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子力显微镜多探针针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原子力显微镜多探针针座的设计。原子力显微镜是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专利技术,九十年代初商品化的现代化高技术分析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探针和样品间力与距离的依赖关系来获取物质、材料的表面结构与性质。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的导电性没有要求,也不象电镜那样需对样品进行染色等处理,能在真空、大气甚至溶液中获得物质三维微观表面形貌,还可以得到探针与物质表面的相互作用信息,并能对物质表面进行微加工。而且其工作的温度范围从几开尔文(液氦的温度)至1000开尔文以上。因而广泛地应用在材料、微电子、生物、电化学等领域。典型的原子力显微镜有四种成像模式接触式、非接触式、轻敲式和升降式。其中发展得最早,精度最高,也是目前采用得最为广泛的成像模式是接触式。在接触式成像模式中,V—型悬臂探针是常见的一种探针类型,它一般由氮化硅材料制成。每个探针基底上载有四种不同规格的探针,两种弹性系数较大的在同一端,另一端是弹性系数较小的。实验前,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将一端的探针置于探针针座的外侧,对样品进行扫描。以美国DI公司生产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座为例,如果实验操作者想调换针座内侧不同的弹性系数探针进行扫描时,必须将探针取出,重新将其放入探针针座,操作起来十分不便,有时还会将另一侧的针尖打掉,造成经济损失。原有的探针针座不能区别弹性系数不同的两组探针,不利于实验操作时选择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原子力显微镜多探针针座。这种针座是在原有DI接触式探针针座基础上进行改进后设计的。将原有的开放型变为密闭长方形,在左右两侧各对称地伸出两根条形横梁,共4根,每根横梁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子力显微镜多探针针座,其特征在于针座框(1)为一长方框形,由不锈钢或有机透明玻璃制成,狭长的条形横梁(2)共四根位于框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条形横梁(2)的末端上有弹簧片调节按纽(3),圆形凹坑(4)和狭长凹槽(5)分别位于针座内侧边框的角上,在条形横梁(2)上有比探针基底稍宽,承放探针基底的内陷倾斜的探针基底凹槽(6)和用于固定探针基底的弹簧片(7)以及固定弹簧片的弹簧片螺丝(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力显微镜多探针针座,其特征在于针座框(1)为一长方框形,由不锈钢或有机透明玻璃制成,狭长的条形横梁(2)共四根位于框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条形横梁(2)的末端上有弹簧片调节按纽(3),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壮,吴爱国,王宏达,于力华,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