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99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每列所述的光伏板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上设置有移动除尘车;移动除尘车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脚轮,移动除尘车的车体内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立柱、小型柴油发电机;立柱的顶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A,导轨工作台A的拖板A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B,其中拖板A与导轨工作台B的导轨B固定,导轨B上设置有滑块B,导轨B的右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上且依次通过旋转杆A、连杆A与滑块B连接;滑块B的左端通过连杆B与齿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冲洗后的光伏板进行高效且清洁的擦拭,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大型光伏电厂对光伏组件的除尘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尘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太阳能以其来源广泛、清洁、无污染,作为21世纪受欢迎的新型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大型光伏电站运营过程中,发电量是电站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除光伏阵列效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并网效率等影响因素外,光伏组件表面积尘严重影响其发电效率,另外灰尘堆积会引起热斑效应,影响组件寿命,并造成安全隐患。目前,常用的地面光伏阵列除尘方案主要有:管道除尘方案、无管道除尘方案、自除尘玻璃方案、人工除尘方案,以上四种方案各有优缺点。管道除尘方案需在电站内部铺设输水管道,同时结合人力资源完成清扫,存在冲洗后光伏板留有水印,人工擦拭工作量大、效率低,不易清洁干净的技术缺陷;无管道除尘方案通过借助洒水车,将除尘用水运至电站内部,通过压力喷头进行喷洒和清扫,存在对水资源和光伏电站内部道路有较高要求的技术缺陷;自除尘玻璃方案,通过在光伏组件表面涂有特殊材料生成涂层,利用水和涂层的超强亲和力,水接触到玻璃材料后,迅速在其表面铺展成均匀水膜,在水膜重力作用下带走灰尘,存在成本较高且对降水量有较高要求的技术缺陷;人工除尘方案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大型光伏电厂对光伏组件的除尘要求,除尘成本较高的技术缺陷。如何设计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如何对冲洗后的光伏板进行高效且清洁的擦拭,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除尘方案的冲洗后光伏板留有水印,人工擦拭工作量大、效率低,不易清洁干净;无管道除尘方案对水资源和光伏电站内部道路条件有较高要求;自除尘玻璃方案成本较高且对降水量有较高要求;人工除尘方案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大型光伏电厂对光伏组件的除尘要求,除尘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包括地面上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有数列等距布置的光伏板,每列所述的光伏板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上设置有移动除尘车;移动除尘车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脚轮,移动除尘车的车体内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立柱、小型柴油发电机;立柱的顶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A,导轨工作台A的拖板A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B,其中拖板A与导轨工作台B的导轨B固定,导轨B上设置有滑块B,导轨B的右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上且依次通过旋转杆A、连杆A与滑块B连接;滑块B的左端通过连杆B与齿条连接,导轨B的左端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的左端通过斜撑与移动除尘车连接;加强杆的右部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方设置有直齿轮,直齿轮与齿条啮合;直齿轮的前端面中心依次通过旋转杆B、连杆C与擦拭组件连接。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擦拭组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连接座、固定座、平行布置的连接杆、擦拭块,其中连接座与连杆C连接,固定座的后方设置有两个等距布置的导向轮。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杆的上部设置有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的导向板A,导向板A能对齿条导向。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斜撑前方设置有L型的导向板B,导向板B能对擦拭组件导向。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擦拭块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海绵层、绒布层。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结构合理,能对冲洗后的光伏板进行高效且清洁的擦拭,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大型光伏电厂对光伏组件的除尘要求,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的三维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三维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图2的后视图。图5为图2的左视图。图6为图2的俯视图。图中:1.光伏板;2.移动除尘车;3.立柱;4.小型柴油发电机;5.电机;6.连杆A;7.连杆B;8.齿条;9.加强杆;10.直齿轮;11.斜撑;12.擦拭组件;13.连杆C;1201.连接座;1202.固定座;1203.连接杆;1204.擦拭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包括地面上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有数列等距布置的光伏板1,每列所述的光伏板1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上设置有移动除尘车2;如图2所示,移动除尘车2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脚轮,移动除尘车2的车体内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立柱3、小型柴油发电机4;如图3所示,立柱3的顶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A,导轨工作台A的拖板A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B,其中拖板A与导轨工作台B的导轨B固定,导轨B上设置有滑块B,导轨B的右端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向上且依次通过旋转杆A、连杆A6与滑块B连接;滑块B的左端通过连杆B7与齿条8连接,导轨工作台A的拖板由顶板的夹持机构固定,小型柴油发电机4对电机5供电;导轨B的左端设置有加强杆9,加强杆9的左端通过斜撑11与移动除尘车2连接;如图4所示,加强杆9的右部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方设置有直齿轮10,直齿轮10与齿条8啮合;如图5所示,直齿轮10的前端面中心依次通过旋转杆B、连杆C13与擦拭组件12连接;所述的擦拭组件1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连接座1201、固定座1202、平行布置的连接杆1203、擦拭块1204,其中连接座1201与连杆C13连接,固定座1202的后方设置有两个等距布置的导向轮;如图6所示,所述的加强杆9的上部设置有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的导向板A,导向板A能对齿条8导向;所述的斜撑11前方设置有L型的导向板B,导向板B能对擦拭组件12导向;所述的擦拭块120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海绵层、绒布层。实施例一、齿条8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腰型孔A,腰型孔A内设置有数十个间距布置的导向滑轮,通过导向滑轮对齿条8导向。实施例二、加强杆9及移动除尘车2的底面上均设置有腰型孔B,斜撑11的两端均采用螺栓固定,通过调整螺栓的位置来调整斜撑11的角度,从而调整擦拭块1204的擦拭角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结构合理,能对冲洗后的光伏板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包括地面上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有数列等距布置的光伏板(1),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的光伏板(1)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上设置有移动除尘车(2);/n移动除尘车(2)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脚轮,移动除尘车(2)的车体内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立柱(3)、小型柴油发电机(4);/n立柱(3)的顶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A,导轨工作台A的拖板A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B,其中拖板A与导轨工作台B的导轨B固定,导轨B上设置有滑块B,导轨B的右端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向上且依次通过旋转杆A、连杆A(6)与滑块B连接;滑块B的左端通过连杆B(7)与齿条(8)连接,/n导轨B的左端设置有加强杆(9),加强杆(9)的左端通过斜撑(11)与移动除尘车(2)连接;加强杆(9)的右部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方设置有直齿轮(10),直齿轮(10)与齿条(8)啮合;/n直齿轮(10)的前端面中心依次通过旋转杆B、连杆C(13)与擦拭组件(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除尘设备,包括地面上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有数列等距布置的光伏板(1),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的光伏板(1)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上设置有移动除尘车(2);
移动除尘车(2)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脚轮,移动除尘车(2)的车体内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立柱(3)、小型柴油发电机(4);
立柱(3)的顶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A,导轨工作台A的拖板A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导轨工作台B,其中拖板A与导轨工作台B的导轨B固定,导轨B上设置有滑块B,导轨B的右端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向上且依次通过旋转杆A、连杆A(6)与滑块B连接;滑块B的左端通过连杆B(7)与齿条(8)连接,
导轨B的左端设置有加强杆(9),加强杆(9)的左端通过斜撑(11)与移动除尘车(2)连接;加强杆(9)的右部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方设置有直齿轮(10),直齿轮(10)与齿条(8)啮合;
直齿轮(10)的前端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姜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尘技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