b楔槽形状部20阳端子21阳端子部21a尖细形状部22外周面23凸部23a凸壁面23b楔形状部30按压机构50嵌合连接器60阴连接器61阴壳体70阳连接器71阳壳体Cp触点P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根据图1至图14,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之一进行说明。图1至图7的标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而且,该图1至图7的标号10、20分别表示构成该阴阳端子1的阴端子和阳端子。另外,图7的标号5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嵌合连接器。而且,该图7的标号60、70分别表示构成该嵌合连接器50的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n所述阴阳端子具有阴端子和阳端子,所述阴端子和所述阳端子分别设置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n所述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n所述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所述阳端子部能够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在所述阴端子部中进行插拔,/n所述阴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内周面并且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n所述阳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时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进行插拔并且比所述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n成对的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彼此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8 JP 2019-0794551.一种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阳端子具有阴端子和阳端子,所述阴端子和所述阳端子分别设置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
所述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
所述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所述阳端子部能够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在所述阴端子部中进行插拔,
所述阴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内周面并且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
所述阳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时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进行插拔并且比所述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
成对的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彼此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凹部中的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凹部自身插入的端子插入方向侧,
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凸部中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端子部中的所述内周面和所述凹部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距所述轴线的距离随着向所述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尾部收缩形状部,
所述阳端子部中的所述外周面和所述凸部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的前端部的、被插入到所述阴端子部的所述尾部收缩形状部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距所述轴线的距离随着向所述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尖细形状部,
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尾部收缩形状部,
所述凸部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町田健吾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