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轨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24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轨测试仪,包括有工作台,支撑架,试验轮,转轮,本轮轨测试仪的试验轮表面形状结构为轨道部件工作面形状结构,具体是模拟了轨道部件的与火车车轮踏面接触的工作面形状结构,成型于试验轮之上;转轮表面为车轮踏面结构,具体可以设置为各种尺寸类型的火车车轮踏面结构;试验轮和转轮之间设置有载荷施加装置;本轮轨测试仪通过模拟铁轨上轮轨之间工作状态下运行状况,测试轨道部件表面结构耐久问题的设备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轨测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部件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轮轨测试仪。
技术介绍
我国铁路始建于19世纪末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7万km,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5万km以上。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铁路高速化和重载化对轨道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轨道部件作为铁路结构中受损最严重的部件之一,也是铁路轨道结构的关键部件之一,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巨大的交变冲击载荷和接触应力作用,易产生疲劳裂纹,导致剥离掉块等伤损。传统的高锰钢轨道部件平均使用寿命约7000万~8000万t,新型的贝氏体钢轨道部件平均寿命虽然大大提高,但是,不同于普通铁轨具有成熟的成体系的可靠性分析检测手段,轨道部件由于其轨面不规则性和变化性,几乎还未有专门对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分析的仪器和方法,也就无法很好的定性的对其进行不同钢材的分析测试,寻找最优解,大大滞缓了轨道部件的研究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轨测试仪,专门针对轨道部件轨面的耐久性测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方式可靠度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轨测试仪,包括有工作台,支撑架,试验轮,转轮,本轮轨测试仪的试验轮表面形状结构为轨道部件工作面形状结构,具体是模拟了轨道部件的与火车车轮踏面接触的工作面形状结构,成型于试验轮之上;转轮表面为车轮踏面结构,具体可以设置为各种尺寸类型的火车车轮踏面结构;试验轮和转轮之间设置有载荷施加装置;本轮轨测试仪通过模拟铁轨上火车运行状况,测试轨道部件表面结构耐久问题的设备方案,转轮与试验轮通过驱动装置,带负载转动。进一步的,载荷施加装置为一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之上,转轮设置在一底座之上,液压装置的推杆一端连接底座,为了更加准确的模拟火车载重时与轨道部件工作面接触时的工作状态,设置转轮与底座通过弹性组件连接,弹性组件为一组弹簧避震器;或者转轮与底座为刚性连接,在推杆与底座通过弹性组件连接,如弹簧,使得转轮与试验轮之间始终保持一定弹性,模拟道床;工作台上的槽轨至少设置有两条,并排设置,底座的下端连接部位限位卡设于所述槽轨内,底座在槽轨中,槽轨可以设计成正三角槽状,底座的下端连接部位也设计成与之匹配的三角形长条状,可以在槽轨中滑行,槽轨中还需要添加适当的润滑油;或者槽轨中安设滚珠,用于滑行;底座下端连接部位左右和上下方向分别被限位,只能沿着推杆做前后运动;同时,转轮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轴向滑轨,可以做特定的轴向运动;通过液压装置的运作,调节底座上面的转轮工作时的径向载荷,或者施加其冲击载荷。试验轮为钢制轮,为了保证试验轮的强度和制作简便,结构设计为呈中心辐射状钢骨架结构,骨架数为5条,类似车轮毂状;同时由于现实中轨道部件面为平面结构,为了更接近现实条件模拟耐久试验,试验轮半径大于等于1米,减小轨道部件模拟模块加工成弧状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由于试验轮转速很快,有相当的安全风险,在其外设置有运行保护罩,并且可自由开起和关闭,保证更换轨道部件模拟模块时不受影响。工作台上的液压缸和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推杆,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使用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在底座和推杆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系统控制模块,可控制液压缸的驱动动作和保持液压缸间接施加给转轮和试验轮之间的模拟载荷,同时也可以人工设定压力值和预设固定频次的冲击载荷。试验轮由驱动电机驱动,或者通过齿轮传动,试验轮转速可调节;同时转轮不仅可以从动转动,也可以主动转动,设置有电机驱动转轮,并转速可以调节。本测试仪试验轮表面形状结构为轨道部件工作面形状结构,其形状结构包括有:辙叉、尖轨、铁轨、铁轨异型面,选取一种或几种,循环首尾相连铺设,该轨道部件与试验轮为可拆卸结构。本轮轨测试仪工作状态时,试验轮进行高速运转,这时候调节液压装置,液压装置通过推杆使其推动底座带动转轮向前与高速运转的试验轮,模拟工作接触,其中液压装置可以提供转轮与试验轮之间的径向载荷,模拟火车带负载经过轨道面的过程,从而测试需要测试的轨道部件,同时还可以在转轮处安装里程计或者里程控制系统,记录和标记运转测试里程数。进一步的,试验轮固定在一个支撑架上,转轮沿试验轮外圆做圆周运动,试验轮与转轮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上设置有拉伸装置,拉伸装置包括:液压缸、气缸、弹簧;连杆绕试验轮中心转动;试验轮为固定结构,驱动连杆,可以使一端连接的转轮沿着试验轮外圆周绕试验轮中心做圆周转动;当转轮持续转动的过程中,连杆的长度是由连杆上的拉伸装置控制,通过调节拉伸装置,可以使得转轮与试验轮之间带负载转动;工作状态时,转轮在带拉伸负载的情况下,不断的绕试验轮外缘面循环转动,此时试验轮外缘面形状结构为轨道部件工作面形状结构,其形状结构包括有:辙叉、尖轨、铁轨、铁轨异型面,选取一种或几种,循环首尾相连铺设,且轨道部件结构轨面车轮轨迹线与轮转动方向始终为一直线,该轨道部件与试验轮为可拆卸结构;同时试验轮为钢制轮,为了保证试验轮的强度和制作简便,结构设计为呈中心辐射状钢骨架结构,骨架数为5条,类似车轮毂状;同时由于现实中轨道部件面为平面结构,为了更接近现实条件模拟耐久试验,试验轮半径大于等于1米,减小轨道部件模拟模块成弧状后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的,试验轮固定在一个支撑架上,转轮沿着试验轮内圆做圆周运动,试验轮与转轮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上设置有推力装置,推力装置包括:液压缸、气缸、弹簧;连杆绕试验轮中心转动;试验轮为固定结构,驱动连杆,可以使一端连接的转轮沿着试验轮内圆周绕试验轮中心做圆周转动;当转轮持续转动的过程中,连杆的长度是由连杆上的推力装置控制,通过调节推力装置,可以使得转轮与试验轮之间带负载转动;工作状态时,转轮在带推力正压负载的情况下,不断的绕试验轮内缘面循环转动,同时试验轮为钢制轮,为了保证试验轮的强度和制作简便,结构设计为呈中心辐射状钢骨架结构,骨架数为5条,类似车轮毂状,试验轮左右两侧对称各设置5条,试验轮内部中空,此时试验轮内缘面形状结构为轨道部件工作面形状结构,其形状结构包括有:辙叉、尖轨、铁轨、铁轨异型面,选取一种或几种,循环首尾相连铺设,且轨道部件结构轨面车轮轨迹线与轮转动方向始终为一直线,该轨道部件与试验轮为可拆卸结构;同时由于现实中轨道部件面为平面结构,为了更接近现实条件模拟耐久试验,试验轮半径大于等于1米,减小轨道部件模拟模块弯曲成弧状后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的,试验轮固定在一个支撑架上,试验轮为半圆弧状,是一段开放圆弧面,固定在支撑架上;转轮沿着试验轮内圆弧,通过连杆连接,驱动连杆臂,使转轮绕试验轮中心做钟摆运动;转轮下挂重物载荷,转轮与连杆之间末端为柔性连接,重物能提供转轮与试验轮之间的模拟负载量;工作状态时,驱动连杆摆臂,到达一定位置,然后释放,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内圆弧面做钟摆运动,并设定一个驱动阈值,当钟摆最高点位置达不到阈值位置时,给与摆臂驱动力,使摆臂幅度逐渐达到初始最大值高度,如此循环往复;此时试验轮内缘面形状结构为轨道部件工作面形状结构,其形状结构包括有:辙叉、尖轨、铁轨、铁轨异型面,选取一种或几种,循环首尾相连铺设,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轨测试仪,包括有工作台,支撑架,试验轮,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轮表面形状结构为轨道部件工作面形状结构;所述转轮表面为车轮踏面结构;试验轮和转轮之间设置有载荷施加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轨测试仪,包括有工作台,支撑架,试验轮,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轮表面形状结构为轨道部件工作面形状结构;所述转轮表面为车轮踏面结构;试验轮和转轮之间设置有载荷施加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施加装置为一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之上,液压装置的推杆一端连接底座,转轮设置在底座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试验轮固定在一个支撑架上,转轮沿着试验轮外圆做圆周运动,试验轮与转轮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上设置有拉伸装置,拉伸装置包括:液压缸、气缸、弹簧;连杆绕试验轮中心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试验轮固定在一个支撑架上,转轮沿着试验轮内圆做圆周运动,试验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炜炜范亚娟张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盛铁路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