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676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计算机领域的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设备及介质,系统包括:规则设定模块,用于在服务器上创建一数据库,设定一评价规则;医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服务器定时利用ETL工具,分别从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获取各门急诊科室的医疗数据,并将所述医疗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风险系数评价模块,用于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医疗数据进行评价,生成风险系数;风险系数存储模块,用于服务器将所述风险系数存储于数据库中,并通过HTTP协议将所述风险系数发送给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指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医护人员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且这个风险存在于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中。不同的门急诊科室收治病人的病种和病情均不相同,所承担的临床风险系数也存在差异,确定风险系数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因此产生了对门急诊科室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价的需求。然而,传统上对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的评价采用各医生进行主观判断后求均值的方式,随意性较强,无法对各门急诊科室的风险进行合理量化,使得风险系数评价的效率低下、准确性低下。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设备及介质,实现提升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设备及介质,实现提升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的效率以及准确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包括规则设定模块、医疗数据获取模块、风险系数评价模块以及风险系数存储模块;规则设定模块,用于在服务器上创建一数据库,设定一评价规则;医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服务器定时利用ETL工具,分别从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获取各门急诊科室的医疗数据,并将所述医疗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风险系数评价模块,用于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医疗数据进行评价,生成风险系数;风险系数存储模块,用于服务器将所述风险系数存储于数据库中,并通过HTTP协议将所述风险系数发送给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进一步地,所述规则设定模块中,所述评价规则具体为:设定一最高分值以及一递减值,对待评分的数据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所述最高分值赋与排序第一的数据,将所述最高分值扣减递减值赋与排序第二的数据,将所述最高分值扣减2倍的递减值赋与排序第三的数据,以此类推。进一步地,所述医疗数据获取模块具体包括: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服务器设定一时间间隔,每隔所述时间间隔分别向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发送医疗数据获取请求;数据加密传输单元,用于门急诊挂号终端接收到所述医疗数据获取请求后,利用加密算法对各门急诊科室的每人次门急诊时长进行加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并利用ETL工具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财务终端接收到所述医疗数据获取请求后,利用加密算法对各门急诊科室的门急诊费用、门急诊人次以及门急诊医疗性收入进行加密,生成第二加密数据,并利用ETL工具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医院信息终端接收到所述医疗数据获取请求后,利用加密算法对各门急诊科室的入院人次进行加密,生成第三加密数据,并利用ETL工具将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数据解密存储单元,用于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加密数据、第二加密数据以及第三加密数据,并利用加密算法解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第二加密数据以及第三加密数据得到各门急诊科室的每人次门急诊时长、门急诊费用、门急诊人次、门急诊医疗性收入以及入院人次,并存储于数据库中。进一步地,所述加密算法为哈希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或者非对称加密算法。进一步地,所述风险系数评价模块具体为: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每人次门急诊时长进行评价生成第一分值;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每门急诊人次医务性收入占比进行评价生成第二分值;每门急诊人次医务性收入占比=每门急诊人次医疗性收入/每人次门急诊费用;每门急诊人次医疗性收入=门急诊医疗性收入/门急诊人次;每人次门急诊费用=门急诊费用/门急诊人次;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各门急诊科室的入院率进行评价生成第三分值;入院率=入院人次/门急诊人次;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分值、第二分值以及第三分值计算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第一分值+第二分值+第三分值)/3。进一步地,所述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者台式电脑。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在服务器设定所述评价规则,并定时利用ETL工具,分别从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获取各门急诊科室的医疗数据,进而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医疗数据进行评价,生成风险系数,相对于传统上采用各医生进行主观判断后求均值的方式,极大的提升了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的效率以及准确性;通过定时获取所述医疗数据,即不断更新所述风险系数,实现对门急诊科室的风险系数进行定时监控;而将所述医疗数据以及风险系数存储于数据库中,便于后期的溯源。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设备及介质,实现提升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通过在服务器上设定所述评价规则,并定时从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获取各门急诊科室的医疗数据,进而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自动生成风险系数,实现提升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的效率,通过统一的所述评价规则进行风险评价提升评价的准确性。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规则设定模块、医疗数据获取模块、风险系数评价模块以及风险系数存储模块;规则设定模块,用于在服务器上创建一数据库,设定一评价规则;医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服务器定时利用ETL工具,分别从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获取各门急诊科室的医疗数据,并将所述医疗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通过定时获取所述医疗数据,即不断更新所述风险系数,实现对门急诊科室的风险系数进行定时监控;所述医疗数据包括各门急诊科室的每人次门急诊时长、门急诊费用、门急诊人次、门急诊医疗性收入以及入院人次;风险系数评价模块,用于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医疗数据进行评价,生成风险系数;通过在服务器设定所述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规则设定模块、医疗数据获取模块、风险系数评价模块以及风险系数存储模块;/n规则设定模块,用于在服务器上创建一数据库,设定一评价规则;/n医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服务器定时利用ETL工具,分别从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获取各门急诊科室的医疗数据,并将所述医疗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n风险系数评价模块,用于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医疗数据进行评价,生成风险系数;/n风险系数存储模块,用于服务器将所述风险系数存储于数据库中,并通过HTTP协议将所述风险系数发送给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规则设定模块、医疗数据获取模块、风险系数评价模块以及风险系数存储模块;
规则设定模块,用于在服务器上创建一数据库,设定一评价规则;
医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服务器定时利用ETL工具,分别从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获取各门急诊科室的医疗数据,并将所述医疗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
风险系数评价模块,用于服务器利用所述评价规则对医疗数据进行评价,生成风险系数;
风险系数存储模块,用于服务器将所述风险系数存储于数据库中,并通过HTTP协议将所述风险系数发送给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设定模块中,所述评价规则具体为:
设定一最高分值以及一递减值,对待评分的数据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所述最高分值赋与排序第一的数据,将所述最高分值扣减递减值赋与排序第二的数据,将所述最高分值扣减2倍的递减值赋与排序第三的数据,以此类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急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数据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服务器设定一时间间隔,每隔所述时间间隔分别向门急诊挂号终端、财务终端以及医院信息终端发送医疗数据获取请求;
数据加密传输单元,用于门急诊挂号终端接收到所述医疗数据获取请求后,利用加密算法对各门急诊科室的每人次门急诊时长进行加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并利用ETL工具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财务终端接收到所述医疗数据获取请求后,利用加密算法对各门急诊科室的门急诊费用、门急诊人次以及门急诊医疗性收入进行加密,生成第二加密数据,并利用ETL工具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医院信息终端接收到所述医疗数据获取请求后,利用加密算法对各门急诊科室的入院人次进行加密,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昌何晴晴陈杜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亿能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