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49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其包括抽水管和水泵,所述抽水管与水泵之间还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管包括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和转动滤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分设在转动滤管两端,所述转动滤管外壁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滤管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管内设置有冲出杂质的排杂机构,所述第一固定管外壁连接有排出管内杂质的排杂管,所述排杂管与第一固定管连接处内设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清理,实现泵体不易出现损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清淤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抽水清淤作业时,管道内存在漂浮物垃圾,垃圾会堵塞水泵并对水泵造成损伤,在垃圾进入水泵对水泵造成堵塞后,需要人工对水泵进行清理,费时费力。现有公告号为:CN2090401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自动清淤装置,包括连通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管道位于第一管道的右侧向下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竖直固定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二管道外侧与过滤装置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管道和过滤装置,并向第一管道内延伸。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连接处设置过滤装置,第一导管内设置旋转的搅拌叶片和吸泥导管,第一导管上方通过连接导管连接立筒,立筒内顶端设置开关按键,立筒内设置浮球。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处理时,虽然能够对淤泥进行清理,但不易对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处理,造成水中的悬浮杂质容易形成堵塞,从而造成泵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具有能够对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清理,实现泵体不易出现损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包括抽水管和水泵,所述抽水管与水泵之间还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包括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和转动滤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分设在转动滤管两端,所述转动滤管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所述转动滤管外壁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滤管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管内设置有冲出杂质的排杂机构,所述第一固定管外壁连接有排出管内杂质的排杂管,所述排杂管与第一固定管连接处内设有第一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管与水泵之间设置过滤管,并且过滤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在过滤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对水流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能够方便转动转动滤管,进一步的提高对杂质进行处理的效率,在排杂机构和排杂管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将过滤后的杂质进行清理,实现对回杂质进行过滤和清理的效果,从而达到使水泵不易出现受杂质堵塞而损坏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框、一级滤网、分流框、缓流框和转轴,所述分流框位于第一固定管内,所述分流框与第一固定管内壁形成有第一排杂腔,所述缓流框位于第二固定管内,所述缓流框一半与第二固定管内壁形成第二排杂腔,所述第一排杂腔与第二排杂腔位置对应,所述滤框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转轴穿设在滤框内的隔板中,所述转轴两端分别穿设在缓流框和分流框中,所述滤框外壁与转动滤管内壁连接,所述隔板将滤框分成两个对称的过滤区,所述一级滤网有两个,两个所述一级滤网分别于滤框朝向第二固定管的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流框的作用下,实现对水流进行分流,隔板将滤框分成两个半圆柱形的过滤区,并且在滤框的端部连接一级滤网,使得当一个半圆柱形的过滤区位于第一排杂腔和第二排杂腔之间时处于不进行过滤处理的状态,另一半的半圆形过滤区对水流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在转动滤管转动时,实现更换过滤区,从而能够更换过滤区进行过滤,实现不间断的过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板两端均设有弹性密封垫,所述弹性密封垫内填充有柔性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的两端设置弹性密封垫,实现在进行过滤处理时,隔板与分流板和缓流板之间不易出现漏水现象,从而并且弹性密封垫内填充有柔性材料,使得滤框在进行转动时,能够方便进行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滤管两端分别于与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过盈配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转动电机、圆形齿条和齿轮,两个所述转动电机分别于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的外壁连接,所述齿轮于转动电机同轴连接,两个所述圆形齿条分别位于靠近转动滤管的外壁并与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滤管与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过盈配合,使得转动滤管不易于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分离,并且能够进行转动,在转动电机转动时,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由于齿轮于圆形齿条啮合,实现在齿轮转动时,带动圆形齿条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滤管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滤框进行转动,实现更换过滤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滤管的两端均设有柔性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滤管两端设置的柔型密封圈实现转动滤管与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之间进行密封,使得连接处不易出现漏水现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杂机构包括排杂泵、冲水管和第二阀门,所述冲水管一端第二固定管连接并与第二排杂腔连通,另一端与排杂泵连接,所述第二阀门位于冲水管与第二固定管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滤框更换过滤区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实现水流和杂质不易进入排杂管和冲水管内,当过滤区更换完毕后,通过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后,在排水泵的作用下将外界水流抽至转动滤管内,实现将过滤区内的杂质冲入排杂管内进行排杂,达到对杂质进行清除的效果,使得再次更换过滤区时,经过排杂后的过滤区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排杂腔内朝向排杂管倾斜设置有导杂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导杂板起到对杂质进行导向的作用,使得受水冲洗后的杂质能够全部排入排杂管内进行排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管、过滤管和第二固定管之间通过对接法兰连接,所述对接法兰之间设置有防漏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漏垫的作用下,实现对第一固定管、过滤管和第二固定管之间进行密封,实现连接处不易出现漏水现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泵与第二固定管连接的一端内壁开设有滤网槽,所述滤网槽内安设有二级滤网,所述二级滤网的网目小于一级滤网的网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二级滤网的作用下实现能够对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减小杂质进入水泵内对水泵造成损伤的可能,并且二级滤网在受水冲压时能够稳固的位于滤网槽内,当拆卸水泵时,由于二级滤网不受水冲压,从而能够方便取出进行清洗。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抽水管与水泵之间设置过滤管,并且过滤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在过滤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对水流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能够方便转动转动滤管,进一步的提高对杂质进行处理的效率,在排杂机构和排杂管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将过滤后的杂质进行清理,实现对回杂质进行过滤和清理的效果,从而达到使水泵不易出现受杂质堵塞而损坏的可能;2.通过隔板将滤框分成两个过滤区,并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更换过滤区进行过滤,达到一个过滤区进行过滤,另一个过滤区接受杂质清理,从而实现对水流进行不间断的过滤处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包括抽水管(1)和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与水泵(2)之间还连接有过滤管(3),所述过滤管(3)包括第一固定管(31)、第二固定管(32)和转动滤管(33),所述第一固定管(31)和第二固定管(32)分设在转动滤管(33)两端,所述转动滤管(33)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4),所述转动滤管(33)外壁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滤管(33)转动的转动机构(5),所述第二固定管(32)内设置有冲出杂质的排杂机构(6),所述第一固定管(31)外壁连接有排出管内杂质的排杂管(7),所述排杂管(7)与第一固定管(31)连接处内设有第一阀门(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包括抽水管(1)和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与水泵(2)之间还连接有过滤管(3),所述过滤管(3)包括第一固定管(31)、第二固定管(32)和转动滤管(33),所述第一固定管(31)和第二固定管(32)分设在转动滤管(33)两端,所述转动滤管(33)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4),所述转动滤管(33)外壁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滤管(33)转动的转动机构(5),所述第二固定管(32)内设置有冲出杂质的排杂机构(6),所述第一固定管(31)外壁连接有排出管内杂质的排杂管(7),所述排杂管(7)与第一固定管(31)连接处内设有第一阀门(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滤框(41)、一级滤网(42)、分流框(43)、缓流框(44)和转轴(45),所述分流框(43)位于第一固定管(31)内,所述分流框(43)与第一固定管(31)内壁形成有第一排杂腔(34),所述缓流框(44)位于第二固定管(32)内,所述缓流框(44)一半与第二固定管(32)内壁形成第二排杂腔(35),所述第一排杂腔(34)与第二排杂腔(35)位置对应,所述滤框(41)中间设置有隔板(46),所述转轴(45)穿设在滤框(41)内的隔板(46)中,所述转轴(45)两端分别穿设在缓流框(44)和分流框(43)中,所述滤框(41)外壁与转动滤管(33)内壁连接,所述隔板(46)将滤框(41)分成两个对称的过滤区,所述一级滤网(42)有两个,两个所述一级滤网(42)分别于滤框(41)朝向第二固定管(32)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淤抽水管上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6)两端均设有弹性密封垫(47),所述弹性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乔陈光尧张贤江沈云来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