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95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反应釜,其可以对筒体工作腔的内侧壁进行刮动,此时则降低了原料粘附在筒体内侧壁的概率,因此不仅减少了原料的浪费,而且提高了筒体内的原料混合质量,同时降低了筒体工作腔的清理难度;包括筒体、三组支腿和搅拌机构,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筒体的底端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三组支腿的顶端连接,搅拌机构设置有电机组件和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位于工作腔内,工作腔的顶端右侧和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料管和卸料管;还包括动力齿轮、传递齿轮、固定板、安装轴、齿环、定位环、两组定位杆、两组带动杆和两组刮板,搅拌组件设置有搅拌轴,两组刮板的外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胶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现有的反应釜包括筒体、三组支腿和搅拌机构,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筒体的底端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三组支腿的顶端连接,搅拌机构设置有电机组件和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位于工作腔内,电机组件安装在筒体的顶部,电机组件的输出端轴承转动伸入至工作腔内且搅拌组件安装在电机组件的输出端,工作腔的顶端右侧和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料管和卸料管,卸料管上连通设置有截止阀;现有的反应釜使用时,首先将该反应釜通过三组支腿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将待混合的原料通过加料管加入至筒体的工作腔内,这时则可以启动电机组件使得搅拌组件在筒体内部快速转动,即实现了对筒体内部的原料的混合搅拌过程,待筒体内的原料混合搅拌充分之后打开截止阀将混合搅拌完毕后的原料排出筒体即可;现有的反应釜使用中发现,筒体工作腔的内侧壁上很可能会粘附上部分原料,此时不仅造成了原料的浪费,而且可能会降低筒体内的原料混合质量,同时增大了筒体工作腔的清理难度,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对筒体工作腔的内侧壁进行刮动,此时则降低了原料粘附在筒体内侧壁的概率,因此不仅减少了原料的浪费,而且提高了筒体内的原料混合质量,同时降低了筒体工作腔的清理难度,从而增强实用性的新型的反应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包括筒体、三组支腿和搅拌机构,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筒体的底端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三组支腿的顶端连接,搅拌机构设置有电机组件和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位于工作腔内,电机组件安装在筒体的顶部,电机组件的输出端轴承转动伸入至工作腔内且搅拌组件安装在电机组件的输出端,工作腔的顶端右侧和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料管和卸料管,卸料管上连通设置有截止阀;还包括动力齿轮、传递齿轮、固定板、安装轴、齿环、定位环、两组定位杆、两组带动杆和两组刮板,所述搅拌组件设置有搅拌轴,所述动力齿轮的中部与搅拌轴的顶部区域键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工作腔的顶部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安装轴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端中部轴承连接,所述传递齿轮的中部与安装轴的底部区域键连接,所述齿环与搅拌轴后套装,所述齿环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齿,所述传递齿轮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动力齿轮和齿环的右部区域啮合,所述定位环与搅拌轴的中上部区域轴承套装,所述两组定位杆的底部区域内端分别与定位环的左端和右端连接,所述两组定位杆的外部区域顶端分别与齿环的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带动杆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齿环的左端和右端以及两组刮板的内端顶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刮板的外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胶条,所述两组胶条的外端均与工作腔的内侧壁滑动紧贴。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还包括两组辅助刮板,所述两组辅助刮板的外部区域顶端分别与两组刮板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辅助刮板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辅助胶条,所述两组辅助胶条的底端均与工作腔的底端滑动紧贴。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底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加料管的顶部区域卡装。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还包括两组加固杆,所述两组加固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带动杆的底端外侧连接,所述两组加固杆的外端分别与两组刮板的内端顶部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还包括提动把手,所述提动把手安装在盖板的顶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还包括防护环,所述防护环与搅拌轴固定套装,所述防护环的顶端与定位环的底端滑动紧贴。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还包括三组耳座,所述三组耳座的内端分别与筒体的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的中部区域外侧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还包括两组辅助杆,所述两组辅助杆的后端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分别与两组刮板的前端底部区域和两组辅助刮板的前端外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反应釜的搅拌组件对筒体工作腔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的时候,搅拌轴则会通过动力齿轮带动传递齿轮在固定板和安装轴的限位下转动,同时传递齿轮则会带动齿环在定位环和两组定位杆的配合限位下转动,然后齿环则通过两组带动杆带动两组刮板外侧的两组胶条紧贴工作腔的内侧壁转动,这时转动的两组刮板则会将筒体工作腔的内侧壁上的原料刮掉,从而可以对筒体工作腔的内侧壁进行刮动,此时则降低了原料粘附在筒体内侧壁的概率,因此不仅减少了原料的浪费,而且提高了筒体内的原料混合质量,同时降低了筒体工作腔的清理难度,从而增强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齿环和传递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两组定位杆和定位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辅助杆和刮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三组耳座和筒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筒体;2、三组支腿;3、工作腔;4、电机组件;5、搅拌组件;6、加料管;7、卸料管;8、动力齿轮;9、传递齿轮;10、固定板;11、安装轴;12、齿环;13、定位环;14、两组定位杆;15、两组带动杆;16、两组刮板;17、搅拌轴;18、两组胶条;19、两组辅助刮板;20、两组辅助胶条;21、盖板;22、卡槽;23、两组加固杆;24、提动把手;25、防护环;26、三组耳座;27、两组辅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反应釜,包括筒体1、三组支腿2和搅拌机构,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3,筒体1的底端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三组支腿2的顶端连接,搅拌机构设置有电机组件4和搅拌组件5,搅拌组件5位于工作腔3内,电机组件4安装在筒体1的顶部,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轴承转动伸入至工作腔3内且搅拌组件5安装在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工作腔3的顶端右侧和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料管6和卸料管7,卸料管7上连通设置有截止阀;还包括动力齿轮8、传递齿轮9、固定板10、安装轴11、齿环12、定位环13、两组定位杆14、两组带动杆15和两组刮板16,搅拌组件5设置有搅拌轴17,动力齿轮8的中部与搅拌轴17的顶部区域键连接,固定板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工作腔3的顶部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安装轴11的顶端与固定板10的底端中部轴承连接,传递齿轮9的中部与安装轴11的底部区域键连接,齿环12与搅拌轴17后套装,齿环12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齿,传递齿轮9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动力齿轮8和齿环12的右部区域啮合,定位环13与搅拌轴17的中上部区域轴承套装,两组定位杆14的底部区域内端分别与定位环13的左端和右端连接,两组定位杆14的外部区域顶端分别与齿环12的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的底端连接,两组带动杆15的内端和外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反应釜,包括筒体(1)、三组支腿(2)和搅拌机构,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3),筒体(1)的底端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三组支腿(2)的顶端连接,搅拌机构设置有电机组件(4)和搅拌组件(5),搅拌组件(5)位于工作腔(3)内,电机组件(4)安装在筒体(1)的顶部,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轴承转动伸入至工作腔(3)内且搅拌组件(5)安装在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工作腔(3)的顶端右侧和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料管(6)和卸料管(7),卸料管(7)上连通设置有截止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齿轮(8)、传递齿轮(9)、固定板(10)、安装轴(11)、齿环(12)、定位环(13)、两组定位杆(14)、两组带动杆(15)和两组刮板(16),所述搅拌组件(5)设置有搅拌轴(17),所述动力齿轮(8)的中部与搅拌轴(17)的顶部区域键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工作腔(3)的顶部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安装轴(11)的顶端与固定板(10)的底端中部轴承连接,所述传递齿轮(9)的中部与安装轴(11)的底部区域键连接,所述齿环(12)与搅拌轴(17)后套装,所述齿环(12)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齿,所述传递齿轮(9)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动力齿轮(8)和齿环(12)的右部区域啮合,所述定位环(13)与搅拌轴(17)的中上部区域轴承套装,所述两组定位杆(14)的底部区域内端分别与定位环(13)的左端和右端连接,所述两组定位杆(14)的外部区域顶端分别与齿环(12)的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带动杆(15)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齿环(12)的左端和右端以及两组刮板(16)的内端顶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刮板(16)的外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胶条(18),所述两组胶条(18)的外端均与工作腔(3)的内侧壁滑动紧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反应釜,包括筒体(1)、三组支腿(2)和搅拌机构,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3),筒体(1)的底端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三组支腿(2)的顶端连接,搅拌机构设置有电机组件(4)和搅拌组件(5),搅拌组件(5)位于工作腔(3)内,电机组件(4)安装在筒体(1)的顶部,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轴承转动伸入至工作腔(3)内且搅拌组件(5)安装在电机组件(4)的输出端,工作腔(3)的顶端右侧和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料管(6)和卸料管(7),卸料管(7)上连通设置有截止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齿轮(8)、传递齿轮(9)、固定板(10)、安装轴(11)、齿环(12)、定位环(13)、两组定位杆(14)、两组带动杆(15)和两组刮板(16),所述搅拌组件(5)设置有搅拌轴(17),所述动力齿轮(8)的中部与搅拌轴(17)的顶部区域键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工作腔(3)的顶部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安装轴(11)的顶端与固定板(10)的底端中部轴承连接,所述传递齿轮(9)的中部与安装轴(11)的底部区域键连接,所述齿环(12)与搅拌轴(17)后套装,所述齿环(12)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齿,所述传递齿轮(9)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动力齿轮(8)和齿环(12)的右部区域啮合,所述定位环(13)与搅拌轴(17)的中上部区域轴承套装,所述两组定位杆(14)的底部区域内端分别与定位环(13)的左端和右端连接,所述两组定位杆(14)的外部区域顶端分别与齿环(12)的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带动杆(15)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齿环(12)的左端和右端以及两组刮板(16)的内端顶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刮板(16)的外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胶条(18),所述两组胶条(18)的外端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迅捷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