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98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涉及方舱配件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安装在方舱舱体上的固定框体和设置于固定框体一侧的百叶窗框体,百叶窗框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百叶窗叶片,百叶窗叶片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推板,推板的一端与控制板固定连接,推板用于上下移动控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流风机和百叶窗可以堆积在固定框体内侧,利用位于舱内的遮挡板和与控制板连接的推板可以对百叶窗叶片进行贴合或分离,使百叶窗处于关闭或开启的状态,同时可以短距离控制轴流风机的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方舱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方舱、改装车为封闭式载体,为保证方舱内部的通风及电磁屏蔽需求,需在方舱上设置一些对外强制通风换气设备,现有最常用的强制通风装置:采用手动方式去舱体外开启舱体外部接口窗,之后到舱内开启排气扇电源运转;使用后需先关闭风机电源,再到舱外关闭接口窗门;操作复杂不便捷,导致系统的启闭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可以对通风换气装置和防尘防雨装置进行集成,进一步的方便在方舱舱内控制窗户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提供一种便捷的组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方舱舱体上的固定框体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一侧的百叶窗框体,所述百叶窗框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百叶窗叶片,所述百叶窗叶片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推板,推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用于上下移动所述控制板,使上下相邻的所述百叶窗叶片互相贴合或分离;轴流风机,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的内侧;风机固定板,风机固定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体的另一侧,且所述风机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和移动通道,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轴流风机和方舱舱内之间,所述推板穿插于所述移动通道的内侧,且所述推板的另一端固定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用于遮挡所述移动通道,所述遮挡板的一侧固定有卡块;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开设在所述风机固定板的外侧面,所述卡块卡入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用于保持所述控制板的上升位置;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开设在所述风机固定板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下方,所述卡块卡入所述第二卡槽的内侧用于保持所述控制板的下降位置。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用于与所述移动通道的内顶侧贴合。优选的,所述百叶窗叶片为铝型材。优选的,所述百叶窗叶片的顶端为弯角钩,所述百叶窗叶片的底端为直角钩,上下相邻的两个百叶窗叶片上对应的位于上方的直角钩与位于下方的弯角钩用于相互贴合。优选的,上述直角钩的一侧面贴有第一电磁屏蔽丝网,上述弯角钩的一侧面贴有第二电磁屏蔽丝网,上述直角钩与上述弯角钩相互贴合时使所述第一电磁屏蔽丝网和所述第二电磁屏蔽丝网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移动通道位于所述通风孔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移动通道和所述通风孔之间。优选的,所述遮挡板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移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体的另一侧面向上述方舱舱体的舱内。优选的,位于顶部的所述百叶窗叶片的顶端呈L状结构。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固定框体固定安装在方舱舱体的通风处;S2.将轴流风机固定安装在风机固定板的一侧面,使轴流风机的排气通道对准风机固定板上的通风孔即可;S3.把风机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框体的另一侧;S4.把装有控制板和百叶窗叶片以及推板的百叶窗框体固定安装在固定框体的一侧,并且在百叶窗叶片的顶底端分别贴上第二电磁屏蔽丝网和第一电磁屏蔽丝网,且在固定百叶窗框体之前,将推板从固定框体的一侧通过移动通道抵至固定框体的另一侧;S5.将遮挡板固定在推板的外端部,并将轴流风机连接外部电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流风机和百叶窗可以堆积在固定框体内侧,利用位于舱内的遮挡板和与控制板连接的推板可以对百叶窗叶片进行贴合或分离,使百叶窗处于关闭或开启的状态,同时可以短距离控制轴流风机的开关。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百叶窗叶片配合第一电磁屏蔽丝网和第二电磁屏蔽丝网可以很好的对方舱内的电磁进行屏蔽,当上下相邻的叶片相互贴合的时候,电磁屏蔽丝网也会相互贴合,填充两个叶片之间的缝隙,提高百叶窗的电磁屏蔽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固定框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固定框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固定框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百叶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百叶窗叶片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框体,2-百叶窗框体,3-百叶窗叶片,4-轴流风机,5-风机固定板,6-移动通道,7-连接片,8-控制板,9-推板,10-遮挡板,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卡块,14-通风孔,15-第一电磁屏蔽丝网,16-第二电磁屏蔽丝网,17-第三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方舱舱体上的固定框体1和设置于固定框体1一侧的百叶窗框体2,百叶窗框体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百叶窗叶片3,百叶窗叶片3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片7,连接片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8,控制板8通过连接片7可以对若干百叶窗叶片3进行开合控制;推板9,推板9的一端与控制板8固定连接,推板9用于上下移动控制板8,使上下相邻的百叶窗叶片3互相贴合或分离,互相贴合时百叶窗处于关闭状态,分离时处于开启状态;轴流风机4,轴流风机4设置于固定框体1的内侧,轴流风机4用于更新方舱舱内的空气;风机固定板5,风机固定板5用于固定在固定框体1的另一侧,且风机固定板5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14和移动通道6,通风孔14位于轴流风机4和方舱舱内之间,推板9穿插于移动通道6的内侧,且推板9的另一端固定有遮挡板10,遮挡板10用于遮挡移动通道6,当百叶窗处于关闭状态时,遮挡板10会把移动通道6进行遮挡,起到隔挡电磁和防尘的作用,遮挡板10的一侧固定有卡块13;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开设在风机固定板5的外侧面,卡块13卡入第一卡槽11的内侧用于保持控制板8的上升位置,此时百叶窗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卡槽12,第二卡槽12开设在风机固定板5的外侧面,且第二卡槽12位于第一卡槽11的下方,卡块13卡入第二卡槽12的内侧用于保持控制板8的下降位置,此时百叶窗处于开启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推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17,第三卡槽17用于与移动通道6的内顶侧贴合,将推板9向上推的时候,第三卡槽17和移动通道6的内顶侧贴合,可以更好的起到防尘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百叶窗叶片3的顶端为弯角钩,百叶窗叶片3的底端为直角钩,上下相邻的两个百叶窗叶片3上对应的位于上方的直角钩与位于下方的弯角钩用于相互贴合,上述直角钩的一侧面贴有第一电磁屏蔽丝网15,上述弯角钩的一侧面贴有第二电磁屏蔽丝网16,上述直角钩与上述弯角钩相互贴合时使第一电磁屏蔽丝网15和第二电磁屏蔽丝网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安装在方舱舱体上的固定框体(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1)一侧的百叶窗框体(2),所述百叶窗框体(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百叶窗叶片(3),所述百叶窗叶片(3)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片(7),所述连接片(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8);/n推板(9),推板(9)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8)固定连接,所述推板(9)用于上下移动所述控制板(8),使上下相邻的所述百叶窗叶片(3)互相贴合或分离;/n轴流风机(4),轴流风机(4)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1)的内侧;/n风机固定板(5),风机固定板(5)用于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体(1)的另一侧,且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14)和移动通道(6),所述通风孔(14)位于所述轴流风机(4)和方舱舱内之间,所述推板(9)穿插于所述移动通道(6)的内侧,且所述推板(9)的另一端固定有遮挡板(10),所述遮挡板(10)用于遮挡所述移动通道(6),所述遮挡板(10)的一侧固定有卡块(13);/n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开设在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外侧面,所述卡块(13)卡入所述第一卡槽(11)的内侧用于保持所述控制板(8)的上升位置;/n第二卡槽(12),第二卡槽(12)开设在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卡槽(12)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的下方,所述卡块(13)卡入与所述第二卡槽(12)的内侧用于保持所述控制板(8)的下降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在方舱舱体上的固定框体(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1)一侧的百叶窗框体(2),所述百叶窗框体(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百叶窗叶片(3),所述百叶窗叶片(3)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片(7),所述连接片(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控制板(8);
推板(9),推板(9)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8)固定连接,所述推板(9)用于上下移动所述控制板(8),使上下相邻的所述百叶窗叶片(3)互相贴合或分离;
轴流风机(4),轴流风机(4)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1)的内侧;
风机固定板(5),风机固定板(5)用于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体(1)的另一侧,且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14)和移动通道(6),所述通风孔(14)位于所述轴流风机(4)和方舱舱内之间,所述推板(9)穿插于所述移动通道(6)的内侧,且所述推板(9)的另一端固定有遮挡板(10),所述遮挡板(10)用于遮挡所述移动通道(6),所述遮挡板(10)的一侧固定有卡块(13);
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开设在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外侧面,所述卡块(13)卡入所述第一卡槽(11)的内侧用于保持所述控制板(8)的上升位置;
第二卡槽(12),第二卡槽(12)开设在所述风机固定板(5)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卡槽(12)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的下方,所述卡块(13)卡入与所述第二卡槽(12)的内侧用于保持所述控制板(8)的下降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17),所述第三卡槽(17)用于与所述移动通道(6)的内顶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叶片(3)的顶端为弯角钩,所述百叶窗叶片(3)的底端为直角钩,上下相邻的两个百叶窗叶片(3)上对应的位于上方的直角钩与位于下方的弯角钩用于相互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贾志欣孙洁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捷祥车辆厢舱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