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飞红专利>正文

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6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包括封盖结构、承托结构、脱水结构和气液分离结构,所述封盖结构和承托结构之间安装有脱水结构,所述封盖结构和脱水结构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结构,所述封盖结构包括上封盖、插槽、一号法兰、一号回流管和排气管,所述上封盖的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上封盖的上侧固定嵌设有排气管和若干一号回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脱水装置,换质后的甘醇类化合物贫液经处理后能够循环导入进液管内,从而可实现循环利用甘醇类化合物溶液的目的,外套筒、内套筒和折流套筒之间共同形成折流通道,有效延长甘醇类化合物溶液与天然气的换质时限,采用底部曝气的方式,使得天然气能够分散成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天然气脱水工艺多采用溶剂吸收脱水法,将天然气与某种吸水能力强的化学溶剂相接触,利用化学溶剂对水的吸收能力,吸收天然气中的水分,同时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可达到脱水的目的,且吸收剂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再生,使其能重复使用,这化学溶剂可为甘醇类化合物,如二甘醇、三甘醇等氯化钙水溶液等,其中板式脱水塔在天然气加工领域应用广泛,板式脱水塔是在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气体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盘上的液层使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其脱水过程为:湿天然气自吸收塔底部进入,自下而上与从顶部进入的三甘醇贫液相接触后,干气从顶部流出,贫三甘醇自塔顶进入,与吸收塔内湿天然气充分接触后成为富液,富液从塔底部流出,经过滤器、换热器与贫三甘醇换热后进入再生塔,富液再生后成为贫液经与富液换冷后加压循环注入吸收塔中。如上所述,板式脱水塔是采用底部曝气的方式进行气浮传质的,而在多组塔盘的作用下,甘醇类化合物能够呈曲折状传输,有较长的换质空间,而气浮天然气则为直线上升,使得换质时间有限,从而容易造成天然气脱水效果不佳的现象,使得现有天然气板式脱水塔脱水效率和质量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天然气从脱水装置的底部进入,并与三甘醇贫液逆流接触,并分别将天然气与三甘醇富液排出;S2:在S1中将天然气排除后,经过冷凝器的排管升温后进入闪蒸罐,尽可能闪蒸出其中溶解的烃类气体,离开闪蒸罐的液相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流入贫/富液换热器、缓冲罐;S3:在S2中将天然气进行处理后,使其再次进入脱水装置,并通过加热使三甘醇富液中的水分在低压、高温下脱除,而再生后的三甘醇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器冷却后,经甘醇泵泵入吸收塔顶部循环使用;其中,S1中使用的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封盖结构、承托结构、脱水结构和气液分离结构,所述封盖结构和承托结构之间安装有脱水结构,所述封盖结构和脱水结构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结构。具体的,所述封盖结构包括上封盖、插槽、一号法兰、一号回流管和排气管,所述上封盖的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上封盖的上侧固定嵌设有排气管和若干一号回流管,所述一号回流管远离上封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法兰。具体的,所述承托结构包括底板、承托柱、下封盖、二号回流管、进气管、一号曝气环、二号曝气环、填料环、曝气口和二号法兰,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下封盖,所述底板和下封盖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承托柱,所述下封盖的上方设有一号曝气环和二号曝气环,所述一号曝气环的下侧固定嵌设有四个进气管,所述二号曝气环的下侧固定嵌设有若干二号回流管,所述进气管和二号回流管均固定嵌设在下封盖上,所述二号回流管远离二号曝气环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法兰,所述一号曝气环和二号曝气环的上侧均开设有若干曝气口,所述一号曝气环和二号曝气环内均嵌设有填料环。具体的,所述脱水结构包括外套筒、折流套筒、内套筒、进液管、分隔板、上法兰环、下法兰环、排液管、折流通道,所述外套筒的两端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法兰环和下法兰环,所述上法兰环与上封盖螺丝固定,所述下法兰环与下封盖螺丝固定,所述外套筒的底端外壁固定嵌设有四个排液管,所述外套筒内固定嵌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中部固定嵌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外侧且位于分隔板上焊接有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均设有折流套筒,所述折流套筒的底端均焊接在下封盖的上侧,所述外套筒、内套筒和折流套筒之间共同形成折流通道。具体的,所述气液分离结构包括一号储气室、二号储气室、一号气孔、压板、二号气孔、穿孔、长螺栓、螺母和填料板,所述一号储气室和二号储气室均位于分隔板的上方,所述一号储气室位于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所述二号储气室位于内套筒和进液管之间,所述一号储气室和二号储气室的底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一号气孔,所述一号储气室和二号储气室内均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穿孔和若干二号气孔,所述一号储气室和二号储气室底壁与相邻压板之间均设有填料板,所述一号储气室和二号储气室底壁上侧均固定连接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的顶端均穿过穿孔螺纹连接有螺母。具体的,所述排气管与二号储气室连通,所述一号回流管均与一号储气室连通,相邻所述一号法兰和二号法兰螺丝固定,所述一号曝气环位于外套筒和相邻折流套筒之间,所述二号曝气环位于内套筒和相邻折流套筒之间,两个所述折流套筒的半径不同,所述进液管的顶端穿过插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换质后的甘醇类化合物贫液经处理后能够循环导入进液管内,从而可实现循环利用甘醇类化合物溶液的目的,外套筒、内套筒和折流套筒之间共同形成折流通道,能够有效延长甘醇类化合物溶液与天然气的换质时限,采用底部曝气的方式,使得天然气能够分散成气泡,扩大了有效换质面积,提高了换质效果,且换质过程中,气泡流向与甘醇类化合物溶液流向相反,可避免甘醇类化合物溶液富集后,吸水能力急剧减弱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在分隔板上方设有一号储气室和二号储气室,使得底部曝气产生的天然气能够聚集加压,待气压足够时,经回流管倒流,能够将高压天然气重新导入折流通道底部,从而实现折流通道的多次曝气脱水流程,避免了传统板式脱水塔内天然气气泡换质时间有限的弊端,加强了脱水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天然气脱水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天然气脱水装置中填料板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天然气脱水装置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天然气脱水装置附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天然气脱水装置中一号曝气环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图。图中:1、封盖结构;11、上封盖;12、插槽;13、一号法兰;14、一号回流管;15、排气管;2、承托结构;21、底板;22、承托柱;23、下封盖;24、二号回流管;25、进气管;26、一号曝气环;27、二号曝气环;28、填料环;29、曝气口;210、二号法兰;3、脱水结构;31、外套筒;32、折流套筒;33、内套筒;34、进液管;35、分隔板;36、上法兰环;37、下法兰环;38、排液管;39、折流通道;4、气液分离结构;41、一号储气室;42、二号储气室;43、一号气孔;44、压板;45、二号气孔;46、穿孔;47、长螺栓;48、螺母;49、填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天然气从脱水装置的底部进入,并与三甘醇贫液逆流接触,并分别将天然气与三甘醇富液排出;S2:在S1中将天然气排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原料天然气从脱水装置的底部进入,并与三甘醇贫液逆流接触,并分别将天然气与三甘醇富液排出;/nS2:在S1中将天然气排除后,经过冷凝器的排管升温后进入闪蒸罐,尽可能闪蒸出其中溶解的烃类气体,离开闪蒸罐的液相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流入贫/富液换热器、缓冲罐;/nS3:在S2中将天然气进行处理后,使其再次进入脱水装置,并通过加热使三甘醇富液中的水分在低压、高温下脱除,而再生后的三甘醇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器冷却后,经甘醇泵泵入吸收塔顶部循环使用;/n其中,S1中使用的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封盖结构(1)、承托结构(2)、脱水结构(3)和气液分离结构(4),所述封盖结构(1)和承托结构(2)之间安装有脱水结构(3),所述封盖结构(1)和脱水结构(3)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天然气从脱水装置的底部进入,并与三甘醇贫液逆流接触,并分别将天然气与三甘醇富液排出;
S2:在S1中将天然气排除后,经过冷凝器的排管升温后进入闪蒸罐,尽可能闪蒸出其中溶解的烃类气体,离开闪蒸罐的液相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流入贫/富液换热器、缓冲罐;
S3:在S2中将天然气进行处理后,使其再次进入脱水装置,并通过加热使三甘醇富液中的水分在低压、高温下脱除,而再生后的三甘醇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器冷却后,经甘醇泵泵入吸收塔顶部循环使用;
其中,S1中使用的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封盖结构(1)、承托结构(2)、脱水结构(3)和气液分离结构(4),所述封盖结构(1)和承托结构(2)之间安装有脱水结构(3),所述封盖结构(1)和脱水结构(3)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结构(1)包括上封盖(11)、插槽(12)、一号法兰(13)、一号回流管(14)和排气管(15),所述上封盖(11)的中部开设有插槽(12),所述上封盖(11)的上侧固定嵌设有排气管(15)和若干一号回流管(14),所述一号回流管(14)远离上封盖(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法兰(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2)包括底板(21)、承托柱(22)、下封盖(23)、二号回流管(24)、进气管(25)、一号曝气环(26)、二号曝气环(27)、填料环(28)、曝气口(29)和二号法兰(210),所述底板(21)的上方设有下封盖(23),所述底板(21)和下封盖(2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承托柱(22),所述下封盖(23)的上方设有一号曝气环(26)和二号曝气环(27),所述一号曝气环(26)的下侧固定嵌设有四个进气管(25),所述二号曝气环(27)的下侧固定嵌设有若干二号回流管(24),所述进气管(25)和二号回流管(24)均固定嵌设在下封盖(23)上,所述二号回流管(24)远离二号曝气环(2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法兰(210),所述一号曝气环(26)和二号曝气环(27)的上侧均开设有若干曝气口(29),所述一号曝气环(26)和二号曝气环(27)内均嵌设有填料环(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红王文昭
申请(专利权)人:李飞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