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磨装置及医疗器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71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磨装置及医疗器械,包括驱动轴,以及与驱动轴连接的旋磨组件,旋磨组件包括基座和旋磨块,旋磨块可相对活动地组装在基座上,旋磨组件旋转时,旋磨块向远离基座的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由旋磨组件组成的旋磨头,降低了静止状态下旋磨头的外部尺寸,因而能够更好的通过血管到达病灶处;通过高速旋转下产生的离心力改变旋磨头的运动半径和开通病变的尺寸,能够达到自动调节磨削孔径的目的,从而减少在使用中不断更换旋磨头的频率,操作简便,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磨装置及医疗器械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磨装置。
技术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大、中动脉中,以在动脉内膜形成纤维脂质斑块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为特征,主要分布在心脏、脑部动脉内膜中,由于病变的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如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病症,是死亡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般位于冠状动脉或外周动脉的脉管系统,根据斑块的质地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目前在医学实践中,通常对于严重钙化病变采用动脉粥样硬化切除装置进行预处理。采用动脉粥样硬化切除装置进行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旋磨装置在血管病变处高速旋转磨削,祛除钙化或纤维化的动脉硬化斑块,开通斑块堵塞的血管,获得扩大的光滑的血管内腔,方便后续支架的植入。在对血管开口处、分叉处的狭窄病变,以及偏心、长节段、严重刮花的狭窄病变行介入治疗时,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已成为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祛除粥样硬化斑块的手段。目前的旋磨导管主要包括柔性驱动轴,和驱动轴远端承载的被金刚石颗粒等耐磨材料覆盖的磨头,驱动轴带动磨头高速(大约150000-190000rpm)旋转,向前推进接触并磨削祛除病变。采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进行治疗,能够适用于高度钙化的病变,先进行旋磨,再置入支架,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目前的旋磨头在开通病变过程中无法调节磨削孔径大小,对于斑块进行处理时需要频繁更换不同规格的旋磨导管,且旋磨头的外径尺寸较大,难以通过狭窄的血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旋磨头在磨削祛除病变过程中无法调节磨削孔径大小,且外径尺寸较大,难以通过狭窄血管的问题,提供一种旋磨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旋磨装置,包括驱动轴,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旋磨组件,所述旋磨组件包括基座和旋磨块,所述旋磨块可相对活动地组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旋磨组件旋转时,所述旋磨块向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旋磨组件的质心与所述驱动轴不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空腔,所述空腔设有开口,所述旋磨块设置在所述空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空腔,所述旋磨块包括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空腔内。进一步地,所述旋磨块随着所述基座旋转部分地伸出所述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旋磨块随着所述基座旋转而伸出到最大位移处时卡接在所述开口处。进一步地,所述旋磨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基座与所述旋磨块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当旋磨组件旋转时,所述连接件调节所述旋磨块与所述基座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基座通过铰链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刚性旋转臂。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弹簧。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去除血管内斑块,包括以上所述的旋磨装置;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旋磨装置连接,驱动所述旋磨装置旋转。本申请所提供的旋磨装置,旋磨组件设置在驱动轴端部,用于对病灶部位斑块进行磨削祛除,随着旋磨组件的转动,旋磨块能够向外扩展,并绕旋磨组件的旋转轴线做旋转运动,旋磨块上设有研磨层,从而将接触到的病灶斑块打碎磨削掉;随着旋磨组件转速的变化,旋磨块在离心力以及外部病灶的作用力下转动的半径发生变化,进而使旋磨组件形成质心偏移和不同的旋转尺寸,从而在旋转的同时不断扩大磨削面积,自动调节磨削孔径大小,最终实现祛除不同范围内的病灶斑块。对于本申请的各种具体结构及其作用与效果,将在下面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旋磨装置初始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旋磨装置初始状态主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旋磨装置初始状态侧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旋磨装置于运动状态时立体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旋磨装置于运动状态时主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旋磨装置于运动状态时侧剖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旋磨装置初始状态立体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旋磨装置初始状态主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旋磨装置初始状态侧剖视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旋磨装置于运动状态时立体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旋磨装置于运动状态时主剖视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旋磨装置于运动状态时侧剖视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旋磨装置主剖视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旋磨装置侧剖视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旋磨装置主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中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并不涉及本申请技术方案所涵盖的全部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图1所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旋磨装置初始状态立体图,旋磨组件1设置在驱动轴2的端部,驱动轴2为细长结构的柔性轴,用于驱动旋磨组件1的旋转运动。旋磨组件1包括一个基座11和一个旋磨块12,基座11为偏心结构,使得旋磨组件1的质心与驱动轴2不重合,基座11的一侧包括通孔111,驱动轴2能够伸入到通孔111中从而与基座11结合为一体。旋磨块12设置在基座11另一侧的空腔之中,该空腔设有开口,使旋磨块12能够在空腔中活动。当驱动轴2转动从而带动旋磨组件1旋转时,旋磨块12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外偏移,远离旋转轴线A并绕旋转轴线A做旋转运动。此处所说的旋转轴线A,指的是驱动轴2与基座1套接在一起后的中心轴线,当驱动轴2转动时,旋磨组件1能够绕旋转轴线A转动。随着旋磨组件1转速的增大,旋磨块12受到的离心力逐渐增大,旋磨块12逐渐伸出到空腔外部,使得旋磨块12与外部病灶接触并进行磨削,消除病灶斑块后旋磨块12所受到的阻力变小,进而增大旋磨组件1的转速后,旋磨块12能够进一步地向外扩张并与病灶接触进行磨削,直至移动到最大位移处并卡接在空腔的开口处。因此,旋磨块12能够随着旋磨组件1旋转速度的增加,逐渐磨削接触部位的病灶并逐步移动到最大位移处,从而实现质心偏离和增大旋磨尺寸的目标。在一种优选实施例,旋磨组件1为偏心旋磨头,旋磨组件1的质心与驱动轴2不重合。旋磨块12与驱动轴2分别位于质心的两侧。图2和图3所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旋磨装置初始状态的主剖视图和侧剖视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基座11的一侧包括空腔13,空腔13顶部具有开口,旋磨块12设置在空腔13之中,并能够于空腔13中活动。如图2所示,沿驱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旋磨组件,所述旋磨组件包括基座和旋磨块,所述旋磨块可相对活动地组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旋磨组件旋转时,所述旋磨块向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旋磨组件,所述旋磨组件包括基座和旋磨块,所述旋磨块可相对活动地组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旋磨组件旋转时,所述旋磨块向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磨组件的质心与所述驱动轴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空腔,所述空腔设有开口,所述旋磨块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空腔,所述旋磨块包括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磨块随着所述基座旋转部分地伸出所述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斌季晓飞孙是澈姚映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