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77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尺,由横梁和竖梁组成的架体,设置在横梁上的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上下调节机构,实现对混凝土的厚度需求的调整,设置在架体一侧的左右驱动调节机构实现对混凝土的宽度需求的调整,设置在架体一侧底部的行走机构实现对混凝土震动前后需求的调整,使得整体机构对混凝土在震动过程中实现了前后左右上下位置需求的整体震动效果,对于一定面积的混凝土作业需求场合实现了整体作业的功能,并且通过控制实现自动化效果,整体操作简单,极大的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强度和劳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尺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振动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土木工程中所体现到的类型也不断多样化,主要是一些桥梁,道路,建筑等具有标致性的行业的发展,为了使我国桥梁、道路施工技术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对施工技术也不断提出了新的高要求,桥梁、道路施工的技术人员也必须不断掌握施工中的桥梁、道路的结构强度,对桥梁、道路的稳定性系数进行精准的计算。不论是桥梁还是道路施工中,有一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在浇筑好混凝土的作业基层里面,对基层底部混凝土要有一个震动的工序,目的就是为了提炼泥浆并保持它的稳定性,还有使得混凝土里面的空气或者不均匀的地方保持均匀和排除空气等目的,并且达到一个各项参数都标准的结果。目前对于混凝土泥浆的震动作业在技术操作中是需要人工手持一种带发动机的振动尺,操作人员一边踩在泥浆里一边对混凝土泥浆进行震动作业,此时的操作人员必须完全武装好,佩戴好装备,相应的防风雨衣,防雨鞋等把自己防护好,因为在震动过程中泥浆会喷出一些溅到操作人员的身上,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并且人工操作效率不是很高,也会影响到整体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振动尺,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上下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一端的左右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底部的行走机构;所述架体包括横梁,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两侧的竖梁,设置在所述竖梁下端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轴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的电机,所述竖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上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端的螺母带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下端的转动套,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竖丝杠,所述竖丝杠分别穿过所述螺母带轮与所述转动套,所述上主动轮通过上皮带与所述螺母带轮(9)连接;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横电机,设置在所述横电机输出轴上的横主动轮,设置在所述横梁一端的从动轮,所述横主动轮通过横皮带与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套,设置在所述横梁内壁的长丝杠,所述长丝杠分别穿过所述转动套与从动轮,所述长丝杠上设置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竖梁下端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横梁设置有长条孔,所述支撑板穿过所述长条孔,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竖丝杠下端设置有用以震动混凝土所用的平板;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采用型材管料切割拼接而成;所述滚轮为台阶状设计,较粗部分为滚动使用,较细部分设置有与皮带配合的带槽;所述螺母带轮内壁为螺纹状结构,以便有效的与所述竖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带轮上端外壁为与所述皮带配合的凹槽设计;所述从动轮内壁为螺纹状结构,以便有效的与所述长丝杠螺纹连接,所述从动轮外壁为与所述皮带配合的凹槽设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横梁和竖梁组成的架体,设置在横梁上的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上下调节机构,实现对混凝土的厚度需求的调整,设置在架体一侧的左右驱动调节机构实现对混凝土的宽度需求的调整,设置在架体一侧底部的行走机构实现对混凝土震动前后需求的调整,使得整体机构对混凝土在震动过程中实现了前后左右上下位置需求的整体震动效果,对于一定面积的混凝土作业需求场合实现了整体作业的功能,并且通过控制实现自动化效果,整体操作简单,极大的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强度和劳力成本并且很好的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及进度。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向剖面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B向剖面视图。图中:1、横梁;2、竖梁;3、底座;4、滚轮;5、皮带;51、上皮带;52、横皮带;6、主动轮;61、上主动轮;62、横主动轮;7、电机;71、竖电机;72、横电机;8、箱体;9、螺母带轮;10、转动套;11、竖丝杠;12、从动轮;13、长丝杠;14、螺母套;15、支撑板;16、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依据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振动尺,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上下调节机构,设置在架体一端的左右调节机构,设置在架体底部的行走机构。架体包括横梁1,对称设置在横梁1两侧的竖梁2,设置在竖梁2下端的底座3,设置在底座3一侧的滚轮4,所述滚轮4通过轴承与底座3连接。上下调节机构包括箱体8,设置在箱体8一侧的电机71,竖电机71输出轴上设置有上主动轮61,设置在箱体8上端的螺母带轮9,设置在箱体8下端的转动套10,设置在箱体8上的竖丝杠11,竖丝杠11分别穿过所述螺母带轮9与转动套10,所述上主动轮61通过上皮带51与螺母带轮9连接。左右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1上的横电机72,设置在横电机72输出轴上的横主动轮62,设置在横梁1一端的从动轮12,横主动轮62通过横皮带52与从动轮12连接,所述横梁1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套10,设置在横梁1内壁的长丝杠13,长丝杠13分别穿过转动套10与从动轮12,长丝杠13上设置有螺母套14,螺母套14上设置有支撑板15。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竖梁2下端的电机7,设置在电机7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主动轮6通过皮带5与滚轮4连接。横梁1设置有长条孔,支撑板15穿过所述长条孔,并与所述箱体8固定连接。根据以上结构描述不能看出,设置在箱体8一侧的竖电机71启动即可带动上主动轮61转动,并通过上皮带51传递带动螺母带轮9转动,螺母带轮9内壁设有螺纹,螺纹连接的竖丝杠11,此时即可通过竖丝杠11与螺母带轮9的配合,使得竖丝杠11沿着螺母带轮9内壁上下运动,在箱体8下方同时竖丝杠11穿过转动套10,转动套10可以支撑竖丝杠11做上下运动,在此竖丝杠11在上下运动时与转动套10接触部分可以不用设置螺纹,这样以便使得竖丝杠11在与转动套10接触部分在运行时更加光滑,在竖丝杠11下端设置的平板是用来放置在混凝土上震动作业的用的,随时可以根据混凝土作业的厚度或者需要进行上下高低的调节,适应不同场合的需求。当启动横电机72时,横电机71输出轴上连接的横主动带轮62转动,横主动带轮62就会在横皮带52的传递下带动从动轮12转动,从动轮12螺纹连接的长丝杠13,长丝杠13就会转动,长丝杠13中间设置有螺母套14,螺母套14就被带动的沿着长丝杠13方向来回移动,螺母套14连接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两端设置在横梁1开设的条形孔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上下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一端的左右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底部的行走机构;/n所述架体包括横梁(1),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1)两侧的竖梁(2),设置在所述竖梁(2)下端的底座(3),设置在所述底座(3)一侧的滚轮(4),所述滚轮(4)通过轴承与所述底座(3)连接;/n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箱体(8),设置在所述箱体(8)一侧的电机(71),所述竖电机(71)输出轴上设置有上主动轮(61),设置在所述箱体(8)上端的螺母带轮(9),设置在所述箱体(8)下端的转动套(10),设置在所述箱体(8)上的竖丝杠(11),所述竖丝杠(11)分别穿过所述螺母带轮(9)与所述转动套(10),所述上主动轮(61)通过上皮带(51)与所述螺母带轮(9)连接;/n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1)上的横电机(72),设置在所述横电机(72)输出轴上的横主动轮(62),设置在所述横梁(1)一端的从动轮(12),所述横主动轮(62)通过横皮带(52)与所述从动轮(12)连接,所述横梁(1)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套(10),设置在所述横梁(1)内壁的长丝杠(13),所述长丝杠(13)分别穿过所述转动套(10)与从动轮(12),所述长丝杠(13)上设置有螺母套(14),所述螺母套(14)上设置有支撑板(15);/n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竖梁(2)下端的电机(7),设置在所述电机(7)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通过皮带(5)与所述滚轮(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上下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一端的左右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底部的行走机构;
所述架体包括横梁(1),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1)两侧的竖梁(2),设置在所述竖梁(2)下端的底座(3),设置在所述底座(3)一侧的滚轮(4),所述滚轮(4)通过轴承与所述底座(3)连接;
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箱体(8),设置在所述箱体(8)一侧的电机(71),所述竖电机(71)输出轴上设置有上主动轮(61),设置在所述箱体(8)上端的螺母带轮(9),设置在所述箱体(8)下端的转动套(10),设置在所述箱体(8)上的竖丝杠(11),所述竖丝杠(11)分别穿过所述螺母带轮(9)与所述转动套(10),所述上主动轮(61)通过上皮带(51)与所述螺母带轮(9)连接;
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1)上的横电机(72),设置在所述横电机(72)输出轴上的横主动轮(62),设置在所述横梁(1)一端的从动轮(12),所述横主动轮(62)通过横皮带(52)与所述从动轮(12)连接,所述横梁(1)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套(10),设置在所述横梁(1)内壁的长丝杠(13),所述长丝杠(13)分别穿过所述转动套(10)与从动轮(12),所述长丝杠(13)上设置有螺母套(14),所述螺母套(14)上设置有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沈燕飞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