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使自卸车自动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273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自卸车自动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包括楔形支撑台、立方台、液压缸;立方台的一侧与楔形支撑台的顶面转动副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末端通过连接件与立方台靠近楔形支撑台的一侧形成铰接;液压缸的活塞缸上下端各连通一组高压油路,两组高压油路分别为上端进油、下端出油;活塞缸的顶端安装固定栓,立方台远离楔形支撑台的一侧设有两组固定耳,固定耳与立方台为一体式结构;立方台的外侧与楔形支撑台通过拉伸弹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帮助车轮提升的同时也能够让汽车自行驶出陷坑,且简单易加工、组装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自卸车自动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汽车自动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驱动活塞杆升降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厢和取力装置等部件组成。而自卸车由于其工作承载重量能力大的功能,常在土木工程中与挖掘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工程机械联合作业,构成装、运、卸生产线,进行土方、砂石、散料的装卸运输工作以及用在载重货运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常处于待开发地区或者泥泞的土路上,并且由于载货后车辆的总重量通常较大,汽车的后轮车胎经常会陷入沙坑或者看似无碍实则柔软的土坑中,尤其在我国东北、西北的高寒地区,由于冬季长期的冰雪天气,车辆经常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自身过重发生陷坑事故,现有技术中汽车陷坑大多针对于轻型家用车发生陷坑意外的情况下,提升设备结构复杂,而且只是将汽车轮胎中提出来,要想完全脱离坑中,尚需铺垫硬板,最终虽能脱坑,但过程始终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驾驶室远程控制,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帮助自卸车升起并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使自卸车自动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包括楔形支撑台、立方台、液压缸;立方台的一侧与楔形支撑台的顶面转动副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末端通过连接件与立方台靠近楔形支撑台的一侧铰接;液压缸的活塞缸上下端各连通一组高压油路,两组高压油路分别为上端进油、下端出油;活塞缸的顶端安装固定栓,立方台远离楔形支撑台的一侧设有两组固定耳,固定耳与立方台为一体式结构;立方台的外侧与楔形支撑台通过拉伸弹簧相连。进一步地,立方台靠近楔形支撑台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组连接凸台,楔形支撑台的顶面水平设置一条圆柱形的连接杆,连接凸台与连接杆铰接。进一步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末端通过连接件与立方台靠近楔形支撑台的一侧相连,该连接件为销轴和两组间隔的肋板,两组肋板与立方台固定相连,销轴贯穿活塞杆的末端并水平架在两组肋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为汽车在不良天气,冰雪或泥泞路面等恶劣路况的状态下意外陷坑时,驾驶员能够在驾驶室远程迅速的进行有效的自救脱险的汽车辅助装置,在帮助车轮提升的同时也能够让汽车自行驶出陷坑。(2)本专利技术还可应用于在汽车更换轮胎时,将汽车前轮刹死,通过本专利技术再结合千斤顶共同将车辆后部顶起,为在更换轮胎过程中,给操作人员提供进一步安全有效的人身安全保障。(3)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新型结构设计装配,简单易加工、组装拆卸方便。(4)本专利技术可由汽车自带液压泵供油驱动,升降过程均由高压油控制,以实现工作过程中的缓慢升降。液压动力采用的是使用液控单向阀的双向锁紧回路控制,利用汽车本身液压泵供油,避免了附加供油装置,达到安装简单且供油有保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状态示意图,其中,图2(a)为装置收缩非工作时结构示意图,图2(b)为装置打开工作时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固定栓,2-活塞缸,3-销轴,4-活塞杆,5-肋板,6-连接凸台,7-连接杆,8-楔形支撑台,9-拉伸弹簧,10-立方台,11-固定耳,12-高压油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使自卸车自动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包括楔形支撑台8、立方台10、液压缸。立方台10的一侧与楔形支撑台8的顶面转动副连接,具体为立方台10靠近楔形支撑台8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组连接凸台6,楔形支撑台8的顶面水平设置一条连接杆7,连接凸台6与连接杆7铰接。立方台10前端部与楔形支撑台8顶部用圆柱形连接杆7可转动绕轴向相连,以实现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同步运动目的。液压缸的活塞杆4的末端通过连接件与立方台10靠近楔形支撑台8的一侧相连,该连接件为销轴3和两组间隔肋板5,两组肋板5与立方台10固定相连,销轴3贯穿活塞杆4的末端并水平架在两组肋板5之间,使得活塞杆4可相对立方台10转动,二者形成可旋转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活塞缸2上下端各连通一组高压油路12,两组高压油路12分别为上端高压油管进油、下端出油。具体实施中由汽车自带液压泵供油驱动,升降过程均由高压油控制,以实现工作过程中的缓慢升降。液压动力采用的是使用液控单向阀的双向锁紧回路控制,利用汽车本身液压泵供油,避免了附加供油装置,达到安装简单且供油有保障的目的。活塞缸2的顶端安装固定栓1,具体实施时固定栓1用于与车辆固定相连,保证装置本身的稳固性。立方台10的外侧与楔形支撑台8通过拉伸弹簧9相连,拉伸弹簧9用以保证楔形支撑板的方向以及位置以达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以及快速复位节省装置所占空间的目的。立方台10远离楔形支撑台8的一侧设有两组固定耳11,固定耳11与立方台10为一体式结构,具体实施时固定耳11与汽车尾部合适位置相连接,该连接处要求尽量避免左右错动,但可以保证受力时能够流畅沿径向发生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固定栓1、固定耳11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汽车连接;固定耳11与汽车尾部相连,固定栓1与汽车靠后方的底部相连;当汽车后轮陷入坑中后,通过汽车本身的油箱向液压缸供油,通过上端高压油管进油下端出油,在液压力的驱动下,推动活塞杆4伸出,立方台10以固定耳11为支点绕其转动;转动过程中在拉力弹簧9的作用下楔形支撑台8逐渐下降,同时楔形支撑台8相对立方台10转动,达到前端先与地面接触的良好过渡过程,在楔形支撑台8的楔形面完全与地面贴合后,活塞缸2继续向外伸出,由于楔形面的作用,车辆不仅能够向上提升,并且能够在力的作用下推动汽车使其向前运动直至驶过陷坑;当汽车处于安全位置后,通过开关控制高压油管下端进油上端出油,收回活塞杆4整个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汽车继续正常行驶。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自卸车自动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楔形支撑台(8)、立方台(10)、液压缸;所述立方台(10)的一侧与所述楔形支撑台(8)的顶面转动副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4)的末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立方台(10)靠近所述楔形支撑台(8)的一侧铰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缸(2)上下端各连通一组高压油路(12),两组所述高压油路(12)分别为上端进油、下端出油;所述活塞缸(2)的顶端安装固定栓(1),所述立方台(10)远离楔形支撑台(8)的一侧设有两组固定耳(11),所述固定耳(11)与所述立方台(1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立方台(10)的外侧与所述楔形支撑台(8)通过拉伸弹簧(9)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自卸车自动脱离陷坑的汽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楔形支撑台(8)、立方台(10)、液压缸;所述立方台(10)的一侧与所述楔形支撑台(8)的顶面转动副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4)的末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立方台(10)靠近所述楔形支撑台(8)的一侧铰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缸(2)上下端各连通一组高压油路(12),两组所述高压油路(12)分别为上端进油、下端出油;所述活塞缸(2)的顶端安装固定栓(1),所述立方台(10)远离楔形支撑台(8)的一侧设有两组固定耳(11),所述固定耳(11)与所述立方台(1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立方台(10)的外侧与所述楔形支撑台(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特胡瑢华郭福民熊睿阳袁新亮宋岩徐亦璐邵杭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