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77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及交安领域,特别是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包括既有挡墙和托盘,所述托盘包括相连接的悬臂和底板,所述底板上部填充有改建路基,所述悬臂抵接设置于所述改建路基的侧面,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凸榫,所述凸榫嵌入所述既有挡墙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整个过程只需要将凸榫嵌入所述既有挡墙时对既有挡墙存在局部破坏施工,不用破坏既有路基的其他结构,即达到了对既有路基帮宽、加固的目的,又避免了大规模的拆除重建工程,有效的减小工程浪费、节约了工程投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工程风险及施工难度,整体提升既有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及交安领域,特别是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公路开始向山岭重丘区延伸,如图1所示,目前该区域路基的主要结构包括既有路基7,既有路基7上面覆盖有既有路面8,既有路基7和既有路面8侧面由既有挡墙4来限位。由于山岭重丘区陡崖峭壁路段道路条件的特殊性,许多已建道路的线形、纵坡及路基面宽度均不满足相应的要求,不能满足现阶段车辆运营的需求,故需改建。但受地形、施工条件、工程投资及保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现有结构难以满足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山岭重丘区陡崖峭壁路段道路既有路基上帮宽时,受地形、施工条件、工程投资及保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现有结构难以满足相关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即达到了对既有路基帮宽、加固的目的,又避免了大规模的拆除重建工程,有效的减小工程浪费、节约了工程投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工程风险及施工难度,整体提升既有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包括既有挡墙,包括设置于所述既有挡墙顶部的托盘,所述托盘包括相连接的悬臂和底板,所述底板上部填充有改建路基,所述悬臂抵接设置于所述改建路基的侧面,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凸榫,所述凸榫嵌入所述既有挡墙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既有挡墙顶部的托盘,利用既有挡墙来支撑托盘,托盘包括相连接的悬臂和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凸榫,所述凸榫嵌入所述既有挡墙内,利用凸榫嵌入所述既有挡墙来避免托盘沿线路横向移动;所述底板上部填充有改建路基,利用改建路基来作为托盘的配重,来施加给托盘靠近路基侧的向下压力,从而防止托盘侧向倾翻,使其所述结构受力更均衡且满足相关荷载要求,进而保证托盘的整体稳定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以既有挡墙为支撑基础,整个过程只需要将凸榫嵌入所述既有挡墙时对既有挡墙存在局部破坏施工,不用破坏既有路基的其他结构,即达到了对既有路基帮宽、加固的目的,又避免了大规模的拆除重建工程,有效的减小工程浪费、节约了工程投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工程风险及施工难度,整体提升既有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优选地,所述既有挡墙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凸榫相适配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凸榫为至少两个,相邻所述凸榫沿线路横向间隔设置。既有挡墙内普遍设有钢筋,凹槽开的越深,其对既有挡墙的横筋破坏越大,故开设多个凹槽,对应设置多个凸榫,从而可以减小凹槽的开槽深度,以降低对既有挡墙的破坏。优选地,所述凸榫为条状结构,所述凸榫沿线路纵向设置。优选地,所述悬臂和所述底板的尺寸根据路基帮宽的宽度,以及所述改建路基与既有路基的高差确定。通过调整悬臂和底板的长度比例来平衡路基帮宽结构,使托盘受力更均衡。优选地,所述既有挡墙内侧抵接有既有路面,所述底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既有路面顶部。优选地,所述悬臂顶部连接有护栏。使得悬臂作为护栏的基础。优选地,所述护栏与所述托盘一体浇筑成型。优选地,所述改建路基顶部设置有改建路面,所述改建路面抵接所述悬臂的侧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形成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包含以下步骤:A1.根据所述凸榫的尺寸参数,在所述既有挡墙顶部放样,并采用切割的方式在所述既有挡墙顶部施工所述凹槽;A2.在所述既有挡墙顶部拼装所述托盘、所述护栏和所述凸榫的模板,并施工钢筋骨架;A3.整体浇筑并形成所述托盘、所述护栏和所述凸榫;A4.施做所述改建路面和所述改建路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施工方法,能够简单有效地施工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而且整个工程只需要将凸榫嵌入所述既有挡墙时对既有挡墙存在局部破坏施工,不用破坏既有路基的其他结构,即达到了对既有路基帮宽、加固的目的,又避免了大规模的拆除重建工程,有效的减小工程浪费、节约了工程投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工程风险及施工难度,整体提升既有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以既有挡墙为支撑基础,整个过程只需要将凸榫嵌入所述既有挡墙时对既有挡墙存在局部破坏施工,不用破坏既有路基的其他结构,即达到了对既有路基帮宽、加固的目的,又避免了大规模的拆除重建工程,有效的减小工程浪费、节约了工程投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工程风险及施工难度,整体提升既有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所述悬臂和所述底板的尺寸根据路基帮宽的宽度,以及所述改建路基与既有路基的高差确定。通过调整悬臂和底板的长度比例来平衡路基帮宽结构,使托盘受力更均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路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既有挡墙顶部的凹槽的位置示意图。图标:1-托盘;11-悬臂;12-底板;2-护栏;3-凸榫;4-既有挡墙;41-凹槽;5-改建路面;6-改建路基;7-既有路基;8-既有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包括护栏2、托盘1及凸榫3,三者为一个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置于既有路基7侧部的既有挡墙4上,形成共同受力和变形的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的凸榫3应嵌入既有挡墙4内,且沿着线路方向是连续的,设置凸榫3时应根据凸榫3尺寸在既有挡墙4上开出相应尺寸的凹槽41,使其凸榫3与既有挡墙4紧密贴合。所述托盘1的悬臂11有一定的坡比,用以满足路基抬高和拓宽的需求,悬臂11和底板12的长度根据路基帮宽需要的宽度和路基改建后与既有路基7的高差综合确定,通过调整悬臂11和底板12的长度比例来平衡路基帮宽结构,使托盘1受力更均衡。所述的护栏2与托盘1整体现浇,托盘1为护栏2的基础,护栏2与托盘1采用整体结构配筋。所述的托盘上应覆有改建路面5及改建路基6,改建路面5及改建路基6作为整体结构的配重,使其所述结构受力更均衡且满足相关荷载要求。本实施例所述的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中的结构可局部破除既有挡墙4、既有路基7及既有路面8,以满足相关结构要求及线路要求。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凸榫3为至少两个,相邻所述凸榫3沿线路横向间隔设置。既有挡墙4内普遍设有钢筋,凹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包括既有挡墙(4),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既有挡墙(4)顶部的托盘(1),所述托盘(1)包括相连接的悬臂(11)和底板(12),所述底板(12)上部填充有改建路基(6),所述悬臂(11)抵接设置于所述改建路基(6)的侧面,所述底板(12)底部设置有凸榫(3),所述凸榫(3)嵌入所述既有挡墙(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包括既有挡墙(4),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既有挡墙(4)顶部的托盘(1),所述托盘(1)包括相连接的悬臂(11)和底板(12),所述底板(12)上部填充有改建路基(6),所述悬臂(11)抵接设置于所述改建路基(6)的侧面,所述底板(12)底部设置有凸榫(3),所述凸榫(3)嵌入所述既有挡墙(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挡墙(4)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凸榫(3)相适配的凹槽(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3)为至少两个,相邻所述凸榫(3)沿线路横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3)为条状结构,所述凸榫(3)沿线路纵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11)和所述底板(12)的尺寸根据路基帮宽的宽度,以及所述改建路基(6)与既有路基(7)的高差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公路改造工程帮宽加固一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洋赵青海杨利陈阳周璐叶世斌姚裕春李安洪潘柄安梅万波徐鹏李婧悦曾强丁周旭吴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