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07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储能系统热管理多采用风扇控制方式,无法及时有效地降低电池温度,若系统工作于寒冷地区,风扇控制方式无制热功能,整个系统将在不适宜温度范围内工作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心处理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电池状态监测装置、环境检测装置和多组储能电池;所述中心处理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计算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设置在每一调节管上的电控阀并控制电控阀的开口大小,所述计算装置用于根据环境温度以及储能电池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计算温度调节装置的功率。达到了便于根据环境针对储能系统进行温度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储能蓄电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储能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现有公开号为CN10513805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包含:依次相串联的开关柜、变压器、配电柜、变流器、断路器和电池组;与电池组相连的电池组管理系统和动环监测系统,其中,动环监测系统包含处理器、执行单元和监测储能系统环境参数的环境参数监测单元;环境参数监测单元与处理器相连;执行单元与处理器相连,用于响应处理器的指令进行工作,并指示环境参数符合异常条件。本专利技术对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控,一旦环境异常,及时得到处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储能系统热管理多采用风扇控制方式,若系统以大功率充放电,风扇散热能力差,无法及时有效地降低电池温度,若系统工作于寒冷地区,风扇控制方式无制热功能,整个系统将在不适宜温度范围内工作,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其具有便于根据环境针对储能系统进行温度调节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包括中心处理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电池状态监测装置、环境检测装置和多组储能电池;所述环境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储能电池所处的环境温度并将环境温度反馈给中心处理装置;所述电池状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储能电池的工作电压及工作电流并反馈给中心处理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制冷装置、制热装置、送风装置和送风管,所述制冷装置和制热装置均连接在送风管的一端,所述送风管位于每组储能电池处设置有调节管以对单组储能电池进行温度调节,所述送风装置设置在送风管中促进空气流动;所述中心处理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计算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设置在每一调节管上的电控阀并控制电控阀的开口大小,所述计算装置用于根据环境温度以及储能电池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计算温度调节装置的功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处理装置中的计算装置根据电池状态监测装置检测到的储能电池的工作状态并结合环境温度计算出温度调节装置中的制冷装置和制热装置所需的工作功率,并计算出每个储能电池所需要分得的空气流量并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控阀打开对应的开度并控制热装置加热或制冷装置制冷,从而在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储能电池温度的同时还能够针对不同储能电池的工作状态作出调节,从而根据储能电池的差异性针对性地对储能电池进行温度调节,从而使得储能电池适用于环境温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能电池周围设置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内部设置有放置单组储能电池的分割区域,所述调节管与分割区域一一对应,所述保护壳体内侧壁设置有隔热材料层,所述送风管外侧壁设置有隔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割区域将保护壳体分割成若干个用于储存储能电池的区域并提高隔热材料层进行温度隔离,从而大大减小了每组储能电池之间的相互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储能电池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储能电池温度数据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通信连接于中心处理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装置能够对处于分割区域中的储能电池的具体温度进行测量,从而能够对计算装置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并针对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得的数据对计算装置计算所得的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温控装置控制的精确度,并能够对储能电池的温度进行准确地调节,使得储能电池的温度处于额定温度左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装置以及温度均衡装置,所述温度均衡装置包括导热铜管、导热液、导热泵和中转池,所述导热铜管均匀环绕在分割区域中,所述导热泵设置在中转池底部以将导热液泵送进导热铜管中,所述导热铜管远离导热泵的一端连接于中转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均衡装置的导热泵将导热液从中转池中泵送进导热铜管中,由于导热铜管均匀绕设在分割区域中,因而能够吸收储能电池产生的热量并提高导热铜管和导热液将热量传导至保护壳体的外部进行散发,从而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另一方面,导热泵将导热液泵送在多个分割区域间循环,从而能够使得不同分割区域间的热量提高导热铜管进行循环,从而使得各个分割区域间的温度能够提高导热铜管的循环趋于稳定和一致,从而无需针对不同的温度进行不同的散热或者升温,从而节约了资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池顶部连接有冷却环管,所述冷却环管呈S型分布,所述冷却环管底部连通于冷却池,顶部连通于导热铜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环管呈S型分布从而增大了冷却环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增加了导热液的散热面积,从而更便于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由于导热液在导热泵的作用下在多个分割区域间循环,因而能够促进分割区域中储能电池的热量散发到保护壳体外部的环境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管位于冷却环管处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导流面,所述送风管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冷却阀,所述出风口远离冷却阀的一侧设置有冷却风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储能电池在工作的过程中大多以产热为主,因而送风管处的出风口能够将送风管中的冷风通过冷却风扇吹至冷却环管的表面,从而能够便于热量进行交换,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冷却铜管与空气的热交换,从而进一步便于分割区域中保护壳体的热量向外散发以降低分割区域内的温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位于冷却环管顶部设置有朝向冷却环管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连接有冷却水泵,所述冷却水泵连接于自来水,所述冷却水泵连接于中心处理装置,所述中心处理装置连接有环境湿度检测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上固定的喷淋头在冷却水泵的作用下朝向冷却环管进行喷水,由于冷却环管中的水温度较高且散热风扇朝向冷却环管吹风,因而喷出的水附着在冷却铜管的表面上通过蒸发吸热,能够带走冷却铜管中大量的热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冷却铜管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分割区域的导热铜管之间设置有关断阀,所述储能电池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胶层,所述导热铜管嵌置在导热硅胶层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断阀的设置便于将不同分割区域的导热液进行隔断,使得关断阀打开,导热液循环时导热液起到热量载体的作用;使得关断阀关闭,导热液静止时导热液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由于导热液为蒸馏水,其比热容较大,因而能够对分割区域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减轻某一分割区域温度过高的情况;导热硅胶垫的导热性能优异,又优异导热铜管包裹在导热硅胶垫中,因而便于促进储能电池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铜管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具有便于根据环境针对储能系统进行温度调节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S100、检测环境温度以及储能电池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并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处理装置(1)、温度调节装置(2)、电池状态监测装置(11)、环境检测装置(12)和多组储能电池(3);/n所述环境检测装置(12)用于检测储能电池(3)所处的环境温度并将环境温度反馈给中心处理装置(1);/n所述电池状态监测装置(11)用于监测储能电池(3)的工作电压及工作电流并反馈给中心处理装置(1);/n所述温度调节装置(2)包括制冷装置(21)、制热装置(22)、送风装置(23)和送风管(24),所述制冷装置(21)和制热装置(22)均连接在送风管(24)的一端,所述送风管(24)位于每组储能电池(3)处设置有调节管(241)以对单组储能电池(3)进行温度调节,所述送风装置(23)设置在送风管(24)中促进空气流动;/n所述中心处理装置(1)包括控制装置(10)和计算装置(100),所述控制装置(10)连接有设置在每一调节管(241)上的电控阀(2411)并控制电控阀(2411)的开口大小,所述计算装置(100)用于根据环境温度以及储能电池(3)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计算温度调节装置(2)的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处理装置(1)、温度调节装置(2)、电池状态监测装置(11)、环境检测装置(12)和多组储能电池(3);
所述环境检测装置(12)用于检测储能电池(3)所处的环境温度并将环境温度反馈给中心处理装置(1);
所述电池状态监测装置(11)用于监测储能电池(3)的工作电压及工作电流并反馈给中心处理装置(1);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2)包括制冷装置(21)、制热装置(22)、送风装置(23)和送风管(24),所述制冷装置(21)和制热装置(22)均连接在送风管(24)的一端,所述送风管(24)位于每组储能电池(3)处设置有调节管(241)以对单组储能电池(3)进行温度调节,所述送风装置(23)设置在送风管(24)中促进空气流动;
所述中心处理装置(1)包括控制装置(10)和计算装置(100),所述控制装置(10)连接有设置在每一调节管(241)上的电控阀(2411)并控制电控阀(2411)的开口大小,所述计算装置(100)用于根据环境温度以及储能电池(3)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计算温度调节装置(2)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3)周围设置有保护壳体(31),所述保护壳体(31)内部设置有放置单组储能电池(3)的分割区域(30),所述调节管(241)与分割区域(30)一一对应,所述保护壳体(31)内侧壁设置有隔热材料层(311),所述送风管(24)外侧壁设置有隔热层(2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储能电池(3)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储能电池(3)温度数据的温度检测装置(13),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3)通信连接于中心处理装置(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装置以及温度均衡装置(4),所述温度均衡装置(4)包括导热铜管(41)、导热液、导热泵(42)和中转池(43),所述导热铜管(41)均匀环绕在分割区域(30)中,所述导热泵(42)设置在中转池(43)底部以将导热液泵送进导热铜管(41)中,所述导热铜管(41)远离导热泵(42)的一端连接于中转池(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池(43)顶部连接有冷却环管(44),所述冷却环管(44)呈S型分布,所述冷却环管(44)底部连通于冷却池,顶部连通于导热铜管(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储能电池温度差异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24)位于冷却环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舰王明辉陈盛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